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4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全民發電不是夢

曹啟鴻有感於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難以想像的災難,為快速復育國土,也解決屏東縣民生計,在苦等不到中央政府伸出援手,也欠缺明確再生能源政策和作法下,他自力救濟想出幾個很炫的點子,讓大家知道「全民發電」並非夢事。

日期:2011-09-29

職場生活

瞄準食品業智能化痛點 金屬中心助攻數位轉型擴大商機

食安升級、人力短缺近年成為食品加工業的重要課題,建立完整產銷履歷、落實數位轉型成為產業必走之路。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要當產業智囊團,透過協助肉品加工業從設備物聯網建立加工製程履歷,再為巧克力產業研發多工序發酵設備,監控影響可可豆風味表現的關鍵發酵製程,協助農產供應商建置農產品熟成可控技術,藉由「學研雙引擎推動在地產業科技加值創新計畫」,聚焦產業實際需求,助攻智動化、智能化量能落地,讓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日期:2023-08-17

產業時事

綠金商機再進化 屏科大的循環經濟新藍海

連續五年獲選綠色大學評比台灣第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屏科大)順應全球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持續強化各學院特色,推動跨院系橫向連結及垂直整合,落實生態產業研發,攜手業界發展循環經濟,成果豐碩遍及農林漁牧各產業,與地方環境共生共榮。

日期:2019-10-17

產業時事

將「國產」與高檔畫等號 日本靠三招翻轉食肉文化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

日期:2019-05-22

產業時事

立院新龍頭揭祕 你不知道的蘇嘉全

出身屏東農村的他,可以是行為剽悍的民意代表,也可以是身段最柔軟的地方首長。他多次跌倒,卻從中領悟了順勢而為不強求的哲學,並因此獲得蔡英文的完全信任,出任折衝各方勢力的國會龍頭。

日期:2016-03-13

產業時事

能源永續∞循環共享 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8月12日以「能源永續 循環共享」為核心思想,推出了「城市創新驅動力-2019臺北願景發展論壇」,並號召了來自英、德、丹麥、荷蘭等國專家,以及國內產官學界的代表,一起在台上交鋒,以激發出更多的城市創新驅動力。

日期:2019-09-09

品味人生

從國宴看見在地食材產業

這次520國宴,將台灣食材特色發揮到極致,也呼應蔡英文總統強調扶持在地產業與在地經濟;再加上近年國人重視食安問題,安心在地食材商機可期。

日期:2016-06-02

產業時事

全球糧荒 下一個危機與商機

每年一度在華盛頓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春季年會,今年發出震驚全球的警告。這兩個組織共同發出警告,認為糧食價格無限的飆漲,將為全球帶來嚴重的後果。高糧價將帶來開發中國家的動盪不安,更可能將貧窮國家推向戰爭的邊緣。

日期:2008-04-24

職場生活

在餐盤裡 說山與海的故事

台東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原民回到家鄉,以族語幫餐廳命名,烹煮自小熟悉的食材,連產量趨少的小米也回到餐桌上發光,接續原民飲食的山河。沒受過專業餐飲課程、沒有制式菜單或複雜的烹飪技術,他們以氣味與美味當媒介,佐以情感,告訴我們關於家鄉、關於這塊土地的故事。

日期:2022-07-20

職場生活

來打掃吧!

歲末年終的除舊布新,不僅單指環境的清潔灑掃,延伸也有安撫心靈之意,因此早期手作生產的清潔工具,都帶有吉祥、趨吉避凶的寓意在裡頭。這些傳統手工製作的工具,製作者雖名不見經傳,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產出,手藝已臻工藝之巔,產品售價卻遠比進口貨合理,這回年前清掃,就選幾把職人工具當利器,一起居家大掃除!

日期: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