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中國國家主席 一張白紙抹去二十大的風光 習近平

十一月間,室外氣溫只剩下十度,凜冽的寒風中,當南京傳媒學院的女學生,在黑暗裡舉起了那張白紙,從此手不再放下,就注定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歷史上寫下一記無法抹滅的黑點。

日期:2022-12-14

2022縣市長選舉

藍綠白選民都無感…這次選舉大家都「躺平」,最後一夜誰催得出票「誰就能笑到最後」!

九合一選舉明天投票,今晚藍綠白大拚場,召喚最狂熱的粉絲。這次不少人對檯面上候選人無感、出門投票意願低,投票所恐剩對特定政黨最為死忠的選民。「投票有什麼意義?」當投票所只剩傳統地方組織最容易動員的民眾,且能左右選舉結果,各黨當然傾向切大餅綁樁、或端牛肉政策討好特定族群,與選民利益最切身相關的公共政策討論就顯得不重要,施政結果也會越來越走向極端、離大眾利益越來越遠。

日期:2022-11-25

產業時事

6500位移工命喪8座新球場,卡達「血腥世界盃」內幕:世足賽期移到冬天,對球員有多傷?

在世界盃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主辦國受到如此規模龐大的質疑,雖然卡達的人均GDP在世界上名列前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因為卡達豐富的石油資源,並不代表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

日期:2022-11-23

職場生活

網路的你與現實的你相同嗎?何必為了隱藏羞恥感,在網路上塑造高富帥、傻白甜的你?

和傑克一樣,我的訪客大衛同樣渴望一個全新而優越的身分,藉此隱藏內心的傷害。多年以前,網路聊天和BBS論壇剛盛行的時候,他開始沉迷於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

日期:2022-11-07

職場生活

「今天的我值得來球冰淇淋獎勵!」瘦不下來,都是因為你不斷合理化藉口!

別再自欺欺人了!快面對現實吧!你只能騙得了你自己。

日期:2022-11-07

產業時事

證據在這!李忠庭捐60萬給民眾黨遭質疑,高虹安競辦:捐款是自由意志…調查局立案調查中

《今周刊》編按: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遭爆料,疑任用男友李忠庭擔任立院公費助理,14個月薪水約60萬元,網友起底發現,李忠庭在2020年、2021年期間共捐款60萬元給民眾黨,外界質疑是否有「國庫通黨庫」之嫌。高虹安競選辦公室雖然強調,所有捐款「一切合法」,但法務部調查局表示,因受理檢舉有立案,交由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調查,會儘速釐清是否有不法情事。在監察院政治獻金公開查閱平台上可查出,名為「李忠庭」者在2020年12月30日、2021年6月24日分別捐款30萬元給民眾黨。李忠庭本人針對外界質疑其涉詐立院助理費及婚姻狀態做出聲明,但對「將公費轉成政治獻金」等仍隻字未提,外界認為他應該出面說清楚。

日期:2022-11-04

產業時事

「現在黑數慢慢浮現…」70歲嬤入院前篩出2條線仍撒謊,幼孫1句話戳破!醫嘆:多替別人想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原已緩步下降,如今隨著措施漸漸鬆綁,染疫人數再度回溫,光是今(10/26)日的確診數又回到4萬例以上,眼前的生活雖進一步恢復正常化,但病毒並未完全消失,有醫師透過在急診室實際發生的例子,說明今後疫情的控制將仰賴民眾的自主管理。

日期:2022-10-26

產業時事

願幫年輕人擋子彈 維護香港自由、法治至死為止 「筆桿戰士」李怡的勇氣、失敗與一生懸命

畢生追求言論自由的香港作家李怡,於十月五日病逝台北,享壽八十六歲;香港媒體人張潔平撰文悼念李怡,與讀者分享她所認識、文字之外的深情李怡。

日期:2022-10-26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產業時事

艾米尼未戴頭巾被捕後身亡掀抗議潮 美制裁伊朗宗教警察

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疑因未戴好頭巾遭宗教警察逮捕後去世,掀起大規模示威潮。美國政府指伊朗宗教警察涉嫌虐待及以暴力侵害伊朗女性及抗議人士,已列制裁名單。

日期: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