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9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競爭力

漏報賣屋獲利、錯報扶養 國稅局都不放過 聰明節稅大作戰 先掌握查稅三方向

「近兩年,補稅案例以房產居多,也就是不少人賣了房子,獲利卻未如實申報。隨著國稅局查核技術精進,民眾還是趁早試算,才不會因漏報、錯報而遭補稅或加罰處分。

日期:2016-04-28

投資理財

父母往生,姐弟繼承老公寓,賣房時做對一件事「免繳143萬房地合一稅」

近年常出現的房地合一稅陷阱,就屬「繼承馬上賣屋」,資深代書分享,有對姊弟父母相繼往生,沒想到才繼承老公寓,兩人就決定賣掉換電梯大樓,得繳143萬元的房地合一稅,但如今卻有了解套方法,且還能讓姐弟倆省下一筆。

日期:2021-09-11

幸福熟齡

退休金規劃12-8/急用現金,賣房、以房養老,哪個好?準備退休金應該這樣做

退休生活變數多,有可能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急需一筆醫療費用,或是為了照顧年邁父母而需要一定的照護費。想要補足退休金缺口、立刻獲得一筆可運用的資金,以房養老可行嗎?如果擁有不只一間房,直接賣屋會不會更好?

日期:2019-08-05

保險稅制

想省房產稅 舊制末班車倒數計時

奢侈稅即將退場,房地合一新制明年即將正式實施,年底前取得房產仍然可以續用房地分離舊制,新制、舊制與奢侈稅,究竟哪個影響比較大?賣屋是年底前賣好還是明年再說?如果舊制最便宜,怎樣才可以繼續適用舊制?

日期:2015-11-12

投資理財

換屋「限貸令7成」有解,簽切結書1年內賣舊屋即不受限!央行:若違約會有「3個處置」

今周刊編按:央行上月針對房市祭出新管制措施,自然人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戶限貸7成,被外界批評打到先買後賣的換屋族,央行週一(7/10)宣布解套措施,貸款户和銀行切結1年內將出售舊屋,新屋可排除7成貸款成數限制。央行表示,6月16日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成數上限7成,政策制定時已考量換屋者權益,惟實施以來,仍有部分先買後賣之換屋族,反映對其造成換屋資金壓力。為達成本次信用管制目的,並兼顧實際換屋者之資金需求,央行與多家主要銀行研商,提供協處措施。自然人名下已有1戶房貸,主張其因有實際換屋需求,擬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者,自112年6月16日起申辦之貸款案件均可適用。央行表示,協處措施適用對象經與承貸金融機構切結約定下列事項者,得不受本行規定貸款成數上限7成之限制,其中,借款人應於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撥款後1年內,將第1戶房貸擔保品出售及完成產權移轉登記,且清償債務並塗銷第1戶房貸之抵押權,以及不得以轉貸等方式規避上開事項。央行提醒,借款人違反切結事項之不利違約效果,包括立即收回貸款成數差額,追溯自撥款日起,按貸款餘額計收罰息;加收以轉貸等方式規避切結事項之違約金。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客戶大多知道第二房的房貸通常條件不會太好,的確少部分或打算換屋的人會因此受影響。他表示,央行此次針對換屋自用客釋出善意,可解讀央行心態仍是針對非自用進行成數管控,並非針對自用出手。(原文刊載於2023/7/8,更新時間為2023/7/10)

日期:2023-07-10

保險稅制

近247萬戶今年免繳房屋稅…賣屋該繳「房地合一稅」還是「財產交易所得稅」?專家:取決1關鍵

5月繳稅季,納稅人的荷包都大失血,不過,約247萬戶住宅竟然不用繳房屋稅!根據財政部2022年開徵房屋稅資料,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案件將近247萬件,年增約5.9萬件。其中,最多免稅住家縣市為新北市,約27.5萬件、年增約1.3萬戶,成長數量為全台最多。

日期:2024-05-16

投資理財

保障買賣屋權益 看屋必讀「不動產說明書」 信義房屋首推不動產說明書滿30年 獲ISO認證

消費者隨房仲看屋時,多數民眾不知道向房仲要求提供不動產說明書,也有不少消費者為省事略過不讀,信義房屋提醒,不動產說明書攸關自己權益,務必詳讀,首先必看的三大重點就是「謄本產權基本資料」、「土地使用分區」、及「特殊屋況及周邊重要環境設施」。

日期:2019-08-07

產業時事

胡志強撈過界? 去高雄接受建商陳情

四月八日周二晚上,高雄市建商公會理事長陳武聰、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的座車陸續駛進高雄市愛河旁的國賓飯店,兩人都要趕赴同一個餐敘,見面的對象正是台中市長胡志強。其中,皇苑郭敏能正是賣屋給陳水扁總統的高雄名人。

日期:2008-04-24

投資理財

房產界郭台銘 黃勇義致富傳奇 P.86

一個人一生頂多買一、二間房子,有人連一間房都買不起,但卻有人三、四年間在台北市買了三百多間房子,他是有房產界郭台銘之稱的投資大亨黃勇義。他成立賣屋網站,買賣中古屋,靠著投資房地產,黃勇義個人身價估計高達數十億元。

日期:2007-04-05

財經時事

台商搶進 上海豪宅發燒 P.96

上海隨經濟成長,消費水平提升,加上外商紛紛進駐,購買豪宅掀起一片狂熱。正因是賣方市場,建商皆有一套賣屋標準,由李志忠打造的﹁四季草堂﹂,俗氣者不賣;﹁上海紫園﹂購屋要身家審查;要看﹁檀宮﹂沒有一百萬元人民幣,連看屋的資格都沒有。

日期:200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