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新北市挺青創圓夢 孵化下一批獨角獸企業

創業,光有熱情和創新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好的體系、環境、制度與團隊,才能形塑生態系。新北市力挺少年頭家,從軟硬體雙管齊下,打造創業基地、加速器、育成中心與共同工作空間,搭配業師輔導、群眾募資輔導、創力坊與創新創業融資貸款等服務,成為青年創業的搖籃,孵化下一批潛力獨角獸企業。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療癒人的精緻甜點「樂芽」 好吃同時做公益!

41歲的劉小姐是精神康復者,三年前來到樂芽。過去不曾接觸烘焙製作的她,經過三年,不僅熟捻三十項以上餅乾、甜點及麵包製作,更轉而勝任庇護工場的技術輔導員,培力庇護性就業者專業烘焙技能。她說:「大家說好吃的那一剎那,我最有成就感。」原本因罹患慢性精神疾患而迷惘的未來,在來到樂芽後發揮了自身天賦、擁有更好的生命選擇。

日期:2022-10-28

產業時事

投資我們的地球!綠色冀泉協力全國育成中心大聯盟 合力種台灣國寶樹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協力台東大學邀集全台19家育成中心、青創基地以及南和旅遊全台公司人力支持,共同為台灣種下牛樟、毛杮等原生國寶樹,呼應地球日主題以種樹投資我們的地球、盡己之力把樹種回地球!

日期:2022-04-25

產業時事

農廢物變身最佳環保材 鉅田搶攻破億循環經濟財

你可曾想過,甘蔗渣、鳳梨葉、香蕉樹幹,乃至於咖啡渣、葡萄粕等,這些過去得額外花費人力物力處理的農業廢棄物,事實上可被賦予第二、第三生命,搖身變成時下最夯環保材?位於南投的鉅田潔淨技術(後簡稱鉅田),致力於將廢物變黃金,以不砍樹、不製造新耗材情況下,研發各種植物性纖維吸管、杯蓋、餐具刀叉,取代一次性塑膠,獨家技術不僅是海外發明獎常勝軍,環保產品行銷全球30國,搶攻破億循環經濟財。

日期:2020-10-29

職場生活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推動社會創新,連四年舉辦競賽鼓勵青年投入,開始徵件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長期在台推廣社會型企業的公益商業模式,期盼透過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社會議題,為鼓勵更多青年投入永續創業,基金會即將辦理「第四屆台灣尤努斯創新獎」,即日起至6月3日(一)開放報名繳件。社會組最高獎金16萬元,學生組最高獎金10萬元,總獎金高達65萬元。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醫療照護》線上解憂破萬人 連結線上線下資源 鳴醫降低心理諮商門檻 遠端擁抱你不能說的痛

在台灣約有兩百萬人有憂鬱症狀,然因憂鬱症汙名化嚴重,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生病,因此未尋求治療。而鳴醫開發的「遠距抱抱」平台串接民眾、醫療人士、醫療機構,讓三方利用數位化方式,增加醫療體驗與管理效率,更降低民眾心理諮商與求助門檻。

日期:2020-09-29

競爭力

人生不是 只有一條路線的馬拉松 我的成功我定義

江孟芝,旅美設計師—一鍋粥撐七天,也不放棄藝術夢黃律凱,外商遊戲台灣區負責人—路不通自己開!職場逃兵翻身記楊勝凱,世界果雕大賽冠軍—別人在打電動,他花全部時間在練習蕭敬騰,搖滾歌手—歌王組樂團,唱出超越麥克風的影響力顏廷憲,熱血音樂人—他辦的音樂祭,讓伍佰回鄉開唱林秀芃,「苑裡掀海風」發起人—一場暴烈抗爭後的鄉土實踐之路楊仁銘、賴雷娜,「夢想騎士」創辦人—投入社企,陪伴迷惘少年找自己林啟維,兒童遊戲公司創業家—不走矽谷安穩路,用遊戲翻轉教育王策,世界盃咖啡沖煮大賽冠軍—富二代也要拚!苦練下的台灣之光黃薏軒,東和製油第四代—讓百年老油廠變潮,營收翻三倍吳敏伶,雨傘王店長—不怕人生寫滿失敗,賣傘賣到年薪百萬

日期:2017-11-16

產業時事

一股熱血循環中

「要讓偏鄉重生固然需要明確的上位政策,但更需要在地人的熱血參與⋯⋯。」這兩句話,是照抄5年多前的《編輯室報告》,當時我們前進日本,採訪這個高齡國家搶救非都會區人口危機的解方,並且首度報導「地方創生」的概念。日本是在2014年正式制定國家級戰略的地方創生政策,我們前進當地時,是政策上路約莫4年多的時間點。

日期:2023-11-29

產業時事

鳴醫照顧你「心」情 讓社會、企業、醫事單位都少不了他

歐美新冠肺炎疫情再起,讓旅行社上班的 Ivey 心情鬱悶不已,從年初到現在她的業績大幅下滑,影響薪資和獎金,低氣壓氛圍瀰漫公司,Ivey 性情轉變,常常把自己關在家裡,動不動就落淚,對於最喜歡的登山健行也提不起勁。

日期:2020-11-06

職場生活

大學4年不踩雷 啟夢點亮高中生科系探索之路

「我時常做事沒有動力,只在乎手機,我不會分析、統合、溝通、理解,且常分心,即便如此,我依然會有追夢的機會嗎?」這是一張高中生寫給啟夢創辦人許匡毅的揪心小紙條。過去台灣傳統填鴨式教育,只教導孩子學習背誦,卻極少告訴他們如何探索人生方向?導致全台每年有35%近7萬名大學生,發現自己在科系選擇上踩雷,輕則缺乏自信與學習動機,重則前途一片晦暗。

日期: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