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5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金馬獎涉政治 鄭麗君: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第55屆金馬獎17日晚間舉行,台灣導演傅榆一句「獨立的個體」,以及上屆金馬影帝涂們提及台灣為「中國台灣」,讓一場金馬獎燒出兩岸敏感政治議題。對此,本屆金馬獎主席李安表示,藝術是純粹的,希望大家給電影人一種尊重,而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在臉書回應,指出「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日期:2018-11-18

產業時事

「世界的關心,從不只有在媒體」台灣如何成為外媒焦點?學者提5大觀點:誇大、偏斜報導已是日常

台海議題、裴洛西訪台、地緣政治、COVID-19、同性婚姻⋯⋯等議題,在近年來,讓台灣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尤其當前緊張的情勢,讓台灣的關注度來到史上新高。對此,新聞媒體〈READr 讀+〉製作了一篇名為《一躍成為經濟學人封面:臺灣如何成為外媒焦點》的專題報導,內容係針對愈來愈多外媒記者的高度關注,以及如何解讀台灣議題。面對這篇專題,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與《華視》前總經理莊豐嘉都分別發表個人的觀點及看法。

日期:2023-04-15

職場生活

「逆光飛翔」導演張榮吉 隧道盡頭總有曙光

「如果最喜歡的事情無法放棄,就要更努力,讓別人看到自己。」電影「逆光飛翔」將代表台灣,角逐明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電影中,由沒有名氣的素人演員黃裕翔演出自己的人生故事;電影之外,導演張榮吉的築夢之旅,卻像洋蔥一般,層層疊疊,扣人心弦。

日期:2012-10-11

產業時事

ChatGPT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杜奕瑾:AI生成科技恐讓假訊息更氾濫

ChatGPT在全球爆紅後,AI科技能否「取代人類工作」受到熱議。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認為,ChatGPT因為缺乏查證能力,不能取代記者工作,但ChatGPT產生的訊息容易參雜許多錯誤敘述,可說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恐讓「假訊息」問題更氾濫。

日期:2023-03-27

財經時事

揭中國活摘器官黑幕 維族流亡醫師血淚告白

二十多年前,一位菜鳥醫師被長官要求把一具屍體的腎和肝取下,其實,當下那人還活著。如今,他流亡海外,成為中共活摘器官的證人,要讓世人知道中國少數民族受壓迫的真相。

日期:2019-04-02

職場生活

柯金源 搏命抓住每一次拍攝機會

一個農村出生、只有高中畢業的年輕人,忍受著貧窮與孤獨,以二十四年時間,記錄台灣的森林、海洋。今年,他的努力獲得電視金鐘獎的肯定,但他不在乎孤獨是否被看見,只在乎是否有更多人關心台灣的環境。

日期:2010-11-04

產業時事

改變沒有終點 高樹千瘡百孔下 華麗再生

已故導演齊柏林在2013年發表紀錄片《看見台灣》,用高空俯瞰的視角,帶領人們看見台灣壯麗山川之美的同時,卻也聽見大地被人類無情切割的嗚咽悲鳴。影片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的盜採砂石畫面,一個個深不見底的大型坑洞,看了令人觸目驚心。吳念真導演的旁白是這樣說的:「台灣每年開採砂石的數量驚人,1年約有1億噸,6成是非法盜採,非法盜採後,地面留下一個又一個的坑洞,不肖業者竟然用垃圾廢棄物回填,又造成另一種環境浩劫。」

日期:2022-12-16

產業時事

安柏想上訴、3億能不賠?強尼戴普「一張紙」能讓她先吐錢再說!華納吃瓜開拍《強尼大戰安柏2》

好萊塢巨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前妻安柏赫德(Amber Heard)的世紀官司,意外掀起全球另類「法庭追劇潮」,而2人間的終局之戰經過陪審團13小時審議後,強尼戴普洗刷6年來「家暴男」的臭名,而安柏必須賠償給強尼1035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2人誹謗官司吸引全球目光,「華納兄弟」旗下媒體Discovery+更宣布將「續訂」2人這次在美國官司的紀錄片,推出第二季;然而這並不是「劇終」,因為正當大家以為官司終於落幕,安柏赫德疑似對判決結果不滿,傳出要再上訴。

日期:2022-06-02

保險稅制

300萬日本女性,年收入未達台幣55萬!華麗外表下的「單身新貧族」

一則寫實紀錄片,描述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的殘酷「真相」,片頭一開始斗大的標題:「華麗背後充滿腐朽味,也許從一出生,命運就已決定了……」很是震撼,難以想像現今的日本至少有300萬15歲至34歲的女性年收入不到新台幣55萬元、每天為生計奔波,在公園、速食店或是網咖過夜已是見怪不怪,儼然一個「小社會」。單身女性更要及早做好個人保障規劃「靠自己最保險」,因為不只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少單身女性為生活所困、艱難度日。

日期:2018-12-26

職場生活

迷上楊麗花、霹靂布袋戲 她策畫影展讓世界看見台灣 走讀島嶼20餘年 戲棚下的人類學家

走在一九九○年代的台北廟埕,你可能會在野台歌仔戲的觀眾席瞥見一名西方臉孔,那是來自美國的司黛蕊,為台灣戲曲田野調查的身影。今年,她將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從上千部電影中精選三十一部,將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傳遞給大眾。

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