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8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投資理財

國安基金砸112億護盤,台股卻連破底…操盤人揭「穩這檔」很重要!分析師:挑著買勝率高

美國股市周三未繼續重挫,陸股也拉尾盤,反觀台股仍跌跌不休、週四重挫270點收盤跌破萬三,來到12810點失守5年線,究竟國安基金有出手嗎?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向外喊話:「國安基金沒有在觀望,一直都是積極進場」,強調台灣基本面仍佳,對產業後續抱持樂觀態度,阮清華甚至鬆口,可研議擴大國安基金規模。回顧幾次國安基金進場救市戰果,拉長時間軸對大盤止跌有一定幫助,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逢低佈局的好時機嗎?

日期:2022-10-13

投資理財

小夫妻140張107元鴻海(2317)被套在100.5元心慌慌...鴻海老司機:連股票都抱不住,就別罵外資群了

網友Roxin說:一個月前我推薦了朋友夫妻陸續買了鴻海共140張,平均價就在107元附近,前幾天當股價跌到100.5元時,他們開始驚慌,當下我只能努力分享A大的影片給他們,他們也努力作了功課,因為今天鴻海的營收爆發,我對她們有了交代,而他們已成為A粉了,真的謝謝A大!(原文發布於10/8)

日期:2022-10-11

產業時事

瑞信破產危機只是前菜?他指Fed「錯估通膨」很危險…恐是雷曼翻版?專家分析3炸彈遲早會爆

被外媒點名雷曼兄弟翻版的瑞士信貸,資金缺口高達1270億、信用違約交換利差(CDS)狂飆,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瑞信破產危機只是開端,未來恐怕衍伸3大問題,最嚴重的會爆發跨國企業倒閉潮,甚至部分國家也面臨破產風險。

日期:2022-10-07

投資理財

台股已於歷史低檔! 國內法人:Q4「萬三至萬五」區間震盪

台股周三(9/28)經歷360點大跌後,週四 (9/29) 呈現反彈格局,指數水位來到13,534.26點。展望第四季,復華投信表示,大盤已領跌反應至過去景氣對策燈號降至黃藍燈以下(23分)水準。短線在通膨等不確定性未排除、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底部翻揚前,預估指數持續測試底部,大盤將於13,000至15,000 區間震盪。

日期:2022-09-29

投資理財

台股還會跌,但「是時候撿便宜」!昔外資天后程淑芬:這3類股票很不錯,擇優買下去

亞股周三 (9/28) 全面重摔,台股也暴跌 360 點,面對外資今 (2022) 年破紀錄撤出,過去曾是「外資天后」的國泰金 (2882) 投資長程淑芬今 (28) 日表示,估計台股還有下行風險,以國泰金投資策略來說,建議投資人可以配置到期資產、或將短天期轉往長天期債券,並可擇優針對台股的三類股撿便宜。

日期:2022-09-28

投資理財

存股族心碎…兆豐金、中信金遭降評,外資喊金融股太貴了!億元教授:沒見「這2條件」別買進

「兆豐金(2886)與中信金(2891)明年發出來的股利,恐怕會讓市場很失望,」一家美系外資出具的最新台灣金融業報告中,提出這樣的示警,並同步將兆豐金與中信金股票由「買進」降評到「劣於大盤」。

日期:2022-09-28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24期︱新產—搭上長期順風車,卻遇上短期性亂流

存股池追蹤的新產(2850)上週公告,由於所持有的匯率衍生性金融商品出現未實現損失達5.21億元,達總淨值3.69%,導致股價顯著拉回。新產踩到這顆「地雷」會對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值得我們好好來檢視一番。

日期:2022-09-19

投資理財

長榮(2603)減資9/19新股掛牌遇挫,我還能上船嗎?觀察航運股陽明、萬海「這表現」,答案就揭曉

貨櫃一哥長榮(2603)9/19即將出關,減資前最後收盤價為80.8元,減資後恢復買賣參考價為187元,相較於上周五(9/16)日陽明(2609)73.5元以及萬海(2615)80.7元,明顯拉大差距,長榮減資6成後市場流通籌碼大幅縮減,減資後股價表現,法人看好長榮股價仍具有補漲空間。不過今早一開盤,長榮一度股價下跌超過9元或4.8%,最低來到178元,隨後再拉升至180元關卡之上,終場下跌18元,收169元,跌幅9.62%。而長榮股價跳水,也拖累陽明下跌7.48%、收在今日最低價68元,萬海則下跌8.17%、收在今日最低價74.1元。

日期:2022-09-19

產業時事

中國能做出核彈、太空船更登上月球 為何半導體製造連台灣車尾燈都追不到? 兩位竹科董事長「這麼說」

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軍事及航太技術大國,不僅坐擁數量龐大的各型彈道飛彈,國產太空船更已經登陸月球,更別提在20世紀中葉就自力發展出原子彈技術。然而,在儼然成為大國競爭熱門賽局的半導體技術,特別是1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技術,中國卻遠遠落後台灣,不論在技術實力或營收佔比都無法相比,為什麼?在台灣半導體供應商高層的眼中,中國同業享有的各種官方金援著實令人艷羨,但就是因為恣意揮霍政府資源、研發只求解決眼前問題的心態,加上部分廠商無法自力購買外國設備而限制了事業規模,都造成當前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技術實力,仍距離台灣好一大段距離。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貨櫃三雄股價「跌跌不休」...長榮下週減資6成 海運行情不再?法人、投資人2原因急跳船

運價跌不停、年底歐洲線換約恐被砍價,貨櫃航運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股價直線下挫,下周將現金減資6成的長榮遭遇「跳船」賣壓,2日股價直逼79.2元前低。「海運業百年一見的大行情」似已結束。

日期: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