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7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台灣生技醫療論壇》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培育醫學頂尖醫學人才匯聚台灣生技實力!

當台灣成為全球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擁有創新能量與人才匯集的台灣生技業可望蛻變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今周刊》在週三(9/27)舉辦2023台灣生技醫療論壇,以「生技醫療的創新與機遇」為題,請來各界專家一同為民眾解讀生技醫療產業的最新發展

日期:2023-10-16

職場生活

幸福熟齡論壇/多活每一天,是為瀟灑離開準備多一點!家醫醫師、房屋集團總裁、生醫董事長談智慧照護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論壇熱烈持續進行中,其中談到精彩人生&智慧照護,邀請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來分享重要觀點,最後與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主持進行精彩對談。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載客量腰斬、票價十七年凍漲 「我們面臨存亡之戰」 國道客運出一班賠一班 國光、首都咬牙告白

2023-12-05編按:今周刊在1399期報導中,揭露今年以來客運業爆發停駛潮一事,業者直呼「班班客滿的背後,就是我出一班、賠一班。」;如今,國道業者因年年虧損,撐不下的情況下喊出要調漲票價,而交通部公路局也證實此事。COVID-19疫情的出現,改變了民眾出門的交通習慣,自行開車的民眾變多,公共運輸運量嚴重受到衝擊;然而,疫情過去後,高鐵的運輸量早已突破疫情前,台鐵也逐步恢復中,唯獨客運卻仍乏人問津,加上TPASS通勤月票的出現,讓客運更是冷冷清清。受衝擊的不只運量,客運運價17年未漲,營運成本卻是不斷攀升,從「運量」、「缺工」到「票價」,一切壓垮客運業者的因素正環環相扣,過去2年,全台已有多家客運收攤。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表示,國道客運運價17年來沒漲過,已啟動燃料費、人事、場站租金、車輛折舊等18項營運成本和運價檢討,盼運價能隨物價合理調整。客運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指出,國道客運運價從2006年現在都未曾調漲,建議短途路線採用的四排椅漲價約30%;中長途路線三排椅約漲30%,四排椅則漲18%至19%。對此,公路局運輸組組長梁郭國表示,已收到客運公會全聯會的提案,接下來會進行初審,完成後再送公路客運審議委員會審查,審查通過後還要報交通部,審查時間還未確定。交通部長王國材認為,客運業者應該先培養運量,他個人傾向票價漲幅由政府來吸收。換句話說,客運業漲價似已出現一線曙光,但究竟票價最終會不會調漲,以及若真的漲價,交通部能提供客運業多少補助?仍必須看漲幅及預算情形而定。(原文刊載於2023-10-11,更新時間為2023-12-05)

日期:2023-10-11

職場生活

幸福熟齡論壇/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日本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活躍職場讓人生「重開機」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秋山弘子,分享在長壽社會發展趨勢下,如何因應人生百年的新時代。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全台平均屋齡33年,奪命「磁磚雨」10年後未改善!專家嚴肅示警:台灣外牆問題已到全面爆發時候

隨著全台建築物普遍「老化」,近十年外牆剝落事故頻繁,釀多起死傷悲劇。在危機步步進逼的關鍵之際,政府如何完善並落實相關法規,輔導民眾維護外牆?

日期:2023-10-11

職場生活

超高齡社會未來怎麼自處?台北大學成立研究中心 降低世代年齡歧視、培訓高齡人才

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於今年成立,並發行《學老誌》,於10月3日假公共事務學院辦理創刊發表會,現場邀請創刊號的作者現身說法、並專家評論、以及在地長者回饋讀後感。計有150位在地長者及北大學生參與,見證臺北大學回應台灣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透過《學老誌》為大學在高齡化的社會責任中擔任領航,並陪伴全國50歲以上的民眾一起健康學老。

日期:2023-10-07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87期︱140元帝寶貴嗎?三種思維給您參考

《存股助理電子報》於2023年4月24日將帝寶(6605)納入存股池追蹤,當時股價為99元。以昨日收盤價142元計算,還原5元現金股息後,報酬率達48%。問題來了,已經有訂閱戶在問:「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日期:2023-10-04

職場生活

血壓、血糖偏高又粗腰…小心中招 「代謝症候群」 健檢報告數字不比高低 剛剛好就好

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八年,想健康老化,青中壯年就應有所警覺。當健檢報告結果為正常值,但數字卻趨近於異常時,該小題大作嗎?又該如何正確解讀?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執業率僅六成、離職率創新高、大夜班一人顧30位病患 「三班護病比」入法 能解護理師荒?

護理師人力荒沉痾難解,疫情後更大爆出走潮,延燒影響到醫療量能,政府盼透過砸錢補助、三班護病比入法留才,但為何護理師質疑規畫不恰當?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錯用凱因斯主義,導致日本走向「失落的三十年」,中國會不會重蹈覆轍?

「民眾的不滿就是選票的丟失,而選票是政客們最看重的生命線。相對於傷筋動骨的改組和結構性改革,政府永遠偏好沒有疼痛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撒一把錢幫助企業和銀行渡過難關,還能照顧各自票倉的利益集團,例如人多勢眾的農業協會和遍布各地的建築業者。各方懷著僥倖心理祈禱經濟形勢好轉,大家可以照常過日子。當今凱因斯主義經濟學流行,一個重要的社會心理因素是它承諾沒有疼痛的治療方案,給政府和公眾的機會主義行為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日期: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