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6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僑委會僑生人才大聯盟 盼各界響應共同留用優秀人才

為擴大僑生生源,鼓勵僑生留臺發展,僑委會推動成立「僑生人才大聯盟」,並特別於7月19日舉辦記者會,加深各界對政策上的認識與參與,並加強產官學間交流合作,強化僑生聯繫動能,藉由多元角度發展攬才、育才、留才方案,鏈結海內外團體力量共同推動僑生政策。

日期:2022-07-21

產業時事

經濟部部長讚許工研院淨零科技成果 成為產業升級轉型動力 助臺灣邁向永續新未來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以及後疫情時代為人類生活與產業所帶來的轉變,工研院今(5)日舉辦的49周年院慶,運用多元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方式,成功突破疫情與地域限制,讓北中南同仁空中同樂,展現工研院創新思維、敏捷管理、開放溝通的企業文化DNA。並頒發「創業競賽獎」、「2030跨域議題海選獎」、「資深正級人員」等獎項,鼓勵敏捷創新思維的同仁持續精進;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工研院以供給、需求、製造與環境四面向,展出前瞻性的淨零技術,鼓勵同仁跨域合作。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特別線上參與,讚許工研院的科技創新能量,是臺灣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尤其在淨零技術上已有多項成果落實於業界,經濟部將持續支持工研院投入創新技術研發,攜手幫助臺灣朝淨零永續目標邁進。

日期:2022-07-08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新南向推動2.0開跑,4專家見解!林佳龍:台灣不能只做線性分工的隱形冠軍

台灣自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已有不少成果,但國際的政經局勢不斷變動,在疫情、通膨、戰爭等挑戰中,台灣在新南向的前景上,能有何種機會?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智慧農工 還綠大地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嚴重衝擊看天吃飯的農業,農村人口老化,無力負荷繁重農務,農業困境怎解?臺灣以科技外溢優勢,跨域整合、農工合作,做守護環境、還綠大地的淨零先鋒!

日期:2022-06-16

產業時事

群創3度啟動庫藏股、減資9.5%加股利每股發2元現金,股東買單嗎?今天股價這樣走

台股再失守萬六,今(5/12)開低,盤中大跌逾百點,在一片綠油油的股海中,群創(3481)以每股9.6~22.98元價格買回5萬張庫藏股,早盤以13.6元開高、成交量逾5.6萬張僅次於華新(1605),居個股成交量亞軍,截至盤中一度來到13.95元、漲幅逾3%,終場收在13.70元,上漲0.3元。而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週三(5/11)董事會通過擬辦理現金減資,預計減資 9.5%,每股退還股東約 0.95 元,同時也通過去年盈餘配發,每股擬配發 1.05 元現金股利,合計股東每股將可拿回 2 元現金。

日期:2022-05-12

產業時事

讓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 僑委會《部長講堂》邀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暢談族群主流化

臺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大戲「茶金」,播出後佳評如潮,劇中透過臺灣茶撐起經濟半邊天的輝煌時代,以客語穿插、帶入浪漫臺三線的歷史場景,掀起客家文化敘事新浪潮,甚至讓更多人對客家文化產生關注,客委會作為這部時代劇的幕後推手,功不可沒。究竟臺灣客家發展與海外客家交流現況為何?僑委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直播單元,特別邀請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深入剖析。

日期:2022-03-30

未來,一直在進步

電動車、航太、國防新價值鏈成形 高端「熱塑」新商機崛起  拉起自主產業供應鏈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航空旅遊業停擺、電動車迅速取代燃油車、台灣綠能離岸風電黃金10年啟航、民生與戰備產業在通貨膨脹與國安前提下都必須強化最高量能,這些看似沒有直接關係的趨勢,同樣對應到「熱塑」新商機的崛起,幸運的是:台灣已經有能耐構築。

日期:2022-03-22

產業時事

歡迎來到下一站:元宇宙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從1993年的《超級戰警》、1999年的《駭客任務》,到2018年的《一級玩家》,我們從網路萌芽期即揣想的虛擬世界,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已逐步實現。這必然是一場人類的全新冒險,而我們是否已邁向新的未知而一去不回頭?科技又將如何型塑這個美麗新世界?

日期:2022-03-17

職場生活

成為世界相信的力量:慶祝國立成功大學創校90週年

2021年10月22日,蔡英文總統親自蒞臨國立成功大學,參加第一家老人醫院動土典禮及第一間半導體學院揭牌儀式,明確宣示由成大啟動這兩項全國第一的標竿計畫,這同時呈顯出這所大學自創校以來,無時無刻不以回應時代脈動自我惕勵。

日期:2021-11-26

產業時事

2021台灣創博會 研發能量大噴發 科技趨勢全掌握

展覽形式有別以往的「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年首創採實體與線上雙軌並進,跨越地域疆界與時差藩籬,與世界做零距離的互動與交流,向國際展現臺灣潛力無限的創新能量。

日期: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