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為大巨蛋罹憂鬱症、瘦到剩40公斤…趙藤雄一句「圓滿」吐露心境!揭密遠雄集團交棒長子內幕

台灣人等待30年的台北大巨蛋,終於正式啟用;而糾結於大巨蛋20年的遠雄集團動向也備受矚目。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遠雄接班內幕」專題,揭露遠雄創辦人趙藤雄對於大巨蛋完工與事業交班的看法,同時報導遠雄集團的分工布局與最新動態。

日期:2023-12-21

保險稅制

長輩走後債務遠大於遺產,子女想辦拋棄繼承但過了3個月怎麼辦?律師講解2情況繼承處理方式

拋棄繼承的好處不單單是拋棄掉債務。如果你自己本身沒有債務,而是其他繼承人例如兄弟姊妹有債務問題,那麼建議您也要幫您的兄弟姐妹辦理拋棄繼承。拋棄繼承時效是3個月,然而如果一時未注意,不小心拋棄繼承期限過了怎麼辦?讓律師教您該如何處理。

日期:2023-12-15

職場生活

大巨蛋散場驚傳一家四口受困梯間,菸味濃到拿橘子皮當口罩 蔣萬安:加強指引與禁菸措施

台北大巨蛋在亞錦賽正式啟用,吸引眾多球迷觀賽。一名網友在BBS社群平台批踢踢(PTT)發文指出,昨天前往大巨蛋觀看日、菲之戰,一家4口散場時,去B3停車場開車,卻意外被困在地下室逃生安全梯間,在充滿菸味的樓梯間走不出來,受困20分鐘,最後報警求助才脫困。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將即刻要求遠雄加強禁菸和針對指引標示做改善。

日期:2023-12-07

產業時事

加國政府出資支持!台泥能元科技斥225億元在溫哥華蓋廠,打造全球首座低碳高動力電芯廠

台泥指出,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台灣時間周三(11/15)清晨4時宣布,加拿大政府將出資支持台泥企業團旗下的能元科技Molicel,於溫哥華打造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該廠預計2024年動土、2028年投產,產能2.8GWh,每年可生產1.35億顆圓柱型三元鋰電池,並將成為全球首個「使用100%綠電」的低碳高動力電芯廠。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逃生沒有必勝公式 吸收知識養成正確判斷力 災難來了別慌張 冷靜應變是求生鐵則

屏東工廠大火造成百人死傷,敲響外界對防災應變觀念的警鐘。從急診醫學觀點來看,當火災、地震等災害發生時,得「因時因地制宜」,才有機會將傷害降到最低。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等了32年!蔣萬安開箱大巨蛋,預告11月辦測試賽:球場用最高標準檢視「1公分都斤斤計較」

1991年11月10日,當時在台北市立棒球場舉辦中華職棒總冠軍賽,味全龍對統一獅的第7場比賽。這場關鍵比賽卻因遇上雨神被迫延賽,讓現場觀眾急呼「我們要巨蛋!」出席活動的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現場允諾,將要打造台灣第一個不受風雨干擾的大巨蛋球場。

日期:2023-10-27

產業時事

智慧能源周兩大亮點:儲能+能源控管 秀肌肉!台泥、友達、台達電搶綠電商機

在全球推動再生能源的趨勢下,為期三天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展示了台灣業者的多元布局。其中,以軟體服務為主的能源管控方案,如何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新領域?

日期:2023-10-25

投資理財

台泥EnergyArk儲能櫃首亮相!全球首個採用混凝土產品,材質低碳、安全又獲得認證

台泥企業團近五年積極低碳轉型,國際化布局綠色能源產業鏈,在周三(10/18)日首度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上,展示全球第一個結合低碳建材與新能源、獲得專利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儲能櫃─EnergyArk」。台泥說明,EnergyArk還得到中科院建築物內部防火牆等級國家標準認證,並與消防署聯合實驗測試成功,確認防火、滅火功能,成為未來台灣最安全能進入室內的儲能解方。

日期:2023-10-18

產業時事

國際智慧能源週18日登場,350廠商參展、歐洲6國都來設國家館!台泥、中油亮點一次看

面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浪潮,貿協攜手SEMI旗下產業聯盟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將在周三(10/18)至週五(10/20)舉辦台灣最大跨再生能源領域產官學研交流平台:「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此次展覽將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期間將匯集350家廠商使用1276個攤位,預計將有2.4萬人共襄盛舉,並將在展期間舉辦「智慧儲能論壇」、「國際淨零高峰論壇」、「能源轉型 永續前行論壇」及「太陽光電技術論壇」。

日期:2023-10-16

產業時事

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前進東南亞…專家:7億人口是全球第4大經濟體,但要注意這件事

美中角力戰造成世界的變化,最近美國重返亞洲,想在亞洲建立新盟友和舊盟友,新盟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舊盟友如越南等國。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美國將東協當成分散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為例,iPhone在印度的生產比重在2025年提高到50%。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會選擇對自己最佳利益的一方,「如果選錯邊可能國家的命運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此外,這幾年中國產業鏈紛紛外移,台商前進東南亞設廠,有便宜勞工,加上政策補助,都有利東南亞經濟的成長。

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