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57歲吳淡如驚長20顆肺結節》除了追蹤還能做什麼?胸腔重症醫師:這樣做,4顆肺結節消失了

2022.03.17編按:知名主持人吳淡如昨(16)日在臉書透露,她自從7年前做斷層掃描在肺部發現20個肺結節後,每年都會到醫院做例行性的CT檢查,提醒人到中年都要記得去做健康檢查。 吳淡如回憶,7年前,母親一到醫院檢查就是第四期肺腺癌,當時醫生一聽,母親所有的姊妹都得過肺癌,馬上開單叫吳淡如去做斷層掃描,結果發現20個結節,還好都小於0.5公分。因為很難判斷,所以要定期追蹤,如果肺結節變大就有可能是癌症。 吳淡如本來以為每個人肺裡都有這麼多個結節,後來發現自己的確「高分」。「可能是小時候得過很多次肺炎,當然也有可能是壞東西,某些癌細胞在你免疫力好的時候是會休息的,你不好的時候就開始大軍入侵⋯」 吳淡如表示,這7年來,年長的表親們發病比例很高,幾乎都是肺癌,他們未必有抽煙,也大多生活在好山好水的宜蘭,不能夠用空氣污染來解釋⋯這就是DNA的力量。 吳淡如最後說,如果這20個肺部的小白點給她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現在她就算心情不好,時間也很短,為什麼呢?中醫的理論是心情不好很傷肺,為了保護自己的肺,吳淡如慢慢練就過2分鐘就變樂觀的本領。感謝這些小白點,它們讓她非常照顧自己,也很注意補充足夠營養,在乎免疫力。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在當下,有陽光就要享受。所謂的肺部結節,是指小於3公分之肺部陰影,很多民眾去做檢康檢查都會發現肺結節的蹤跡,肺部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有98%結節為良性結節,可能是良性腫瘤,或只是肺部過去發炎留下來的疤痕組織,而惡性結節的發生率僅1-2%,即是惡性腫瘤。早期肺癌的生長速度很慢,所以不必一照出有結節就很緊張、認為一定要開刀,通常會建議0.8公分以下的結節只要每半年追蹤一次、0.5公分以下一年追蹤一次。然而除了追蹤等待和切片開刀之外,還能做什麼嗎?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表示,其實很多結節本身是肺部卡住痰塊與污染顆粒,或者是肺部局部的小區域發炎,他分享一個獨門治療方式,成功讓病人4顆肺結節消失了。

日期:2022-03-17

職場生活

百年前日本天皇餐桌上的一碗白米,是什麼滋味?

日本皇室飲食比想像中簡樸、卻也極度講究,必要遵循「一汁三菜、一物全體、身土不二,」這三項日本傳統飲食的健康理念。天皇家飯桌上出現的食材,常常都是日常能見,關鍵不同之處在於御選食材的品質,因此御廚們除了要具備化腐朽為神奇的烹飪技巧外,更要有揀選精緻食材的火眼金睛。在日據時代,在南投仁愛親愛村的部落農民,在濁水溪水沖積的沃土上耕耘著專門進貢給日本天皇的御品米—「依娜谷香糯米」。

日期:2022-01-03

產業時事

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 天然氣發電成關鍵力量

過去這兩年的時間,在新冠疫災重新排列組合全球市場之際,台灣企業找尋契機,使得台灣經濟成長率在疫災衝擊下,仍然能保持正成長,連帶驅動用電量大幅成長,台灣電力供給議題也受到重視及討論。《今周刊》專訪長年耕耘永續發展的黃正忠博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及台灣電力公司專業總管理師張廷抒,帶領讀者一探究竟台灣電力發展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日期:2021-12-16

產業時事

揮別陰霾!邁向「空氣清淨家園」

空污無國界,也沒有縣界,天空就是它的邊界。當污染嚴重失控,人們就是在呼吸自己製造的污染。WHO提出:「減少碳排放可以改善空氣品質。」在政府訂定「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及各界配合之下,是否已有效揮別陰霾,向「空氣清淨家園」邁進了呢?

日期:2021-12-09

產業時事

直擊空污!探索「無邊界的公害」

如果有一天,當呼吸新鮮空氣成為奢侈,會是什麼景象呢?電影《全面霾伏》(Just a Breath Away)讓我們看到宛如末世的「毒霾」災難世界,在宛若塵土海嘯般的霧霾襲捲之下,人們必須戴著防毒面罩才能出門,並且需要倚靠身揹氧氣筒呼吸來維生,畫面令人怵目驚心!

日期:2021-12-09

職場生活

「你真喝對水了嗎?」 世界9大金牌獎認證、16萬活水機竟含超標50倍的致癌物!

你喝對水了嗎?許多人平日注重自然飲食,比一般人更重視水質,不少人在自家廚房內會重金斥資活水機,過濾自來水中的氯、細菌、化學物質與重金屬等,一台動輒上萬元,一個濾芯也要2000-3000元起跳。現有民眾發現,自家一台曾獲得世界9大發明獎金牌、高達15.8萬、有14層濾心,號稱為人體最適宜鹼性水的活水機,雖然通過SGS認證,但內涵2A致癌物二氯甲烷,數值超過飲用水質標準近50倍。追查後更發現,市售「活水機」目前無主管機關把關,民眾健康安全成疑慮。

日期:2021-12-09

職場生活

從地方創生到臺日大學聯盟,USR量能疫後更加綻放

從2017年試辦至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累積豐碩的成果與能量,在疫情期間為社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迎接疫後生活新常態,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如何帶領各校USR擴展新量能?

日期:2021-12-03

公投專區

公投說明會》「三接不遷」會如何?林惠真用「海鮮鍋」比喻 詹順貴:遷三接對中南部居民不公平!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中選會於今(24)日舉辦第3場電視意見發表會,下午1時聚焦「藻礁公投」(第20案)。正方代表人為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惠真,反方代表人為前環保署副署長、本全律師事務所律師詹順貴。

日期:2021-11-24

產業時事

打擊空污、力推減塑保護海龜!「台灣守護者」李應元人生謝幕

11月11日,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罹癌病逝,享壽68歲。消息一出,引起政壇一片譁然,總統蔡英文也公開哀悼,「他終其一生的奮鬥,可謂民主的鬥士、台灣的守護者。」

日期:2021-11-19

產業時事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台中市獲優等獎!令狐榮達:啟動自來水管線「防漏計畫」,預計省下1.1萬座泳池水量

今周刊今日發布《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台中市獲頒「永續城市(六都)優等獎」。

日期: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