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9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保險稅制

從全人健康照護的體貼之心出發,與女性美力相守

隨著女性意識抬頭,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更在社會各領域取得專業上的傑出表現,不過在顧家拼經濟的同時,女性健康還隱藏許多被人忽視的威脅,根據統計,女性罹患婦科疾病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乳癌更是女性發生率的第一位,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風險,要如何投保才最有保障?

日期:2022-03-16

保險稅制

女人要更愛自己!面對不同階段的挑戰 如何規劃保險成妳的強力後盾?業者這樣建議

在38婦女節的日子裡,妳有沒有對自己好一點?隨著女性在生活、家庭、職場上,承擔的責任越來越重,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在寵愛自己的同時,也應該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預備好強力後盾,在忙碌之餘才能無後顧之憂的面對未知的挑戰。

日期:2022-03-08

職場生活

台灣發生率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掌握「這三點」即可早期發現

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日期:2022-03-02

職場生活

肺癌長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權威醫師陳晉興:做對這件事,是所有治療的根本

日本是全世界肺癌治療存活率最好的國家,國民常主動接受肺癌篩檢。二○○二年,全國肺癌第一期(1A+1B)(編註:期數分類)的人數比例竟然多達四四%;反觀台灣,我們直到二○二○年還沒有四○%,癌症篩檢制度落後日本將近二十年。二○一○年到二○一四年的世界肺癌存活率統計,日本肺癌五年存活率約三三%,反觀台灣只有二一%。

日期:2022-03-02

職場生活

每1040小時調薪、最高能領50K,他卻深怕沒前途…其實同事都做10多年全因「這3優點」

面對新冠疫情,在同個公司想要加薪並不容易,因此不少人選擇年後跳槽,希望能夠墊高薪資水準,但卻有位網友分享自己在好市多工作,即便薪水最高可以到5萬元,但還是很迷惘是否要繼續做下去?還是應該趁早換跑道?

日期:2022-02-12

保險稅制

親人癌症過世 她體認保險珍貴、投身30年助逾2千人

人生大大小小風險總是來得又急、又突然,保險為的是,當我們面臨事故時,讓生活震盪幅度不至於過於劇烈、難以承受。富邦人壽嘉珈通訊處處經理戴麗美,在她28歲那一年,前夫因為鼻咽癌過世,由於當初沒投保醫療險,導致拖累兩家親戚,協助支付大筆醫藥費;不過,幸好前夫有壽險基本保障,身故後100萬元保險理賠金,才讓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日期:2022-01-25

職場生活

龐建國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大腸鏡檢查揪出大腸癌,一度暴瘦心情欠佳…醫: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

20220111編按:前立法委員龐建國驚傳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太太也是前主播邱秀珍當時人也在家,當接獲警方通知後,才知先生已經發生憾事。邱秀珍說,龐建國去年做大腸鏡檢查,查出罹患結腸癌(大腸癌)2-3期,做了切除手術,並以化療口服藥進行治療。由於龐建國很少生病,邱秀珍猜測他是對健康很在意的。龐建國的友人、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也在臉書寫道:「看到建國兄受到病魔的摧殘,內心實在難過,但是他總是永遠面露微微、堅定的笑容,說一切還好。從剛開始的暴瘦,到體態的復原,我們也都相信了,深深為他高興和祝福。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替他擔心。沒想到,是用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無法言語的痛苦。」太太邱秀珍則是回憶:「他最近情緒不佳,尤其是周日(1/9)開始就情緒不穩。」據了解,在龐建國身亡前3小時,也就是凌晨4點左右,在學生LINE群組連續傳訊「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字眼,身體上的不舒服、加上牽掛政情,是憾事發生的關鍵之一。

日期:2022-01-11

保險稅制

95萬人勞保年金領不到2萬元!想多領年金該怎麼做?月領近5萬「竹科勞保年金王」3秘訣

勞保老年給付是勞工們重要退休金來源,勞保局統計,有超過65%退休勞工,勞保老年年金月領不到2萬元,月領4萬元以上的人只有1,217人。

日期:2021-12-15

保險稅制

就是不買保險!她20年定存百萬多當醫療費...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家人罹癌100萬不夠燒

保險是轉嫁重大風險的工具,但也有人認為將「風險自留」也不是不行,因此選擇自己儲蓄、不買保險。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姐姐的理財方式,姐姐只存錢準備醫療費、不買保險,卻被多數網友留言表示擔憂,認為那些錢恐怕一遇到大病就會很快燒光光。

日期:2021-12-09

職場生活

名醫教戰》50歲必做大腸鏡!腸癌權威:瘜肉癌化至少5年,4個好習慣遠離癌細胞

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國建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成人,終生約有7%機率罹患大腸癌,也就是每15人中就有1人會罹癌。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時間,多數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因此不易察覺,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切除,有效預防癌症的形成。其實,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大權威名醫,教你如何揪出早期大腸直腸癌,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