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綠電系列報導》供給跟不上,企業面臨掉單危機!土地珍稀、過度仰賴光電、電證合一成投資緊箍咒?

全球追求淨零碳排腳步不停歇,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廠商面對來自客戶的龐大壓力;然而,台灣綠電供給發展卻還沒跟上,也讓許多中小企業擔心面臨掉單危機。綜觀台灣綠電發展,面臨過度仰賴光電、土地資源珍稀、電證合一抑制綠電投資等關卡,想維持台灣廠商的競爭力,改變迫在眉梢。

日期:2023-05-02

產業時事

4/18購電每度買到10元?台電拿出數字澄清!王美花:「需量競價」是買保險、並非完全沒電

台電4/18啟動需量競價機制,並出價最高每度10元向民間購電,遭到多名立委質疑。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4/24)回答,此機制2015年時就有,是最高價格10元,並非每度電都到10元,需量競價機制就是用來買保險,讓備轉容量率能多一點,並非完全沒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也說明,4/18啟動需量競價,是因有部分民營機組的狀況,當天競價平均價格為每度5.2元,去年全年統計平均則為2.95元,在台塑電廠、海湖電廠26日供電回來前,台電評估毋須再啟動需量競價。

日期:2023-04-24

投資理財

揪藏鏡人立院三讀過關!防大股東默默吃貨,持股申報門檻降至5%...券商罰鍰最低門檻提高

立法院立法院院會周五(4/21)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部分條文修正案,將股東持股申報門檻降到 5%,證券相關事業最高罰鍰也將由 480 萬元拉高到 600 萬元。修法說明中指出,為讓公司股權重大異動資訊更公開透明,符合國際趨勢,同時強化證券商等機構的法令遵循,健全資本市場發展及保障投資人權益,行政院會於2022年12月22日通過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1、第178條之1、第183條條文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本次修正第43條之1條文及第183條條文,針對持股大戶,申報門檻從10%調降為5%。另外為加強對證券商、證券服務事業及證券相關機構的法令遵循,修正第178條之1條文,上述機構違反規定的罰鍰上限由現行新台幣480萬元提高為600萬元。(原文刊載於2023/4/6,更新時間為2023/4/21)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台灣成中國網攻試驗場,也會用來對付美國!美參議員提法案、授權國防部長與台灣作網路安全培訓演習

美國聯邦參眾議員周四(4/20)同步在參眾兩院提出「台灣網路安全韌性法案」,將要求美國國防部擴大與台灣的網路安全合作,以協助台灣因應來自中國的網路威脅。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紐約時報》為何台灣能製造最先進晶片,中國辦不到?「世界是平的」作者親訪竹科,挖出台積電成功秘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月增2千個詐騙網頁,6成和投資相關!金管會揭Meta、Google下架數

網路詐騙橫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周三(4/19)揭露從4/10至4/17的統計資料,金管會等單位向數位平台提報95件詐騙廣告,其中包含Meta(Facebook母公司)88件、Google 7件,而Meta下架39件,Google的7件則都沒下架。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週四(4/20)表示,Google沒有下架,並不是不理會,而是通報格式未符合Google規定,因為Google和Meta廣告下架審核機制不同,Google要求由政府通報,因此證券周邊單位蒐集Google上投資詐騙廣告後,會轉交由金管會通報,且Google要求必須提供通報的廣告點擊字串,才能辨識下架。張子敏進一步說明,7件Google上的投資詐騙廣告,金管會審查後發現證券周邊單位提供內容不符填報要件,因而退回要求填寫完整資料,4/19再提供通報件給Google,因此截至4/17 Google未有正式下架數,通報後會列入下次詐騙廣告下架統計數字。法務部次長林錦村透露,根據統計,從檢察機關已分案的案件數來看,全國每年詐欺案件件數約有7萬至8萬件,較易受害的是比較不容易接收到社會資訊的族群,包括長者與弱勢族群等,因此會從修法(打詐三法)、執法與預防三方面遏止。

日期:2023-04-20

產業時事

從四大要件認定到調查小組公信力 都該補破網 師長霸凌成案率僅六% 如何揪出黑數?

一名高中生之死,引爆群眾怒火,也讓師長對學生的新霸凌形態受到關注,當學校裡可靠的「大人」,成了群體霸凌的加害者,學生如何求援自保?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康軒課本出現「土豆」惹議!教育部辭典這樣寫...中國用語被指認知戰,台大教授:難道是文化侵略?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一事,引起質疑是認知作戰。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立委質詢時被問到:「土豆是指什麼?」潘文忠回答,「我們的土豆是指花生」;立委質疑國中生物課本,把馬鈴薯稱為「土豆」,更表明「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康軒文教事業也發聲明稿澄清,表示編寫目的是在於「提示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個事物」,也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針對土豆一詞的釋義也包括馬鈴薯。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北市年輕人失業率5度居六都之冠...勞動局分析「書讀很多但薪水低」,學者拋解方:不如回中南部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近三年的上下半年失業率,台北市在「廿五至廿九歲」年齡層五度登上六都最高,創下紀錄,民進黨議員林延鳳質疑與最年輕六都市長蔣萬安「重視青年」、「準備成立青年局」宣示成諷刺對比。北市勞動局表示,政府過度高教投資導致年輕人書讀很多但薪水低、加薪機會少,且疫情導致工作不穩定,讓年輕人很挫折,每個工作都待不久。專家學者建議,北漂求職者如長期碰壁,不如回中南部試試。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缺藥困境》短缺藥再增百餘種 基層藥局買不到 連替代藥也缺!30年最大藥荒三對策

今年初爆發的缺藥問題,至今仍未終結,近一個月內通報短缺的藥品再增上百種。未來如何「對症下藥」,增加國內藥品供應韌性,聽聽專家和學者怎麼說。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