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AI PC行情嗆燒,宏碁股價12年新高、華碩也破表!陳俊聖、胡書賓如何抓緊生成式AI機會?

今周刊編按:台股迎來2023年最後一週,AI PC 題材持續發熱,帶動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等股價上漲,宏碁早盤一度衝上漲停價49.8元,股價改寫12年新高,華碩盤中也強漲逾5%,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終場宏碁上漲3.7元,收在49元,而華碩終場上漲18元,收在471.5元,微星(2377),衝場則是上漲9元,收193元。

日期:2023-12-25

產業時事

升級版垃圾造筆電 幫冷氣機、呼吸器做行動電源 杜拜現場 看宏碁四箭攻永續商機

隨著環境永續意識抬頭,如今的宏碁,已不再是單純的筆電品牌廠。他們如何從工作、學習、移動、生活四大領域進攻,攜手子公司與供應鏈,布局永續商機?

日期:2023-12-13

產業時事

誰說AI過熱!季辛格今年2度來台,展示台積電合作成果,揭三路發展策略「它是PC產業重要時刻」

「有人說AI現在過熱了,但我們現在看到非常多的使用案例。」今年首次以實體舉行的「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親自飛抵台灣主持,說明圍繞著PC、資料中心、以及晶圓代工服務(IFS)三個領域,英特爾的發展策略。

日期:2023-11-07

產業時事

宏碁一度漲停再創高 CEO陳俊聖喊「宏碁的勢要來了」...市值10年翻倍漲,他怎麼做到的?

今周刊編按: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訪台備受矚目,相關供應鏈漲勢強勁,像是和碩、仁寶、英業達7/18一開盤便亮燈漲停,股價紛紛創高。不過令投資人關注的是,在蘇姿丰抵台前夕,PC品牌廠宏碁發布了旗下首款採用AMD架構的電競顯示卡新品,宣告與AMD的合作正式從PC跨向顯卡市場。蘇姿丰抵台當天,宏碁股價也在尾盤急拉至37.5元漲停,收在近11年來新高價,一舉推升宏碁市值來到1,143億元,同步寫下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加入宏碁以來的新高紀錄。宏碁(2353)股價週二早盤再度爆衝漲停、持續亮紅燈,雖然盤中一度下挫,但最後仍收在40.3元、漲幅7.47%。

日期:2023-07-18

產業時事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保衛台灣只需要軍隊?Google與微軟告訴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一年 網路攻擊已開打!

台灣的安全不再只是軍隊的責任,也不能只仰賴軍隊。戰爭與科技進步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隨著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的飛快演進,如今戰爭手段不再只有飛機、飛彈、大砲或戰車等看得到的硬體。肉眼看不到的資訊作戰、網路攻擊及駭客滲透等,已經成為有心人、團體或國家橫跨平時及戰時的騷擾或攻擊手段,也常常是軍事攻擊前的戰爭手法。從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之前,已經多次、經常性網路攻擊烏國目標的手法可以看出,網路作戰或資安,早已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重要一環,而且不是戰爭開打那一天才開始。

日期:2023-06-21

投資理財

AI科技演化比想像中還快,台廠將是最大受惠者,投資人要緊盯這些公司

生成式AI(人工智慧)是在深度學習基礎上,結合語音辨識、自然語言生成技術發展而成的,因為需要大量的運算,科技業周遭相關製造需要一些改變和提升,提供台灣的另一次機會。因為除了智慧城市、電動自駕車和智慧工廠需要AI的應用,未來AI應用會擴及到電腦和智慧型手機,AI級的晶片將會出現很多的需求。

日期:2023-06-12

產業時事

倚天酷碁跨攻智慧移動裝置 撐起首季三成營收 宏碁小金虎 從鍵盤賣到電動滑板車心法

從電腦、鍵盤滑鼠做到智慧佛珠,這次,宏碁要搶智慧移動裝置商機。他們該如何把舊有思惟歸零,打造出二十四國都買單的電動滑板車?

日期:2023-05-17

產業時事

蔡明興喊「生技潛力遠勝金融」、蔡宏圖旗下創投押3成、生策會新理事1/3是科技老闆… 市值飆破1.4兆! 市場大咖為何瘋生技?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宏碁跨界賣空氣清新機「售價僅Dyson一半以為會瘋搶」...如何從碰壁1千天,登日本熱銷榜賣到缺貨?

當一個品牌在筆電市場稱雄,就能將光環完美複製到其他產業嗎?宏碁進軍家電產業的這堂課,告訴你隔行如隔山的背後,其實是一場從零開始的硬仗。

日期:2023-03-17

產業時事

宏碁「海上漂」庫存已大減!PC市場何時反轉?陳俊聖這麼說…2023「不會是順風順水的1年」

總體經濟持續下行,PC產業市況低迷不振,先前多次提前示警的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4日再預告,PC市場要回歸到2017~2019年疫情前時、由剛性需求支撐的正常態勢,「快則一年、慢則需要兩年」。

日期: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