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6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通膨降溫股市漲!投資人可鬆口氣了?劉泰英:留意2個不確定因素

美國昨(13)日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7.1%,增幅低於市場預期(7.3%),顯示通膨有降溫跡象,美股聞訊應聲走揚,4大指數皆收漲;今(14)日台股加權指數也收紅,漲逾200點,收在14739.36點。

日期:2022-12-14

產業時事

工業工程引領經濟度寒冬 ——兼論智能自動化設備廠盟立

在各國重組供應鏈、強調在地化生產下,工業自動化企業接單暢旺,跳脫經濟下行階段,為市場帶來向陽一面。

日期:2022-12-14

投資理財

風暴過後 ,債券市場投資契機浮現

●2022年,固定收益市場出現明顯的價格修正,包括公司債與公債殖利率都創下數年來的新高,信用利差也高於正常水準,我們相信這代表著現在就是布局債券市場的誘人進場點。●後續通膨率可望舒緩降溫、經濟成長表現溫吞,明年全球央行也許就可以放緩緊縮貨幣政策的步調,在殖利率走勢穩定下來後,有機會讓債券市場得到支撐。●展望2023年,債券市場可以看到投資機會,我們相信不管在投資等級債、非投資等級債或是新興市場債市,都可望找到不錯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2-12-12

產業時事

歐美英「超級央行周」歲末重頭戲!美國最後一次公布利率、全球經濟更壞?一表看投資關鍵數據

金融市場本周重頭戲是歐美英等主要央行公布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決議,其對利率與經濟前景等看法將牽動股匯債市走勢。由於投資人愈來愈擔心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會否陷入衰退,因此本周多項與製造業和進出口相關數據也備受關注。

日期:2022-12-11

產業時事

再升息半碼、利率連4升?楊金龍「期末考」週四上場!「央行壓力會很大、考題難度大增」

中央銀行將於15日舉行第4季理監事會,這也將是央行總裁楊金龍2023年2月任期屆滿之前的「期末考」,如今正值國內外景氣放緩,讓考題難度大增;不過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央行12月仍將升息半碼、利率「連4升」。

日期:2022-12-11

產業時事

無止境升息美國恐成大輸家,這點鷹派都沒提…謝金河:貨幣政策「戰略轉向」,是2023投資焦點

貨幣政策的戰略轉向(Pivot)這個禮拜的數字台灣,我邀請從元大寶華研究院退休的梁國源院長一起討論經濟前景,談到FED的貨幣政策,梁院長提到一個專有名詞Pivot,這個字眼我不常用,回來趕緊研究一下,原來是戰略轉向的意思,從地緣政治到貨幣政策都可以涵蓋。

日期:2022-12-05

產業時事

裁員潮吹向銀行業!滙豐大砍200位營運長,瑞信證台北分公司也要精簡人力…金管會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近期國際許多知名企業掀起裁員潮,繼科技業之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大砍近3000名人力,滙豐(HSBC)也砍掉全球200多位中高層主管,藉此降低公司營運成本。對此,金管會官員今(2)日表示,目前台灣滙豐銀行營運正常,未受到影響;瑞信證台北分公司確實有裁員動作,金管會將密切關注是否造成巨大影響。據銀行局統計至2022年9月底止,滙豐台灣今年前9月稅前盈餘達1.45億元,存款達111億元、放款達582億元、淨值達24.12億元。金管會表示,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最近配合瑞信集團策略轉型計畫已進行裁減人員,目前其總員工數為38人,經營業務包含證券經紀及期貨經紀業務,客戶均為法人,且以國內外機構投資人為主。

日期:2022-12-02

產業時事

白紙革命》民眾抗議皇帝治國!中國「自囚」五分之一GDP,習近平堅持清零恐讓經濟躺平?

一場火災引爆中國民眾怒火,實施近3年的嚴格防疫,讓人民再也無法忍受,決定走上街頭,表達對中共統治的不滿。

日期:2022-11-29

2022縣市長選舉

「如果地方與中央同心,對台灣經濟成長大有幫助」 為何別小看地方選舉對經濟面影響?

地方九合一選舉將在本周六(26日)登場,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認為,若地方縣市長與中央政府同屬一個政黨,不僅有助政策延續性、降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歧異,也肯定裨益台灣經濟持續成長。「如果地方與中央同心,對台灣經濟成長大有幫助。」他也認為,從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今年第三季首次斥資買進台積電ADR來看,連數十年秉持長線投資原則的巴菲特都用真金白銀對台灣投下信任票,意味股神「只有可能相信台灣才會這麼做」,顯示外資確實看好台灣前景,「執政黨在這方面做得不錯」。

日期:2022-11-24

產業時事

經長王美花專訪》股神巴菲特大買台積電、ASML啟動史上最大在台投資!半導體供應鏈不可能「去台化」

在美中兩國對峙,科技戰持續升溫的情況下,晶片儼然已成戰略物資,也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顯得更加重要,雖然市場近期傳出,供應鏈「去台化」的說法;但,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接受《今周刊》數位內容部專訪時,明確表示,台灣具備先進製程優勢、擁有完整產業生態系,因此不可能發生「去台化」現象。

日期: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