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鎖定疫後數位轉型趨勢 思科軟硬體全方位服務為企業賦能

2019年底無預警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轉化了你我的世界,讓每一天的日常不再一樣。不僅在消費生活層是如此,每天仰賴顧客上門的產業全都遭到劇烈衝擊。無論企業處於何種規模,都不由得開始思考數位轉型的必要性!面對疫後新商機,以網路通訊設備起家的思科 (Cisco) 如何華麗轉身,以硬體、軟體加上服務等完整方案,協助企業趁勢而起?

日期:2021-05-13

產業時事

美元從貶值到升值,引發亞洲貨幣危機

美元與世界貨幣都是由「黃金」來擔保其價值,但在尼克森震撼之後,這些貨幣搖身一變成了「法定貨幣」(發行者沒有將貨幣兌現成實物的義務,由國家法律賦予強制力的貨幣),其貨幣價值每天浮動,奠基於此的世界政治與經濟局勢當然就變得不穩定了。貨幣價值的漲跌,也會影響到世界各國的貿易。

日期:2021-05-07

產業時事

潛在買家》280萬張花旗卡友 牽動國內金融版圖變化 在台消金業務身價百億起跳 誰買得起?

金融人士預估,加計信用卡、財富管理與無擔保放款三項業務,花旗(台灣)消金業務價值一、兩百億元,未來會「花落誰家」?

日期:2021-04-21

產業時事

花旗早該退出台灣消金市場? 外銀不做「這件事」,遲早追隨花旗腳步

花旗銀行宣布退出台灣消費金融市場,對國內消費者或許是「意外消息」,但在許多金融圈人士眼中,這不但是意料中事,甚至有人直言,「花旗早就該走了」。

日期:2021-04-16

投資理財

存股族破涕為笑? 外資喊「錢進」金融股 國泰金評估:這三項利空開始轉多

全球投資市場正在改變,因為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升,使去年稱霸市場的成長股突然洩了氣,資金開始往價值股流動。由於資金青睞加上基本面加持,現在或許是布局金融股的好時機。

日期:2021-03-23

保險稅制

國人瘋存股 元大首推「存股概念」投資型保單 最大特色是取消「此限制」

台股近一年來漲勢超過八成,屢創歷史新高,台灣經濟後市也持續看好,吸引不少年輕人進入台股市場投資,「存股」更成為新的投資顯學。金融業者趕上這股風潮,推出國內首張「存股概念」的投資型保單,甚至以不同以往投資型保單的配置,改採「不設股債比限制」,以靈活操作為最大特色。

日期:2021-03-22

投資理財

PIMCO:由下而上選債,因應信用市場強弱不一的復甦趨勢

疫情衝擊市場,致使信用利差出現分歧,不過債券的降級潮與違約潮應已觸頂。在PIMCO(品浩),我們預期信用債回溫強弱不一,更加突顯慎選債券的重要性,以期帶來超額報酬機會。展望2021年,高評等收益的需求暢旺,我們歸納出4大投資機會,包括復甦行情、金融產業、房地產,及特定新興市場。

日期:2021-02-24

產業時事

打手現形》一份報告,看見他們「找碴」勁道 經濟學家聯手神祕部落客 狠揭央行「影子干預」手法

一位曾是美國財政部的經濟學家,另一位則是超級專業的神祕部落客,大概是從二○一六年開始,這兩位「大咖」一路鑽研我們的新台幣匯率。麻煩的是,前者賽瑟(Brad Setser)很可能進入美國財政部負責匯率報告;後者stwill1自稱「Steven」,則是一抓到台灣央行小辮子,就把資料送給美國政府。

日期:2021-01-20

產業時事

2020年港台經貿合作論壇》科技加值增進客戶體驗 掌握疫後數位轉型商機

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經濟遭受重擊,承受沉重經營壓力的企業開始加速投資數位轉型計畫,尋求突破困境。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與《今周刊》於12月22日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2020年「港台經貿合作論壇」,以港台兩地企業加速投資數位轉型和產業應用發展合作為主題,邀請港台兩地專家分析疫情趨緩後兩地數位經濟發展趨勢,促進港台產業民間交流。

日期:2021-01-07

投資理財

物理博士不到40歲「被失業」,他投資「冷門股」,8年累積千萬資產、年領息近40萬

70年次的巫明帆,2012年10月,買進人生中第一張股票。憑著物理人的直覺,堅持價值投資就是正確的道路,他秉持不看盤,不看線,不追籌碼的極簡股票投資操作,牢抱「人棄我取」的冷門股,進入股市只有8年時間,已經累積千萬資產,年領息近40萬。

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