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1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3
職場生活

國民法官明年上路!出庭能請什麼假、會扣薪嗎...勞工一定要知道的3個問題

「老闆說明年(2023年)起被選上國民法官的,要請自己的特休假去開庭,那我可以拒絕當國民法官嗎?」

日期:2022-08-22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匯報/151死、剩「3縣市」確診破5千 30歲女「乳癌移轉、未打疫苗」確診7日後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40,39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293例本土個案及10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0293例本土個案及10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1例死亡。國內疫情持續降溫,目前僅剩3縣市確診病例數超過5000千。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的死亡個案中,一名30多歲、患有乳癌病移轉病史的女性,本身未接種任何一劑疫苗,在確診7日後不幸離世。例死亡。

日期:2022-06-25

職場生活

陳文茜罹肺腺癌3年,嘆「活不好死不了」,曾哭到快斷氣…見陽台一幕心境轉變:不想當活著的黑洞

64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罹患肺腺癌,手術後各種怪病不斷發生,日前曾透露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去頂樓,非常想解脫。陳文茜6/23再度於臉書有感而發表示,病還是沒好,量出血氧濃度91、心跳96,「活不好,死不了」,但心態已轉變、正面看待,「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陳文茜表示,一年也快過了一半,持久數年愈來愈重的病,彷彿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會稱它為朋友,因為它使你疼痛、虛弱、喘息⋯⋯不能走遠,但至少它不是敵人。」現在已漸漸習慣了它,好像習慣一個不怎麼令人喜歡的室友,日子共處來去之間,也不必太在意,偶爾要假裝視而不見,就像如何對付這個世界有些逃不開的討厭鬼。「但不只是這樣,我還得更開心一些。」陳文茜說,走到上次差點哭出來快要斷氣的四樓玫瑰花陽台,伸展一下芭蕾基本動作,再抬頭看,「哇,這麼多的星辰,掛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當下她便明白,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我還好好活著,我的肩上是巨大的宇宙,向著遠方大山河流,我沒有動。我讓風說話。」陳文茜感嘆,許多人一旦變成重大疾病患者,便自然地把快樂往外推,好似這兩件事情是對立的。恰恰相反,正因爲她的生命可能比別人短,或者至少比別人辛苦,「我們更要努力不懈的把快樂老老實實地拉坐在身邊。」陳文茜自從罹癌後,各種怪病不停發生,「全身滾燙、頭痛欲裂、心跳132,血壓180⋯⋯血尿,血氧濃度不足85。」陳文茜日前說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到頂樓、非常想解脫。「我尖叫,告訴助理:我想走了,求你們照顧我的孩子們,我活得太累了。助理一直鼓勵我,深呼吸,血氧濃度上來了,86、87⋯⋯,這時我的意識才比較清醒,請她幫忙把藥物給我⋯⋯」。陳文茜說一個小時後,血氧濃度終於回到89,血壓降低至130,全身發熱狀況也改善、頭沒有那麼疼痛。「之後,我告訴自己,人太渺小⋯⋯從此每一個不過度疼痛的日子,對我都是恩典。」她雖然怪病纏身,但也開玩笑說自己應該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人瑞」。「人病了,不要掉入自憐自愛,給別人一點溫柔,你可以帶回一屋子的幸福。」(原文刊載於2021/3/16,更新時間為2022/6/24)

日期:2022-06-24

保險稅制

「壽險是給老婆當嫁妝,失能險才是自己用」一場意外足以傾家蕩產...不想拖累家人,保險怎麼買?

想做好買保險的決策,大原則有哪些?專業人士應該優先考慮的保障基礎是什麼?有限預算下買保險,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2-06-22

保險稅制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小孫女出生後,媳婦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引發股素人的研究興趣。「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替0歲嬰兒買保險,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股素人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日期:2022-06-13

產業時事

癥結探討》不賠錢?不會挑?怕被騙! 勞團三疑慮 制度面如何化解?

勞動部長一句「可討論」,讓不少關注勞退自選投資議題的學者再度翻出舊資料。因為,勞團目前對於勞退自選的許多疑慮,他們已經研究許久,也備妥了制度面的建議解方。

日期:2022-06-08

投資理財

收入不高如何在退休前多攢1千萬?40歲開始每月6000元買這2檔ETF,翻身不用搏、養老靠自己

這些年來我常發現,真正需要做投資的,並不是那些高收入族群。如果一個家庭年收入超過300萬,每年存下150萬,那累積30年也是很可觀的一筆資金。就算投資在非常保守的金融商品,我相信除了退休不虞匱乏,應該也能留下一筆財富給小孩。這個族群反而應該減少投資,越不試誤,越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真正需要作投資的族群,是收入不高,卻又覺得投資太慢,想要直接拚一把搏翻身的族群。

日期:2022-06-06

投資理財

30年後退休每月4萬的消費力,從每年50萬飆到121萬!4例子看懂:通膨低利如何影響理財?

過去我們聊過為什麼一定要理財,主要原因就是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與低利率會讓我們存在銀行的錢貶值,現在可以買到一個排骨便當的錢,忍耐存了30年以後卻只能買到滷肉飯,那為何不現在就花掉呢?

日期:2022-05-13

產業時事

新法規釋放商機長聖挾先行者優勢、轉虧為盈 醫師創業家練功6年拚上細胞治療龍頭

國內細胞治療市場今年可望通過新法規,加速發展。然在此之前,長聖國際生技在有限的市場裡,已經拚出虧轉盈的成績。醫師出身的長聖董座劉銖淇,是如何找出致勝優勢?

日期:2022-04-27

品味人生

從明治活到令和…日本最長壽人瑞辭世「享嵩壽119歲」…曾提3長壽秘訣:這種甜點最愛吃

日媒報導,被世界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高齡的日本阿嬤田中加子,已在本月19日辭世,享嵩壽119歲,她生前曾透露自己長壽的三大秘訣是好奇心、努力、下黑白棋。

日期: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