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近五成準退休族 最怕健康亮紅燈

面對未來的退休生活,你是期待還是害怕?根據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的最新調查,害怕的人多於期待者。害怕什麼?身體變差、錢不夠……,其實這些讓你害怕的事情,都可以因為提早準備而去除。

日期:2013-11-14

職場生活

明金成52歲心肌梗塞、納豆41歲腦出血...一刻都不能等!醫師:17種症狀必須馬上去急診

編按:41歲男星納豆(林郁智)2022年因為腦出血,緊急住院做引流手術,消息一出讓外界相當震驚。而52歲導演明金成則因心肌梗塞,送至國泰醫院搶救不治,他在出事20天前才喜獲龍鳳雙胞胎,沒想到竟天人永隔。身體突然出現不適時,很多時候總讓人難以判斷是否該立即就醫,但往往出現急症時,身體給出的時間都是分秒必爭。前台大總醫師蒼藍鴿就曾為此在著作中特別整理,那些一刻都不能等,必須馬上去急診的症狀....

日期:2022-02-09

職場生活

「再生醫療」雙法卡關10年後三讀,對你我的幫助是?癌症、心肌梗塞、膝關節軟骨…應用面一次看

花費近10年時間,立法院週二(6/4)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新法規定,執行再生技術前應進行並完成人體試驗,非醫療機構不得執行再生醫療,違者最高處新台幣2000萬元罰鍰。曾經罹癌、長年推動修法的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再生醫療法」除了用於癌症治療上以外,未來細胞治療可應用的疾病,還包括利用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腦中風,或者用來修復受損的脊髓細胞、膝關節軟骨缺損、糖尿病慢性傷口等。至於「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三讀通過後,有機會讓病人有更多接受尖端治療的選擇,將來也會因再生醫療製劑量產而降低治療費用,減少家庭負擔。衛福部次長、前立委林靜儀指出,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宣稱再生治療的行為,過去無法規範,其實對於病患來說具有危險性,現在雙法通過後,規範再生醫療技術施行專業行為、確保病患取得符合標準的再生醫療藥品,對於各方都有法規保障。

日期:2024-06-04

品味人生

早期不易發現 致死率逾七成 可怕腸中風 比大腸癌還難救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罹患直腸癌3期,今(8/18)日傳出病情不佳,余天接獲醫院通知後,趕緊前往台北榮總醫院探望女兒。面對媒體訪問,余天眼神哀戚凝重、一度難以言語,表示女兒現在意識不清,一度痛苦的用手向他比劃讓她走,讓余天情緒崩潰痛哭「我怎麼捨得!我怎麼可能讓她走,我說不可以!怎麼可以這麼殘忍。」而其實不只大腸癌,國人也須留意「腸中風」所隱藏的危險,因為腸中風的致命危險程度相當高,治療起來也比大腸癌更棘手。或許大家都對「中風」兩個字不陌生,腦中風、心中風(心肌梗塞),都是每逢冬季就經常聽到的「要命中風」,但是醫師提出警告,未來台灣腸中風的發生率恐越來越高。大腸癌治療權威王輝明就曾指出,大腸癌相對容易治療,但罹患腸中風的話,可說是「代誌大條了」、「很難救…」,若出現肚子痛和血便2症狀請盡速就醫!(原文刊載於2016/06/02 更新時間為2022/8/18)

日期:2022-08-18

品味人生

淺眠睡不好、很容易沒精神?醫師:注意8症狀,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台灣十大死因包含癌症與各種慢性疾病,其中大部分都與「睡眠」息息相關!至於為什麼睡不好,可能的原因中經常被忽略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睡覺會打鼾,就要特別注意。

日期:2019-12-06

對外供稿

全台氣溫驟降 如何慎防心血管疾找上門?

近日民眾已可感受到明顯降溫的情況,中央氣象局更表示從周日晚上至下周二,入冬以來首波大陸冷氣團即將報到,氣溫可能下探12度,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而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除了氣溫外,飲食、生活形態等改變,都將為心血管帶來不定時炸彈,增加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中風的急性發作的風險。面對寒冬將至,你準備好保健措施了嗎?

日期:2018-12-14

職場生活

陰莖動脈阻塞五○%就可能發生勃起障礙 不舉應就醫 恐跟心臟病、糖尿病有關

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四十歲以上的中壯年約四○%有勃起硬度不足困擾,五十歲以上則每兩人就有一人。勃起功能障礙不僅影響「性福」,還是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的徵兆。

日期:2023-07-19

職場生活

偏頭痛別來亂 靠「一心、二飲、三穴」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偏頭痛總是伴隨在側,除了西醫治療,也可到中醫就診,千萬別坐視不理,嚴重時,恐造成日後罹患失智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

日期:2020-07-01

職場生活

我吃這些藥、有這些慢性病史,打疫苗會有問題嗎?台大醫院QA專區解答一次看

台灣近期頻傳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猝死事件,導致國內出現疫苗緩打潮,為避免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特別設立COVID-19 QA專區,針對疫苗施打的常見問題釋疑,包括什麼人接種後容易發生血栓、吃那些藥不能打、那些慢性病史及過敏者不適合立即接種。

日期:2021-06-23

產業時事

連亞馬遜都捧錢來台搶下單 台灣新創是怎麼收服國際大廠?

過去因市場小而不被國際創投特別注意、一隻獨角獸(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新創企業)都未孵出的台灣,這兩年開始吸引國外資金。

日期: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