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摩根大通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美銀行業危機解除!他說付了106億美元「最少賺進千億美元」

摩根大通銀行周一(5/1)宣布,將向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支付106億美元,用來收購第一共和銀行多數資產。摩根大通預估,這項交易可帶來一次性稅後收益約26億美元。第一共和銀行是2個多月來,美國第3家倒閉的銀行。

日期:2023-05-02

產業時事

新加坡超暴力打房!外國人買房印花稅30%➝60%「買氣瞬間凍結」:高房價的負面效應解析

新冠疫情之後,不只改變了工作模式,也改變了人才流動,新加坡成為了熱門的工作城市首選,且中國在疫情間的清零政策,更是讓許多外商公司紛紛離開香港轉戰到新加坡,而新加坡近幾年也吸引了許多全球富豪移入,但這樣的效應也逐漸讓新加坡當地的房價年年攀高。

日期:2023-04-28

投資理財

台積電法說會後連跌4天探490元,外資卻喊6字頭?想搭反攻列車先看「1跡象」才有機會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法說後欲振乏力,股價連4個交易日下跌,週三(4/26)在前一日跌破500元大關後,股價繼續下探490元,終場收在491.5元下跌6.5元或1.31%,市值跌破13兆元。外資表示,台積電短期營運修正已是外資共識,但瑞信證券建議旗下客戶,正好趁淡季增持部位,待基本面回溫、市場重新設定較樂觀預期,便能收割甜美果實。

日期:2023-04-26

投資理財

EPS成長率高代表競爭力,還可以支付更多股息,法人:這10檔個股值得投資人關注

聯準會5月會議之前,台北股市多頭還有表現機會,投資人可用量化數據篩選個股,這篇文章介紹每股稅後淨利成長率的重要性。本期文章重點:一、美國區域銀行風險減輕,聯準會5月可能只升息1碼。二、量化數據條件,運用每股稅後淨利成長率找股票。

日期:2023-04-24

投資理財

花旗279萬卡友注意!紅利兌換5/21起不能換「這商品」...比移轉星展還早3個月,官方解釋了

小花卡友注意了!花旗信用卡紅利兌換最特別的蘋果產品系列(Apple Products),花旗(台灣)銀行官網正式公告,將於5/21終止。此項公告的終止時間,早於花旗消金業務移轉給星展銀行的官方表定時間8月12日近3個月。

日期:2023-04-16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環台軍演後又貿易壁壘調查…G7外長本週會議美國擬提反制中國!各國打算怎麼做?

在北京宣布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之際,七大工業國集團 (G7)外長會議在本周登場,屆時美國可能會號召盟邦,反制中國經濟脅迫,各國外長可能也會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另外,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本周將公布第1季財報,在該車廠全球大降價的情況下,投資人勢必更加關注特斯拉的毛利率。

日期:2023-04-16

職場生活

藏酒10年1700萬租金不划算,這群人砸4千萬建酒窖還得「設計銀獎」:投資報酬再差也可拿來喝

熱鬧、喧囂的東區,有間樂富酒藏La Cave Riche就藏身其中。這酒窖是由負責人翁明正與另二位共同負責人張果軍、林超驊等幾位志同道合的金融界友人,出於對紅酒情有獨鍾,跨界進行的嘗試與挑戰。樂富酒藏去年8月才開始試營運不久,近日傳出其空間設計--采林空間拿下由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主辦的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2023年室內設計類別銀獎。樂富酒藏除了因室內設計獲得獎項肯定,翁明正也持續向專家請益並鑽研相關知識,要為自己與好友們珍貴的紅酒收藏,打造出恆溫、恆濕的酒窖,尤其要突破濕度控制上的高難度挑戰,盼能成為台灣首座獲得國際拍賣公司認證的葡萄酒酒窖。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今日最夯股》首家切入風機組裝領域的台廠!一文看懂華城如何布局綠能、電動車

隨著綠能與電動車產業需求成長,華城 (1519-TW) 多年來佈局效益也逐漸顯現,除原有的風機電力設備相關業務外,今年也與國際風機系統大廠 MHI Vestas(MVOW)攜手合作,順利切入風機組裝領域,成為首家跨入此業務的台廠。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北京為何從「戰狼」改成「魅力外交」?習近平把法國當成突破口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將在本周舉行春季會議,並將在11日發布最新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美國企業財報季也將在本周開跑,投資人將可藉此檢視矽谷銀行(SVB)倒閉引發的金融體系動盪後遺症。此外,近來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等各國政要陸續訪問中國,北京外交政策從「戰狼外交」轉變為「魅力外交」的目的何在?

日期:2023-04-09

產業時事

李強稱人口紅利未消失,外資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關注5指標,謝金河:這一點才是最大挑戰

今年中國經濟榮枯的幾個指標中國兩會閉幕,習近平順利進入第三個任期,李強也接下李克強的下一棒,李強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也提出看法,包括:實現5%的經濟增長,不輕鬆,但可乘風破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今年要進一步開放;李強特別強調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仍然強勁,還有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愈來愈好,空間愈來愈大!

日期: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