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31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曾為20倍的薪水心動考慮去巴基斯坦...「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大學恩師的一句訓誡,推動了我創業之路

自京瓷創立至第二電電(今KDDI)成立,再到2010年協助日航自破產中重生,稻盛和夫這位當代的卓越企業家從心出發,堅持以創新與熱情,走在「敬天愛人」的正道上,為台日眾多企業樹立典範。

日期:2024-03-21

產業時事

曾被質疑「小公司做一做就倒」,如今唐鳳也變它客戶!叡揚2大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創新高

叡揚資訊2023年合併營收15.9億元、年增11.39%,稅後淨利1.99億元,年增15.38%,改寫歷史新高。董事長張培鏞週三(3/20)表示看好生成式AI、雲端和碳盤查系統成長,今年整體營運有信心超越去年,剛起步的碳盤查業務營收占比也有望突破兩位數,客戶增加至百家以上。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千金股聯發科出手了!搶進輝達GTC 一口氣發表4款車用AI晶片組 原來重頭戲就在2025年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在台北時間周二(19日)凌晨於加州聖荷西登場的輝達GTC(人工智慧開發者大會),一口氣發表四款結合人工智慧(AI)的車用晶片組,明確展示進軍車用晶片市場的決心。這也是繼2023年5月,輝達 (NVIDIA) 合作,為軟體定義汽車提供完整的智慧座艙方案後,聯發科首次公開合作成果。AI與車用是近幾年聯發科的重要發展方向,而與「AI軍火商」輝達合作恰好同時結合了這兩塊。根據聯發科先前規畫,雙方合作本來就是從智慧座艙開始,並預定2025年推出正式產品。

日期:2024-03-19

職場生活

大學畢業生當保全月薪3萬...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學校不會教你的致富真相:賺錢方式分2種

第43封信: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阮頂天同學:龍哥好。我覺得就算上了大學、考了研也沒有獲得實在的賺錢能力,讀書給人一種啃老迴避社會的感覺。我們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呢?

日期:2024-03-19

投資理財

0050、0056連結基金⋯手續費、信託管理費通通0元!將來銀行開賣基金,千元就能投資⋯快閃優惠一次看

純網銀首家!將來商業銀行NEXT BANK週一(3/18)宣布開辦基金銷售業務,不僅最低只要1千元就能投資,還推出震驚市場的申購手續費、信託管理費通通0元的超殺優惠,更獨創「禮物卡」功能,作為啟動親友開啟投資「理財金」的趣味互動。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持續淨零減碳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政府與企業攜手前行 共創淨零新經濟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政府面對此一重要課題,除了不斷推出整合性方案,更必須與產業並肩前行,協助產業取得所需技術、資金與資源,才能共同創造以綠色成長為驅動力的淨零新經濟。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一心撲在工作賺錢,40歲才驚覺自己從沒好好陪過家人...別等老後才懂:「偏科」的人生大多不會太幸福

我把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劃分成了5大類,稱之為幸福人生的五大支柱:工作事業、婚姻家庭、個人財富、生活健康、學習成長。如果你想規劃自己未來的目標,做相應的時間管理,就可以從這五個方面考慮。

日期:2024-03-13

投資理財

台積電明明股價創新高 為何還有老鳥股民說「一毛沒賺到」?想要大賺小賠 可以從這四招做起

農曆年後,由台積電(2330)領頭上攻,市場交投氣氛熱絡,加權指數屢創新高。3/5(二)台積電盤中最高飆漲至738元再創歷史新高價,加權指數收於19386點,站穩萬九大關;個股方面,各擁題材,百家爭妍,輪相綻放。在市場一片欣榮的氛圍裡,你是否賺得盆滿缽滿,笑得合不攏嘴?還是看著他人開心數鈔票,獨自黯然神傷呢?

日期:2024-03-07

產業時事

不能遠距投票被國際稱「老派」 政院推公投移轉投票 藍白喊通訊、電子投票 資安專家不買單

新國會新生態,藍白陣營力拚推動不在籍投票,喊出開放海外通訊投票、電子投票;但在專家學者眼中,選舉不僅考量方便而已,對民主和信任度及投票風險管控才是關鍵。

日期:2024-03-06

今選頻道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