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3兆男很快會變「10兆男」!輝達市值一夜漲了「1個英特爾」,黃仁勳躋身全球14大富豪

「AI教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魅力席捲全台,就在他來台為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發表主題演講後,輝達股價大漲,市值1天內增加1300億美元(約新台幣4.2兆),而英特爾同一天收盤市值約1289億美元,也因此輝達被外界形容「一夜漲了一個英特爾」,黃仁勳身價也水漲船高,躋身全球第14大富豪。黃仁勳短短一年身價三級跳,從「1兆男」變成「3兆男」,你以為這樣就夠了嗎?根據美國財經雜誌《財星》(Fortune)報導,輝達已建立難以超越的優勢,目前公司仍在初升階段,市值已達2.7兆美元,預估6年後的2030年,公司市值會再飆升270%,將達10兆美元。黃仁勳身為輝達聯合創始人兼最大個人股東,以他持有3.7%股份來算,到時他的身價將衝破3700億美元,大約新台幣11兆元。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這一次 台灣掌握了經濟關鍵要素

再生能源是新世界經濟的基礎,所幸台灣的可再生能源非常豐富;在化石燃料時代,我們處於劣勢,現在我們將不再任由國際能源市場擺布。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從雲端到地表

2024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堪稱星光熠熠,眾星力拱的亮點主角是AI PC,那麼,在剛剛鳴槍起跑的AI PC賽道上,最搶戲的領先者又是誰?「沒人能想到,長期主宰個人電腦市場的英特爾,會忽然被高通奇襲。」一位網通業者說。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馬斯克要輝達「把AI晶片給X和xAI」,為何不先給特斯拉?本人這麼說…今年還要花1300億買晶片

億萬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確認市場傳聞,稱他把原本要給特斯拉(Tesla Inc.)的輝達(Nvidia Corp.) AI繪圖處理器(GPU)先交給了旗下社交平台X Corp.及AI新創商xAI Corp.,而除了提供解釋外,他並預測今(2024)年特斯拉的輝達晶片採購額最高上看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92億元)。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降息露曙光,AI概念股有便宜可撿?輝達投資台灣、谷歌開闢馬來西亞…法人點名「基礎建設」先卡位

全球科技龍頭廠積極提高資本支出,遠赴各國布局AI基礎建設,對水、電等公用事業的使用需求同步提升,法人看好基礎建設將成AI的第三波受惠題材。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KKBOX沒日本血統,多家大型商社,挑剔卻願意買單!科科科技如何用技術軍火庫扎根日本 

科科科技(KKCompany)靠KKBOX一戰成名,更贏得日本三大電信之一KDDI投資,藉此踏進日本市場。如今拿下多家大商社客戶,日本營收占比超過四成,它如何讓挑剔的日本客戶買單?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與微軟低調磨刀8年,趁COMPUTEX向龍頭宣戰 AIPC超級刺客 獨家專訪高通CEO

(今周刊1433)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由AI PC話題率先燃起戰火,不管是英特爾還是超微(AMD),無不卯足全力宣傳AI PC新品,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身為智慧型手機晶片霸主的高通,卻在此時拉上微軟、7大筆電廠挑戰老大哥,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4-06-05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604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誌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AI城市治理當道!全台首城拜會新加坡國家AI小組,多國城市按讚「智慧桃園」平台創造力

城市治理與人工智慧(AI)當道,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6/3出席新加坡世界城市高峰會(World Cities Summit, WCS),與100多個城市代表交流智慧城市經驗,並赴新加坡資通訊部,拜會新加坡國家AI小組領導層,成為我國首個與新加坡AI政策制定者當面交流的城市。世界城市高峰會6/2起在新加坡舉行,主辦單位星國政府部門及來自泰國曼谷、韓國首爾、澳洲墨爾本、日本橫濱及奧地利維也納等逾200名首長、代表針對今年峰會主題「宜居和永續城市:復興、重塑、重新構想」進行交流。

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台灣不排碳發電僅占16%,童子賢:在國際屬放牛班 核電應成為選項?劉兆玄喊台灣該Move Fast,接受新科技

「如果是從經濟上考量,(台積電去美國)是不合理的。」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說的,是全球過去靠著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集中,藉由聚落效應驅動技術高速發展的模式,可能會受到地緣政治衝擊、研發速度放緩。但他話鋒一轉,指出台積電往海外走也有其難處,「台積電(繼續擴大發展)在台灣的話,水力、電力、人才也會缺乏。」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