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5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8
產業時事

「蔡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紐約時報:贏得可靠對話者的地位,北京排擠她是弄巧成拙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06

投資理財

國際趨勢》歐盟新規掀連鎖效應 驅動基金公司向深綠看齊 高純度ESG基金慘遭大賣背後 是「影響力投資」發威

一檔由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龍頭貝萊德(BlackRock)所發行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竟然會在短短一日之內,被投資人巨量贖回超過總規模的兩成?這個比電影情節還要誇張的劇情,真真切切發生在今年三月二十二日;而故事背後、觸發投資人無情贖回的關鍵原因之一,被認為與「影響力投資」的趨勢有著密切關聯。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中共二當家給他靠、馬雲3年半後重返中國,掀開阿里的機會與命運!中國想釋放什麼訊號?

海外「雲遊」一年餘,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高調回到中國大陸,本周一現身家鄉杭州自己創辦的私立學校,隔天,阿里巴巴即宣布,規模2,200億美元的事業將分為六個主要業務集團。兩件事接連發生,實在不能說是巧合。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注意中國的下一個新變化

中國總理李強上任後,將拚經濟列為優先目標,而中國經濟能否轉強,也攸關世界經濟走向;另外,戰狼外交也轉向務實外交,並大陣仗招商,展現大國博弈的反擊與重建新陣營的野心。

日期:2023-03-29

產業時事

Fed今升息還是不升?14年來最難預測的一次!鮑爾超為難、連「華爾街傳聲筒」都不再篤定…

升息?還是不升?在全球主要央行聯手穩定烽火連天的金融市場之際,聯準會(Fed)台北時間明天凌晨是否繼續調高利率,面臨多年來最煎熬的抉擇,而對市場人士來說,至少是14年來最難測的一次。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瑞信員工狂打電話找工作,職位重疊恐爆裁員潮...瑞士政府出手的代價:每位國民得分擔41萬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暫獲解決,最後由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士政府為了支援此收購案,還提供多達1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59兆元)的資金,作為支持瑞銀合併交易的一部分,瑞士央行更會額外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貸款援助;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瑞信破產,此交易案共獲得2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6.88兆元)的支持。不過,市場還有一大憂心,那就是大裁員可能接踵而至。《金融時報》報導,有大量憂心飯碗不保的瑞信員工在併購消息一出後,已開始聯繫全球各地的求職公司幫忙找工作,一家新加坡招募公司接到約30通瑞信員工的來電,詢問是否有職缺。去年(2022)瑞信才預告將裁員9000人,如今瑞銀與瑞信合併後,集團內員工將超過12萬人,其中可能有多達3分之1的職位重疊,因此外界擔心這波裁員潮的最終裁員人數,可能會是上述數字的數倍。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解決矽谷銀行風暴?Fed 明開緊急會議!被接管前傳員工爽領400多萬年終…存戶悲戚,急領自己的錢「打折售債權」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已在金融市場掀起極大波瀾!根據路透報導,美國聯準會(Fed)發聲明表示,將在台北時間周一(3/13)晚間11時30分召開緊急閉門會議,主要評估並決定聯邦準備銀行收取的預付利率和貼現利率,Fed並未提供進一步的細節,但就在矽谷銀行倒閉後突然開會,是否會提出救市措施備受關注。在3/8之前,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還是一家資本充足、服務矽谷新創公司的大銀行。在短短不到48小時內,美國加州政府的監管機構即關閉該銀行,並交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FDIC表示,根據存款保險機制,每位客戶有25萬美元的保障,可在下週一動用額度內的資金。不過卻傳出有存戶為了快速獲得現金流,正在打折出售存款債權。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矽谷銀行在倒閉並被(FDIC)接管前幾小時,員工收到了2022年的年終獎金,金額從一般員工的1.2萬美元(約新台幣37萬元)到高層的14萬美元(約新台幣432萬元)。

日期:2023-03-12

產業時事

曾極度貼近權力核心 沈棟解讀習帝國未來 最懂紅色血脈的他:沒人會再信習近平的甜言蜜語

二○二一年九月,《紅色賭盤》(Red Roulette)一書的英文版正式出版,作者沈棟也立刻火了起來。這本書,獲得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選為年度最佳圖書;至於沈棟本人,單單是在當年九月間,也就陸續收到了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專訪邀約,其中,CNN在報導時用了這樣一句標題:「這是一本中國不希望人們閱讀的書」。為什麼?原因之一是沈棟曾極度貼近中共政商權力核心,某種程度,也因此獲得巨富。另一原因,則是他勇敢卻也客觀地透過這本回憶錄,揭露了旁人無法近觀的中共本質。以下,我們特邀與沈棟熟識的知名兩岸觀察家范疇撰文,介紹沈棟其人其事,也透過與沈棟的直面專訪,解讀兩會之後、「習帝國」的未來走向。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避免共軍圍台再發生?麥卡錫會晤蔡英文,不在台北在加州!金融時報曝內幕:是總統說服議長

今周刊編按:外媒「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計畫4月初在加州會晤總統蔡英文,兩人已達成共識,避免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時中國共軍大動作回應事件重現。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回應,元首外交是外交部的重責大任,但是現在還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劃,如果有確定計畫就會對外說明。總統府則回應,沒有評論,若總統有任何出訪行程皆會循例對外說明。

日期:2023-03-07

產業時事

美國永遠無法阻止中國獲晶片!蓋茲:美中未來10年若會戰爭,更不該提前警告要切斷他們籌碼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日接受金融時報Podcast節目採訪時表示「美國無法永遠阻止中國獲得晶片」,並認為這樣做「只會讓中國轉而將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自家生產的晶片」。

日期: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