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2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政府舉債,納稅人容易出現財政幻覺!學者建議:普通預算與特別預算宜明確界定

財政幻覺(the fiscal illusion)是指若一國政府收入不夠透明,納稅義務人無法完全察覺公共支出的租稅價格,以致在享受公共財之餘,容易低估政府公共支出的真實成本,因而支持政府提供更多公共財,導致政府支出不斷擴張膨脹的情形。

日期:2024-01-16

產業時事

陳盛山看日本布局2025大阪世博 政府祭出3大觀光政策為市場加溫

在2023年10月份已經創下單月旅客數超越疫情前水準的日本,象徵著國際遊客到訪的市場已全面復甦,而隨著已進入2024年,放眼明年即將登場的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日本將如何借力使力推動觀光為其醞釀、加溫,進而帶動全球國際客看見日本,值得觀察。

日期:2024-01-16

投資理財

楊應超看投資》大選之後的投資策略 - 短空長不確定性增加

台灣4年一次的總統和立委大選在1月13日完滿結束了,每次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是民主國家的精神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也不會是贏者全拿,我們要恭喜這次所有當選人。

日期:2024-01-16

產業時事

台灣人別小看自己的民主成就!為何西方政治學大師戴雅門直言 台灣選舉素質高於印度、墨西哥、南非,甚至美國?

來台觀察2024總統大選的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暨政治學教授戴雅門(Larry Diamond)認為,根據他自己與多個外國學界觀選團的觀察,台灣這次大選肯定是一場高品質的選舉。長年觀察各國民主發展進程的戴雅門直言,在2024年舉行全國大選的全球主要國家中,台灣無庸置疑位於前段班,因為從印尼、印度、南非到墨西哥等今年將辦大選的國家,民主水準都有程度不等的倒退,甚至連美國自己都有民主倒退的危險。他也舉1月13日投票日當天及開票夜為例,全台灣沒有人對開票結果有異議、沒有人指稱有選舉舞弊,更沒有選務人員遭受暴力威脅。不僅如此,投票結果揭曉後,敗選者馬上恭喜勝選者,勝選者也謙稱需要更努力,要擷取敗選陣營的優秀政見,這些現象都不會在印度、墨西哥或南非出現。戴雅門也打趣道,「這種話(藍綠白三組候選人的勝選及敗選演講),肯定不會從極可能成為我們美國2024年總統候選人之一的口中聽到!(暗指川普)」

日期:2024-01-16

投資理財

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台股準備上攻萬八?法人:留意3月出現這個意外

多數機構法人樂觀看待2024年加權指數走勢,那麼逢低進場的機會在何時?本期文章重點:一、2023年12月營收揭曉,創新高家數達92家。二、降息與AI商機有利台股中長期表現,逢低進場的機會在何時?

日期:2024-01-15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民進黨拿下總統勝選,外資會像過往就職前「簇擁台股」?美再轟胡塞叛軍,油價、供應鏈有解?

紅海緊張情勢升溫,加上賴清德在總統選舉後延續民進黨執政之勢,台海局面也短期內看不到轉圜空間,2024年伊始的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更加飄搖不止。

日期:2024-01-14

產業時事

兩岸分歧帶來的「選舉紅利」這次還能擁有?CNN:中國不再是年輕選民最關心,反而關注「2問題」

總統大選倒數2天,藍綠白三方無不把握時間卯足全力拚選情,是否有可能出現政黨輪替,又或讓白色力量掌權,亦或延續原政黨治理,此屆大選頗受國內外矚目。美媒《CNN》關注這次台灣選情,點出這回總統大選的核心關鍵與過去不同的是,台灣年輕選民重視的焦點,已從「中國」轉移到「經濟」,對岸的文攻武嚇不再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學者也指出,民生問題其實在這次大選中佔據著較多的討論聲量,「許多台灣人不認為自己需要選邊站,因為兩岸現狀並不會立即改變。」

日期:2024-01-11

產業時事

推動數位經濟有效的手段

政府在推動數位經濟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執行措施,以促進產業創新、提高國家競爭力。然而推動資訊軟體產業發展與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提高競爭力何者是手段或是目的?

日期:2024-01-10

產業時事

第20屆台灣金根獎頒獎典禮暨產業創新趨勢論壇 深耕台灣 佈局全球 點亮產業科技光芒

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TITA)1月5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擴大舉辦「第20屆台灣金根獎頒獎典禮」。今年特別邀請到台灣科技領域擔任評選委員,共同遴選出〔一般企業組〕、〔中小企業組〕及〔特殊貢獻〕等12家台灣金根獎得獎廠商。當日來自產官學研界的來賓冠蓋雲集,共同與得獎企業一起分享這份榮耀與喜悅。

日期: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