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9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566、愛之味、劍湖山... 橫跨食品、休閒、金融百億王國 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心肌梗塞離世 享壽81歲

「我們最敬愛的陳哲芳總裁,已於110年10月31日晚間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家中安詳仙逝,享壽81歲。」耐斯集團今日下午發布這項令人遺憾的訊息。

日期:2021-11-01

產業時事

小玉「換臉A片」震驚全國!上百位名人受害 同是「Deepfake」受害者,總統蔡英文怒要修法

網紅小玉(朱玉宸)幕後操盤販售Deepfake「換臉謎片」,18日遭刑事警察局拘提,並經檢方複訊後以50萬元交保,不過卻因為小玉的財產和犯罪所得全被查扣,繳不出保釋金,讓檢調裁定降保30萬元、免羈押。不過「換臉謎片」事件,多達上百名公眾人物受害震驚全國,連總統蔡英文都是受害者,讓她不得不站上火線向網路平台業者呼籲,「應該多關心這類新型科技犯罪行為,我們都有責任阻止錯假影像傷害無辜的人。」

日期:2021-10-19

產業時事

東洋爆內線交易 董座林全「給員工的一封信」全文曝光:清白一定力挺、涉案絕對嚴懲!

台灣東洋去年爭取代理BNT疫苗破局,遭質疑有內線交易,經檢調調查發現,當東洋宣布採購BNT時,內部有員工開始買進自家股票,後來談判破局又隨即賣出持股,確有內線交易的可能。士林地方檢察署昨(15)日指揮調查局,搜索台灣東洋總部等處,並約談總經理施俊良等多名高階主管共26人。

日期:2021-10-16

產業時事

違反《國安法》美國三年刑期起跳,台灣卻「情重法輕」 共諜案屢輕判縱放 國家安全誰來守護?

一對鄭姓父子遭中國情報人員吸收一案,最高法院撤回上訴,維持緩刑。法界質疑共諜案刑期太輕,立委也籲修法具體規範犯罪樣態,同時建立國安偵辦開庭等專業化制度,才能有效杜絕共諜事件發生。

日期:2021-10-06

財經時事

勞動基金再爆弊案 投信基金經理人涉代操炒股

繼勞金局前官員游迺文爆出勞動基金弊案後,檢調又查出統一投信 2 名基金經理人任職期間涉嫌代操炒股,不法獲利合計約 8000 萬元,勞動基金再次捲入弊案,台北地檢署今 (30) 日指揮調查局兵分 15 路搜索,約談孫男、張男等 11 人說明。

日期:2021-09-30

產業時事

國家人權委員會一週年特刊-人權不斷向前

國家人權委員會歷經20年的努力、三次政黨輪替,終於在2020年8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主委、副主委、及8名委員,藉由多元的組成和不同的專業,促進人權團體與政策的溝通對話、人權教育推廣、人權議題研究、座談與研討、還有國際人權交流…..盤點過去一年的成果,形成一週年大事紀,讓民眾認識人權的普世價值要如何在台灣更加普及與落實。

日期:2021-08-31

產業時事

五星級營地背後 暗藏你不知道的「玩法賣地」 被掠奪的「原保地」 原住民土地正義實踐困境

走進新北烏來、苗栗泰安、新竹尖石、五峰等熱門旅遊區,許多為保障原住民生計,依法只能在原住民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留地」(簡稱原保地),近年以各種玩法手段轉給非原住民進行開發,據統計,全台約二十六.五萬公頃原保地中,超過一萬公頃原保地已「轉手」流失,多為溫泉、露營精華地,實際情況或恐更嚴重,原民土地正義及文化存續等問題令人憂心。

日期:2021-08-18

產業時事

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仍為台灣國防盲點

因為台電興達電廠電網故障,導致全台灣在五月份歷經連續兩次大停電。台灣基礎設施是否能抵抗中國的駭客攻擊或飛彈打擊,也因此受到關注。由於停電事故剛好碰上國內疫情惡化,因此有傳言指稱中國趁台灣處理疫情時對電網進行攻擊,來向蔡英文政府進行施壓。不過,蔡政府否認停電是由外部攻擊造成,台電也對於停電事故做出相關說明與解釋。

日期:2021-06-07

財經時事

謝金河、呂宗耀等遭詐騙群組冒用 誘騙投資人上鉤 金管會今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近期網上常有不肖人士,盜用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投資專家呂宗耀、知名分析師楊應超等知名財經人士的照片、姓名,在社群管道開設投資群組招募學員。對此,金管會今(1)日提醒,民眾如有投資管理需求,應委託合法業者辦理,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經營證券投資顧問、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將依法開罰。

日期:2021-06-01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