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4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保險稅制

60多歲男「領兩次」百萬勞退金,真有這可能?勞保局曝「符合資格」 成功關鍵曝光

勞保、勞退是勞工朋友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保障,勞保必須要退離職場之後才能請領,但每個月雇主提繳6%的「勞工退休金(勞退金)」,則是不論有沒有辦理退休,只要年滿60歲就能請領。不過,理論上一人一生只能提領一次,卻有一名男子2度「一次領」了逾百萬退休金,這真的有可能嗎?對此,勞保局出面說話了。

日期:2021-10-15

保險稅制

勞保基金5年後用罄,繳多領少晚退難救!專家提這解方:年增1600億收入,大補財務黑洞

勞保基金將於2026年用罄,行政院日前雖編列明年撥補300億元挹注,但勞保潛藏債務高達10兆多,且已連4年收支逆差,撥補僅是杯水車薪。長風基金會今舉辦「勞保即將破產?要怎麼救?」突破論壇,為勞保年改找解方,其中,前金管會主委、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認為,勞保年改不能再等,也不適用軍公教年改的繳多、領少、晚退,建議應設立儲備基金,並由政府持續撥補;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則認為提高費率恐加劇低薪問題,建議從提高營業稅2到3%下手。

日期:2021-09-26

產業時事

NEO半導體X-NAND 帶動記憶體產業的速度革命

快閃記憶體是記憶體產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用於資料的儲存,但其讀取與寫入速度愈來愈慢的「倒退式發展」,是記憶體產業數十年來亟欲突破的瓶頸。在2020年11月11日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上,NEO Semiconductor發布了獨創的X-NAND架構。X-NAND改良記憶體架構,在不增加晶片尺寸,且使用原有製程的條件下,將順序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各自提高了15倍與27倍,獲得該年高峰會的「最具創新的快閃記憶體新創公司獎」。

日期:2021-09-17

產業時事

銀行篇 揪輪調制度、對帳單漏洞 直面理專弊案痛點 內部防弊機制大改造 挽回客戶的信任感

財富管理最重要的價值,是與客戶建立深厚的信任與安全感,近年不法理專事件卻頻傳,如何防止弊案發生,已然成為銀行界的當務之急。

日期:2021-09-08

產業時事

泰豐輪胎經營權大戰 從報紙頭版打到股東會 為何意外牽動台苯股權爭奪戰?

上市櫃公司股東常會陸續落幕,但泰豐經營權之爭才要登場,10月中的股東臨時會將全面改選,經營權是否易主,屆時將成焦點,也牽動台苯過往兩派人馬再次交鋒。

日期:2021-09-01

產業時事

疫情趨緩通勤旅次增 淡海輕軌上下班時段縮短班距

自提升三級防疫等級起,民眾自主降低活動頻度減少外出,淡海輕軌也自5月22日起調整班距,但為了每日必需通勤旅客設想,仍維持提供6成運能,於上下班的高峰時間,將班距調整為10-12分鐘;並且與生技醫療廠商聯合推動「防疫示範場域」,以99%抗病毒科技保障旅客搭乘安全。近日因疫情控制得宜,各地通勤人流開始增多,淡海輕軌也觀察到通勤旅次逐步成長,自7月1日起,已於下午尖峰時段加開加班車,以紓解下班人潮,近日也於上班尖峰時段機動性加開加班車,減少旅客等待時間,而隨著疫情趨緩返回職場旅次逐漸增多,淡海輕軌也將於7/26(一)起,再度縮短班距。

日期:2021-07-22

產業時事

高齡社會的挑戰與解方 他45年前即預言 退休基金先知近半世紀前給的啟示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一九七六年即預測高齡化社會的種種挑戰,當時所提出之退休基金相關議題、現象及見解,與現今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日期:2021-07-14

投資理財

如果把退休金當債務,為什麼我選擇最後還房貸?想要加速財務自由,很多人都忘記思考一件事

如果一個人想要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做好準備,那大家都知道理債優先於理財,有些人會認為手上的錢該先拿來還清高利負債其次再討論投資。這些都是很合理的作法,也是大家對於投資理財的基本認知。假如一個投資人,身上背負著不同種類的貸款,例如:車貸(>2%)、學貸(<1%)、房貸(1.3%)、信貸(2%)、信用卡現金借款(>5%),那聰明的人肯定會優先償還高利貸款到低利貸款,因為提前還款的報酬率就等於當下的借貸利率。

日期:2021-07-10

投資理財

每月花2千元買0050,放10年竟翻57萬!從《巴比倫致富聖經》學理財:讓新手受用終身的7箴言

編按:世界暢銷理財經典《巴比倫致富聖經》,首本「漫畫版」誕生!此原作流傳百年,翻譯26國語言,影響無數資產家,甚至啟發《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的財富觀念,成為全球理財書的啟蒙始祖。本文由〈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楊書銘將書中「吸引黃金的7句箴言」再整理成給理財新手的3步驟。

日期:2021-07-07

產業時事

2050年走向淨零家園

溫室效應對環境衝擊日益劇烈,為減緩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國際企業科技龍頭紛紛加入RE100倡議,各國政府也宣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重要地位的臺灣,要如何因應淨零碳排挑戰呢?

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