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4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財經時事

台積電水荒警戒升級! 看看台積最大美國對手 竟在「沙漠」設晶圓廠 怎麼搞定自家用水怪獸?

20210224編按:台積電等國內多家晶圓代工大廠,本周水荒警戒升級!媒體報導,由於桃竹苗水情告急,台積電、聯電及世界先進從昨(23)日開始實施水車載水,意味用水不足成為當前國內晶圓代工業訂單接不完、全球半導體市場極度供不應求之際,台灣這個生產重鎮的最新變數。同樣是吃水怪獸,台積電最大美國對手英特爾,早在1990年代就在平均降雨量遠低於台灣的美國亞利桑納州設廠,他們怎麼搞定用水這回事?

日期:2020-12-10

財經時事

在科技廠內復育螢火蟲、不讓一滴生產用水流入自然水域...台積電、友達是如何辦到的?

水除了對一般民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在許多高科技產品的製程中也高度仰賴水來沖洗或冷卻,如果沒有將這些廢水好好處理,就可能產生鎘米等這些對人體與環境有害的副作用。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台灣,台積電與友達兩家標竿企業,除了節水表現傑出外,在廢水回收與處理上,更已達到國際頂級水準。

日期:2020-12-10

財經時事

黃崇仁領軍》力晶下市後8年後回歸 力積電興櫃首日飆114%!

黃崇仁回來了!由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主導的晶圓代工事業力積電(6770),今(9)日登錄興櫃,認購價26元,第一天交易股價最高飆升223%至84元,終場仍躍升114%至55.7元。力積電今天一開盤就爆量上衝,櫃買中心統計,力積電累計全天交易量達到1億2993萬股,高居興櫃成交量冠軍,遠高於第二位安普新(6743)的192萬股,顯示市場交投意願極高。由於興櫃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台股又站穩14000點大關,加上今年晶圓代工產業業績暢旺,力積電股價勢必成為短期台股話題焦點。

日期:2020-12-09

產業時事

臺東縣政府實(食)物銀行-共好共享讓愛無限善循環

重視福利社區化與可及性服務讓愛循環

日期:2020-12-09

財經時事

聯電衝上50元新高! 不畏外資賣超9萬張 Q4可望奪下全球晶圓代工三哥

聯電(2303)股價及業績今年勢如破竹,不畏外資過去兩周累計賣超逾9萬張,今(7)日股價大漲5%至50元,再度改寫收盤新高價,累計今年以來飆升203%。聯電市值今天在台股收盤後達到6211億元台幣,高居台股市值第七名,超越了台塑四寶及金融股市值王國泰金(2882),直逼第六名台達電(2308)的649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證交所統計,上周外資賣超聯電約56000張,再前一周也賣超38000多張,等於過去兩周外資賣超逾9萬張,但仍不影響聯電衝上50元大關,顯示本土法人接手意願非常強烈。

日期:2020-12-07

財經時事

「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廠搶不過台灣?」 黃崇仁:這三個原因 讓寶島掌控全球半導體命脈!

力晶集團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當前台灣之所以掌握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命脈,原因至少有三,首先是20~30年前半導體是少數未能將產線遷移至中國的科技業,反而在台灣開花結果。第二,中國IC設計業蓬勃發展,但在地產能遠遠跟不上需求,因此亟需台灣晶圓代工的產能支援。第三,美國川普政府大力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繼華為之後將矛頭對準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促使非陸系的各家IC設計業者訂單轉進台灣。

日期:2020-12-07

財經時事

「台積電很難合作 優越感很重!」 力晶下市8年怎能重返IPO? 黃崇仁:Apple、護國神山都幫了一把

力晶科技股票從台股下市又重新上市,堪稱過去八年來台灣資本市場的大事,甚至是奇蹟。在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操刀下,力晶先在去年把晶圓代工事業獨立出來,命名為力積電(6770),力積電也三度增資至310億元台幣,今年則獲得櫃買中心核准公開發行,並預定本月登錄興櫃,可望在2021下半年轉為上市。2012年12月力晶股票下市,讓27萬小股東慘套,如今捲土重來、大有重返榮耀之姿,黃崇仁怎麼辦到的?根據他本周一(30日)在興櫃前法說會上的說法,過去八年力晶從敗部復活的兩大關鍵,第一是從價格波動劇烈的記憶體產品,轉進利潤較高的邏輯晶片產品;第二是從設計到生產都自己一手包的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轉為晶圓代工模式。有趣的是,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及台積重要客戶美國蘋果,都在這八年的不同時期,幫了力晶一把。

日期:2020-12-04

財經時事

「全球IC圈瘋搶台灣晶圓產能,已進入恐怖階段!」 為何這位71歲半導體大老認為 晶圓代工業至少再旺5年?

剛過71歲生日的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美國加深對中國的半導體禁運及禁令、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新開產能有限,加上2022年後5G及AI多元化將使得電源管理IC、各式感測器及車用電子晶片的需求躍升,「未來五年所有(晶圓)代工產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他也透露,力積電身為台灣第三大晶圓代工業者,旗下有多座8吋及12吋晶圓廠,總產能達到每個月10萬片左右,「現在想幫朋友的忙,竟然連每月只要做300片都塞不進去!」就因為如此,力積電預計明年在苗栗銅鑼新建的晶圓廠還沒動工,已有多家IC設計商洽談包下產能,「我們最快也要兩年半後才能開始做,可見現在業界的產能有多緊!」

日期:2020-11-30

財經時事

記憶體模組廠也搶進電動車商機 威剛發表全台最大載重電動三輪車

全球第四大記憶體模組廠威剛科技27日發表全台最大載重電動三輪車,瞄準物流、商用市場。其中三輪車的電動馬達及控制器系統,都是由威剛自主研發製造,車體則是委託台灣機車大廠宏佳騰代工,電池方面採用台灣電動機車新創Gogoro的換電平台。

日期:2020-11-27

財經時事

鴻海股價會站回100元嗎? 劉揚偉:「我覺得低估了,為我們的股東抱不平」

長期身為台股市值第二大個股的鴻海(2317),今年的市值亞軍寶座被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奪走,股價從今年3月波段低點以來也一直未能成功站回90元,引發投資人質疑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去年交棒給劉揚偉後,鴻海前景不如以前光明。對此劉揚偉今(25)日表示,以鴻海集團當前狀況及未來發展來看,他覺得股價低估了,並且為股東抱屈。

日期: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