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把握黃金投藥期,降低住院、致死率 具重症風險確診者 才服用抗病毒藥物

目前有兩款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其藥物皆有各自療程、副作用及相關適應症,唯有先了解,「藥」用時才不會慌亂。

日期:2022-05-18

今選頻道

習慣閃躲別人的稱讚?放下謙虛,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你將擁有完美的人際關係

「別人一誇讚我,一旁的他就要吐槽!」明明愛意濃烈的兩個人卻能吵到厭惡彼此,我倒抽一口氣,急著想幫忙澄清,只因這誤會我太熟悉。

日期:2022-05-15

財經時事

王文淵為何今日辭工總理事長?傳有人居間穿梭「挺蔡練生」 讓王一怒之下決定走人

20220314晚間9時編按:外界傳言,王文淵是受到政府高層的壓力而請辭,但據了解,台塑高層表示,王文淵一向敢言當言,請辭絕非因政府的壓力,而是祕書長多次未經他同意以工總名義發新聞。今(14)日上午,台塑企業發布新聞稿,宣布總裁王文淵自即日起,辭去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職務,震驚工商界。

日期:2022-03-14

職場生活

震撼!王文淵突辭理事長 工總:全力慰留,會讓蔡練生「有尊嚴地離開」

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對外宣布,自即日起辭去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一職,前因是3月3日全台大停電,工總秘書長蔡練生逕自於3月6日下午發出新聞稿!對此工總回應,一切事情由理監事會做後續安排,秘書長蔡練生不便做任何回應。為了王文淵的請辭,工總今日上午緊急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共有25位理事及8位監事同意讓王文淵留任。工總監事會召集人潘俊榮受訪時證實,會議中所有成員表達希望王文淵能繼續留任之意,但也表示會尊重王文淵的最終決定。至於工總秘書長蔡練生的去留,潘俊榮表示,會給秘書長一段時間,「讓他有尊嚴的離開,而不會解任。」

日期:2022-03-14

產業時事

美議員推動正名「台灣代表處」!外交部:關注後續進展

針對美國聯邦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共同提出支持我國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法案事,外交部今天指出,感謝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長期以來不分黨派展現對台灣及強化台美關係的一致支持,將持續關注這項法案的後續立法進展。

日期:2022-02-04

職場生活

曾被宣判活不過半年,連遺照都拍好了...曲全立3D電影車走遍台灣316城鎮、繞地球6圈:傻一點,才走得遠

如果你動過一場性命交關的手術,如果你腦袋裡有11c.c.腦瘤的汁液、如果你的左耳沒有聽覺,右耳只剩下40%的聽力,你會怎麼辦?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曾經是台灣拍攝音樂錄影帶的第一人,當時KTV裡的歌幾乎都是他的作品。他也拍過《嘎嘎烏啦啦》《強棒出擊》《百戰百勝》《金曲龍虎榜》等知名節目,更是周華健、梅艷芳、高明駿、張清芳、殷正洋等人的音樂錄影帶幕後操刀者,也拍過舒淇、崔苔菁等大明星,連星雲大師都請他協助拍攝影片。就在事業風光之際,他卻被診斷出腦袋裡有一顆拳頭大的腦瘤,醫生宣判只剩不到半年的時間。奇蹟走過鬼門關,留下半聾半盲的後遺症,他對自己說︰「這是我重生的第二人生,既然我的生命是個奇蹟,那就得完成一些使命。」靠著自學,他成功研發了3D影像拍攝,於2013年以《3D台灣》紀錄片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情片同獲I3DS國際大獎。他也曾製作《美力台灣》紀錄百工技藝和台灣瀕臨消失的美景,現在則正著手以影像記錄台灣超人的故事。曲全立為了讓偏鄉孩子也能感受3D的魅力,於是載著夢想,開往台灣每一個角落。2014年至今跑了316個城鎮,超過250,000公里,相當於繞地球6圈。這些超凡的作品與計畫,每一個很難、每一項都是挑戰,他不但都做了,而且全數都是曲全立2002年開完腦瘤手術後才展開的拍攝計畫—在他失去的半邊的聽力與視力之後。「做就對了!」成為曲全立不可撼動的人生態度,立願以影像專業回饋社會。

日期:2022-01-19

財經時事

台灣不該在民主國家中繼續「吊車尾」 侯友宜:我舉雙手支持18歲公民權!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8)日於臉書發文表示,一個成熟的社會,本就該讓擁有成熟思想的青年們,參與公共事務;因此,他十分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議題、為自己發聲,也特別重視青年的公民精神與權利。他引述媒體報導數據強調,目前全球76個民主國家中,台灣是唯一把公民權定在20歲的國家,「我們不該在民主國家中繼續吊車尾,國家應該盡快地把公民權還給年輕人!因此我舉雙手支持18歲公民權。」侯友宜也表示,今年的第1天,新北市政府青年局正式成立,未來,新北市會透過青年局,建置青年發聲平台,努力讓「18歲公民權」形成社會共識,進而完成憲法修正,「讓18歲以上的青年一起參與這個國家的公共事務,由他們來告訴我們心中的想法,而不是我們以老派的邏輯去告訴他們怎樣做才對。」

日期:2022-01-18

職場生活

從小被教該怎麼成功,卻很少人教我們如何面對失敗...台灣「躺平族」湧現:我該為誰努力、為何而戰

近幾年亞洲掀起一股「躺平浪潮」,年輕世代對於人生目標茫然、不知為何而努力,寧願待在舒適圈,不買車買房、不想奮鬥、對財富累積無感,更遑論結婚生子。這股浪潮如今也吹到了台灣,面對高房價、低薪、少領退休金,許多上班族只想安穩待著,不積極的工作態度也成了職場普遍的現況。

日期:2021-10-05

產業時事

太魯閣號事故被揪六大疏失 專家批報告見樹不見林 台鐵螺絲仍沒拴緊 百年病灶如何改革?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一五○天後,運安會公布事實資料報告,台鐵也宣示「完成」多項改革,但關於落實安全管理系統、台鐵組織改造等專家一致認定的問題癥結,仍缺乏具體進展。

日期:2021-09-01

財經時事

聯準會打安慰劑!鮑威爾政策轉身「形鷹實鴿」,不願重蹈2013年退出衝擊

萬眾矚目的Jackson Hole年會上周召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強烈暗示,去年推出的資產購買計劃會在年內減碼,但他卻能將美股和美債「說得一起上揚」。

日期: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