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到魚池鄉工作後,苦的幾次都想『落跑』回彰化去...」她經手的新生兒至少2萬人!魚池鄉之母的奉獻一生

王林添汝女士在1914年5月6日出生於彰化,家裡兄長們在日治時代都受過高等教育,可說一家都是當時台灣社會的菁英分子。王林添汝女士在彰化高等女子學畢業就考上「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助產科」,也就是現在「台灣大學」的前身。畢業後,她前往日本進修護理一年,學業完成後,回台灣獲得正式的助產士執照。

日期:2023-03-13

投資理財

她趁股災多存44張第一金,40幾歲提早退休,年領160萬股息卻說:再來一次不存金融股,狂買這檔ETF

最近很多檔高股息ETF表現都比孫太的核心持股(00878)還要好,有些也是孫太自己的衛星持股,因此就有粉絲詢問:「孫太,既然這些ETF這麼好,你不會想轉換嗎?」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曾極度貼近權力核心 沈棟解讀習帝國未來 最懂紅色血脈的他:沒人會再信習近平的甜言蜜語

二○二一年九月,《紅色賭盤》(Red Roulette)一書的英文版正式出版,作者沈棟也立刻火了起來。這本書,獲得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選為年度最佳圖書;至於沈棟本人,單單是在當年九月間,也就陸續收到了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專訪邀約,其中,CNN在報導時用了這樣一句標題:「這是一本中國不希望人們閱讀的書」。為什麼?原因之一是沈棟曾極度貼近中共政商權力核心,某種程度,也因此獲得巨富。另一原因,則是他勇敢卻也客觀地透過這本回憶錄,揭露了旁人無法近觀的中共本質。以下,我們特邀與沈棟熟識的知名兩岸觀察家范疇撰文,介紹沈棟其人其事,也透過與沈棟的直面專訪,解讀兩會之後、「習帝國」的未來走向。

日期:2023-03-08

投資理財

「15億頭獎毀了我的家」彩券得主家暴外遇鬧離婚,不出10年橫死街頭...一個「橫財變橫禍」真實故事

編按:過去25年,曺律師在法庭內外見過各式各樣的人──有脫出挫折的泥淖、帥氣地東山再起的人;有因為自負而從成功的頂端墜落、傾家蕩產的人;有惡意利用他人信任的人;有為了守護家人而不顧自身安危的人……他旁觀著各種人生,時而笑、時而哭、時而憤怒、時而感動,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們為了什麼而活?」「該與家人、同事、鄰居維繫怎樣的關係?」「該上哪兒找尋解決矛盾的方法?」「幸運的人生是什麼模樣?」本書包含曺律師執業生涯中的所見所聞和經歷,講述了比電視劇更戲劇性的人生故事,每一篇都是「生命與態度」的人生智慧,讓我們能省思過往的人際關係,明白未來想活在怎樣的關係中。

日期:2023-03-07

職場生活

敢於挑戰權威 公文常「加碼」滿滿意見 職場38年無懼說真話 廖惠貞從中油禮賓小妹變天然氣女王

老闆的權威當前,你敢大聲說出不同意見嗎?廖惠貞,就是這樣一個「敢講」的人。

日期:2023-03-01

產業時事

下單晚一天價差30萬!特斯拉的世紀豪賭:為何馬斯克寧被老車主痛罵,也要祭出降價這顆「血滴子」?

如果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從風險的高崖縱身一躍,你願意嗎?今年初,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用一場不惜得罪全球「特粉」的降價行動,為自家公司槓桿了9兆新台幣的市值,他的狂人之舉,背後的盤算是什麼?他真的能贏家全拿嗎?

日期:2023-02-22

產業時事

創辦人離世 矽智財公司董娘、老將挺過震撼教育 難搞客戶成試金石 M31營收創新高

矽智財族群被一些投資機構評價為今年仍有望成長的產業,其中M31表現相當亮眼。不過,這家公司兩年前才經歷董事長過世、高階主管相繼離職,它如何克服困境,寫下營運新高?

日期:2023-02-01

產業時事

沒有大使頭銜、不能住官邸⋯紐時評蕭美琴:華府最有影響力「大使」之一,幾乎天天與美高官通話

紐約時報報導,中華民國駐美代蕭美琴是華府最有影響力的外國大使之一,但她沒有大使頭銜,也不能住進過去的大使官邸雙橡園,連掛國旗都會成為外交事件。

日期:2023-01-22

產業時事

若水國際 成功培訓近四百位AI標註師 跨過二十九次失敗 身障大軍挺進科技業

鈺樺是一個需要輪椅代步的身障者,大學畢業後,她想找份文書工作,但她每次去面試,不是被拒於門外,不然就是發現應試的公司沒有無障礙空間,她連從辦公桌移動到廁所都沒辦法,根本無法讓她工作。在台灣,像鈺樺一樣的身障者,就業率不到常人的一半,即便參與職業訓練,等待期還比一般人長至少五倍。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子女付費,送餐長輩」3年把營業額翻10倍!這款「老人版Uber Eat」是如何做到連富胖達都來結盟?

老人送餐,只有慈善團體能做嗎?成立迄今3年的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用它堪稱「老人版Uber Eat」的軟體,證明科技不僅能填補送餐的社會痛點,更能成為一門自給自足、不靠捐獻的生意。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