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5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禁抖音、拒絕寧德時代 連成衣布料都要脫鉤 間諜氣球 炸出美國反中情緒新高度

間諜氣球造成美國民眾反中情緒沸騰,反中更是劇烈鬥爭的兩黨最大共識,美國國會發起禁抖音、拒絕寧德時代的政治大戲即將登場。

日期:2023-02-22

產業時事

俄烏戰爭一週年/看起來像「一戰」的消耗戰,其實已展現新戰爭雛型…可能改變這場戰爭的3種兵器

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將滿一週年。除了俄羅斯大反攻的討論之外,數個月來幾乎冰封的戰爭前線、空軍與網軍的普遍缺席、陸軍大炮的重要地位,也引來不少評論將俄烏戰爭模式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前線的戰壕對壘、俄羅斯部份新兵的疑似人海戰術、雙方的慘烈傷亡,也大大加深了「這是一場核武時代的一戰」的印象。然而,不同新舊兵器在戰場上的聯合應用,卻顯示出在舊時代的表象之下,一個戰爭的新時代正在浮現。

日期:2023-02-20

產業時事

受夠間諜氣球!布林肯會晤王毅直嗆「不准再發生」…警告中國提供物資給普丁「後果會很嚴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18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這是美中高層官員自中國偵察氣球事件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 表示,布林肯告訴王毅,氣球進入美國領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絕不能再發生」。布林肯並警告王毅,中國協助俄羅斯躲避與其入侵烏克蘭有關的制裁,或提供物資支援俄國總統普丁的軍隊,將有嚴重後果。

日期:2023-02-19

產業時事

陽明山上的地震儀 連北韓地下核爆都能抓到!為何美國軍方透過政府科學機構 1963年來台裝地震儀?

上周一(2/6)土耳其兩次強震,再度引起世人對於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對地震災害的痛苦記憶,以及對地震測報技術的好奇。其實,地震學與網際網路(internet)等部分民用技術一樣,當初若非脫胎於美國的前瞻軍事技術,就是與軍方需求有莫大關聯。原本地震學在1960年代前,幾乎是一灘死水,沒想到在冷戰初期,美國政府需要發展監測蘇聯地下核子試爆的需要,透過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ARPA),投入大筆經費發展地震學。這使地震學一躍成為1960年代受惠官方需求的科學領域,發展一日千里,不僅促成了1968年劃時代的板塊構造理論問世,也直接或間接帶動了全球許多國家的在地地震學研究或地震測報網建立。其中一個受惠國家,就是台灣,地點就在台北陽明山的鞍部氣象站。

日期:2023-02-14

產業時事

用飛彈打中國氣球,美國太小題大作?事情沒想像簡單 關於間諜氣球5QA告訴你:為何中國不用衛星

中國偵查用高空氣球挑起美國敏感神經,美方2/4以飛彈擊落後,隨即展開殘骸回收行動並從中得取許多數據資料,總統拜登大讚軍方行動成功,卻也因此惹火中國,怒批美國發射飛彈「反應過度」。此舉也讓外界好奇,為何美國要「小題大作」的用飛彈射氣球?又為何明明有衛星,中國卻要使用「間諜氣球」?

日期:2023-02-06

產業時事

又有間諜氣球!布林肯訪北京喊卡...中國稱「民用」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動機為何?專家解答了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防官員近日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追蹤一個飛進領空的間諜氣球,並說它來自中國;也因為其飛行路徑越過「數個敏感地點」,包含美軍位於蒙大拿州的地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所在地,讓美國政府高度關心此事。CNN最新報導,週六(2/4)又有另一個中國間諜氣球正飛越拉丁美洲,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Patrick Ryder)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氣球在拉丁美洲上空的確切位置,不過另名美國官員指出,這顆氣球現階段並未飛往美國。週五(2/3)賴德說明,發現第一顆氣球飄過美國北部上空之際,美國政府就一直追蹤;由於高層官員擔心,若擊落這氣球,殘骸可能對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建議美國總統拜登,不要將它擊落。賴德同時說明在過去幾年,已有類似的氣球活動,同時表示美國政府已採取措施以確保它無法收集敏感資訊。CNN報導,美國已透過多種管道和中國官員「接觸」,並傳達此事的嚴重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原訂美國時間4日出訪中國,然而卻傳出中國高空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國防部質疑該氣球是為蒐集敏感情資所用,於是決定推遲布林肯的訪中行程,待情勢適宜再安排出訪。(原文刊載於2023/02/03,更新時間為2023/02/04)

日期:2023-02-04

產業時事

封鎖陣營成立!美拉攏日、荷限制中國晶片,真能有效制裁?SEMI曝可能結局

美國積極拉攏日本與荷蘭加入對中國的晶片封鎖陣營,各種動態顯示三方已達成協議,但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指出,若日荷管控不如美國,相關措施恐無效。外界猜測美國兩大盟國的限制力度可能不如預期。

日期:2023-02-03

職場生活

美軍請他研究蘇聯生化武器 日本找他調查沙林毒氣!連國軍也諮詢他意見 這位92歲台灣爺爺究竟是誰?

現年92歲的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榮譽教授杜祖健,半個世紀以來以國際毒物專家的身分揚名於外,在國內則是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三子較為人知。從1962年開始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執教,至1998年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退休,杜祖健的學術生涯從生物化學、毒物學,橫跨至一部分的物理學。但或許更重要的是,從越戰期間他為美國海軍研究東南亞的海蛇開始,結合了父親杜聰明親手給他的蛇毒標本,杜祖健意外開啟了國際毒物專家的生涯,而且一直持續到今天。不僅美國陸海空三軍為了各自對生化武器的憂慮及應變,找他研究不同領域的毒素,日本警方也請他研究奧姆真理教的沙林毒氣攻擊,連我國國軍許多單位都多次請他回台演講。這就令人好奇,大家口中的杜教授Anthony Tu,到底是何方神聖?

日期:2023-02-01

產業時事

「一旦征服台灣,就可以封殺日本經濟!」前白宮高官:共軍文件都白紙黑字寫出來了 各國力挺台灣其來有自

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愈來愈高,不僅美國國會參眾議員及智庫來訪絡繹於途,歐洲各國國會議員訪台也是一團接一團,日本自民黨的訪團更是沒有停過。旅法台灣律師詹文睿(Nicolas Chan)應邀參加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法國總統府舉辦的「農曆新年晚會」,他說「聽到台灣、聽到律師,馬克宏總統眼睛一亮」,緊握他原本要放開的手,和他說「太棒了,詹律師,請把電動車和半導體帶來法國」。台灣明明當國際孤兒很久了,為何現在國際社會對寶島重視度持續升溫?過年前訪台的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指出,因為各國愈來愈認識到,如果中國武力犯台,不只影響台灣海峽穩定、破壞台灣安全,更影響到日本等東亞國家的安全,最終影響到全世界。換句話說,各國無法坐視台海情勢改變,對台灣關心度更高,也使台灣在國際上友人愈來愈多。

日期:2023-02-01

產業時事

防範中國入侵,澳洲將砸210億購買智慧水雷「面對軍事挑釁要及早準備」

中國軍事擴張的威脅並非只在台灣海峽,2022 年澳洲與中國已經發生至少兩次軍事衝突,為此澳洲國防部希望儘快購置新武器「智慧型水雷」,做為防範中國入侵的準備。

日期: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