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9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今年來台觀光有望達標六百萬人次 卻仍為亞洲後段班 中客雪崩、日客少六成 台灣觀光亮紅燈

台灣邊境解封滿一年,據日本民間機構調查,截自二三年八月的訪台日客,較一九年同期銳減逾六成;而據觀光署統計,中客訪台人次更從榜首跌至第十名。這場全球觀光搶客大戰,台灣為何失去競爭力?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修船卻變「火燒連環船」…船主怒告電焊工、包商還請求國賠!法院判1.4億天價賠償金理由曝光

屏東東港鹽埔漁港2020年6月傳出嚴重火燒船事故,許姓父子所屬「海豐22號」漁船當時於港內進行電焊修復作業,不料濺出的火星卻意外引發大火,鄰近3艘漁船慘遭焚毀。3名船主不滿無辜遭牽連,聯合對許姓父子、電焊工陳男、包商蔡男及漁港相關單位提告求償。屏東地院審酌,認為本案不符國賠要件,但許姓父子、電焊工及包商應連帶賠償3名船主共1億4450萬餘元。可上訴。

日期:2023-10-25

投資理財

外溢效應〉都更、 資產活化、 捷運TOD…翻轉中山北路 「台灣路王」持續轉型再進化

如果說,台北市在近十年有所謂的東區門戶計畫、西區國門軸線翻轉等兩大建設亮點,那麼從來不寂寞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中軸線──持續轉型、再生的中山北路。隨著各界高度關注北士科火熱開發的外溢效應,中山北路一路走來的資產開發亮點,精采程度也絕對值得聚焦關注。

日期:2023-10-25

職場生活

NGS日韓納入給付 專家會議討論資源分配 次世代定序納健保 治肺腺癌效益最高

癌症治療已走入精準醫療,依據不同基因變異給予合適藥物,讓病人得到最佳治療。次世代定序是否適用所有癌症,健保署又該如何合理分配資源?

日期:2023-10-25

產業時事

揭開哈瑪斯軍事外的算計!以色列一步步深陷「鏡像思維」謬誤,最終會失去什麼?

2014年10月7日前的中東,原本彌漫一陣和解共生的空氣,以色列從與沙國離建交只差幾步;伊朗和宿敵沙烏地阿拉伯在中國斡旋下復交;巴勒基坦自治政府和急進派哈瑪斯的領導人也陸續訪問沙國。

日期:2023-10-24

產業時事

5千個台塑人搬內湖,3幹道塞爆、3千多人搭公車擠不上去…照片曝人龍超長,遲到請假可放寬!

台塑集團(1301)敦北總部大樓啟動都更案,將總部搬遷到內湖區南京東路六段「台北企業總部園區」。台塑公告各棟、各樓層主要公司配置,其中台塑與南亞在A1棟、台化與台塑石化在A2棟、總管理處、河靜鋼鐵在A5棟,至於一向以神秘著稱的招待所則在2樓。台塑公告週五(10/20)起全體員工都改在內湖辦公,但由於內湖本身交通就容易打結,議員質詢交通局是否有相關交通規劃,同時指出當地居民已反映最近交通變得擁擠;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上午到場實地勘察,表示會和業者、里長討論如何增加公車車數。交通大隊則派交警監控路況。北市交通局原先說據台塑提供的資料,進駐的5000人中,約有869人搭公車,數字遭議員質疑失真;對此,台塑回應,交通局數據有誤,有需要搭乘人數為3821人,目前已加派接駁車每日往返松山車站,可疏運480人將持續加開。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台塑總部遷至內湖一事市府都有在掌握相關訊息,針對民眾擔心加重內湖交通壓力,他也說在都審階段都有要求台塑要有接駁車,同時北市公車,南京幹線也會加開班次,提高密集度。

日期:2023-10-20

職場生活

歐洲鐵路之旅規劃更簡單!KKday、歐鐵Rail Europe合推33國全歐火車通行證,限時優惠曝光

國人到歐洲旅行,尤其是自由行,特別喜歡搭火車。歐洲鐵路公司表示,旅人將鐵路當成交通工具有10個理由:輕鬆便捷、自由出行、節省旅費、綠色環保、輕鬆遊覽、旅行潮流、過夜火車、不走尋常路、感受當地風情,以及隨時出發。疫情後,全球旅遊大噴發,歐洲鐵路也受惠於報復性旅遊熱潮,今年歐鐵於全球市場業務恢復率已達74%,歐洲市場為80%、北美90%、拉丁美洲與亞洲市場為70%,全世界最愛搭火車旅遊的就是台灣人,市場恢復率則達125%。旅遊電商平台KKday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歐洲旅遊商品業績較2019年同期成長3成,看好2024年歐洲旅遊市場持續擴張,與歐洲鐵路公司 Rail Europe簽訂MOU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深化合作、攜手打造永續鐵道旅遊。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創新板申請今年衝15家!證交所董座林修銘:要找到台股下一個護國神山

「創新板」(TIB)是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以來最想要兌現的「政見」,隨著疫情趨緩,9月甫率團到美國參訪投資機構回台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將持續透過創新版孕育臺灣新經濟產業,與台灣證交所(TWSE)一起打造成為國際品牌,攜手打「國際盃」。

日期:2023-10-19

產業時事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