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打疫苗前後多喝水?醫:這兩大疾病族群 當心狂灌喝到肺積水

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之後,醫護都會提醒多喝開水,但75歲張姓男子卻喝到「肺積水」住院,經檢查他罹患慢性心臟病,短時間內大量喝水造成肺積水;醫師指出,心臟和腎臟功能不良的病患都不可在短時間內喝水過量,以免導致肺積水。

日期:2021-08-05

產業時事

新冠病毒源頭關鍵?竟和9年前中國雲南礦工生病死亡有關

COVID-19 起源眾說紛紜,究竟是人類與受感染動物接觸,還是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外洩?現在又有更進一步線索,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 Anthony Fauci 要求中國公布有關 2012 年雲南省一座礦場的資訊,6 名礦工工作後生病,最後 3 位死亡,成為尋找 COVID-19 起源的關鍵。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三峽恩主公醫院爆群聚感染 衛生局:7人確診1死

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又爆發院內群聚感染事件,新北市三峽區恩主公醫院傳出群聚感染,包括病患、看護、護理人員、照服員等7人確診,其中1名男病患確診當日死亡,新北市衛生局已證實,目前已匡列71名醫護、病人隔離,詳情將由醫院說明。

日期:2021-06-10

職場生活

雙和遭砍3護理師傷勢曝光!傷到「韌帶及神經」 院方:復健治療至少半年

新北市雙和醫院一位確診男子,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竟持刀械攻擊護理人員,使得護理師受傷。雙和醫院,今(2)日對3名護理師的受傷情況做出說明,其中一位護理師,被傷害到手掌的韌帶以及神經,院方表示復健治療時間至少需要6個月。

日期:2021-06-02

全台防疫報導

在家上班工時變長好疲勞!防疫關在家「5招舒緩10種運動」 不外出也能爆汗燃脂增肌

防疫期間台灣全民「自主封城」外出活動量銳減,不少公司採取居家、分流上班的營運模式,不過長時間待在家、久坐,多少都會對身體健康、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這5種放鬆舒緩技巧、10種鍛鍊肌肉的動作,或許可以讓你稍稍放鬆、減少工作所帶來的疲勞感,也能維持身體健康。

日期:2021-06-01

職場生活

雙和醫院護理師遭確診男砍「傷勢嚴重」 學姊不捨:20幾歲韌帶都斷了

新北市雙和醫院62歲洪姓確診男子,昨(31日)上午持水果刀砍傷病房內3名女護理師,事後受傷護理師緊急送往急診室救治,警方獲報後已立即將男子帶回。然有受傷護理師的學姊在IG透露,其中一名20幾歲的護理師右手韌帶被砍斷,身上還有多處刀傷,不禁感嘆「要同仁以後怎麼繼續回到職場上」。

日期:2021-06-01

全台防疫報導

澎湖零確診破功?!染疫婦重症陷昏迷... 曾到台北月子中心、搭高鐵回高雄

澎湖縣政府昨(29日)晚間緊急公布,為提早因應,加強民眾自我保護,縣府決定公布一名50餘歲女性案例,該案例目前處於昏迷狀態,縣府已匡列相關接觸者採檢,並瞭解其接觸史及足跡,在案例活動區域已進行清消,將持續調查足跡並公布,請民眾提高警覺。

日期:2021-05-30

職場生活

阿伯活跳跳來掛號,一量血氧驚呆「即將呼吸衰竭」...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做這件事,比量體溫重要太多了

編按:新光醫院侯勝文醫師在臉書分享,最近看到血氧70%的阿伯自己跨越紅龍靠近戶外檢傷站說要掛號,護理師本來想勸退的,沒想到一量血氧才發現事態嚴重。 侯勝文醫師提到,COVID-19特別之處就在於,無論是WHO的成人COVID-19肺炎嚴重度分類還是ACEP的分類,SpO2(血氧飽和度)小於94%直接就是嚴重等級。這樣的病人看起來幾乎沒有不舒服,但往往胸部X光攝影已經很明顯地變差了,很可能迅速轉變為呼吸衰竭。 侯勝文醫師認為,COVID-19確診者無論在任何地點(居家、檢疫所或加強版檢疫旅館),都應該固定頻率接受血氧機監測,這比體溫監測重要太多了。 重症醫療醫師黃軒也數度提醒,很多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最近屢屢傳出在家中猝死消息,很可能是因為發生「隱形缺氧」而不自知,這些患者往往意識完全清醒,甚至還能滑手機,但等到發現自己呼吸困難時,其實已經病危了,那麼,輕症/無症狀感染者該如何偵測,自己的病情突然惡化了呢?黃軒醫師的建議如下:

日期:2021-05-26

職場生活

中年後搭對色系,每種體態都有「勻稱美」!穿搭大師陳麗卿:5種態度讓女人內外皆美

編按:追求美麗是女人的天性,但形象管理顧問陳麗卿觀察到,台灣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美麗=膚淺」的氛圍,使5、6年級生的女性不自覺地產生「愛自己=罪惡」的潛意識來禁錮自己。從女人的外表就能看出她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愛自己的人,在穿著上,會買穿起來舒適好看、並且發自內心快樂無比的衣服,這與打折或價位無關,美麗因為愛自己油然而生。

日期:2021-04-01

職場生活

減肥難又易復胖?虛胖體質要這樣調理,健康減重輕鬆瘦

根據研究,25歲之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會下降2%至5%;40歲後,新陳代謝加速變慢,體重每年會增0.5~1公斤,不僅容易變胖,減肥也困難。

日期: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