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5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美軍請他研究蘇聯生化武器 日本找他調查沙林毒氣!連國軍也諮詢他意見 這位92歲台灣爺爺究竟是誰?

現年92歲的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榮譽教授杜祖健,半個世紀以來以國際毒物專家的身分揚名於外,在國內則是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三子較為人知。從1962年開始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執教,至1998年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退休,杜祖健的學術生涯從生物化學、毒物學,橫跨至一部分的物理學。但或許更重要的是,從越戰期間他為美國海軍研究東南亞的海蛇開始,結合了父親杜聰明親手給他的蛇毒標本,杜祖健意外開啟了國際毒物專家的生涯,而且一直持續到今天。不僅美國陸海空三軍為了各自對生化武器的憂慮及應變,找他研究不同領域的毒素,日本警方也請他研究奧姆真理教的沙林毒氣攻擊,連我國國軍許多單位都多次請他回台演講。這就令人好奇,大家口中的杜教授Anthony Tu,到底是何方神聖?

日期:2023-02-01

產業時事

俄烏坦克大對決2/美宣布提供31輛M1戰車,拜登:烏克蘭將發起反攻…歐美運交主力戰車能逆轉戰局?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拜登1/25發表電視演說時強調,目前美國已有300輛裝甲車前往烏克蘭的途中,同時,烏國也已收到800多種武器,接下來美國還會提供烏軍31輛「M1艾布蘭」主戰車並加以培訓,「春天來臨之時,烏克蘭也將捍衛領土、發起反攻」。隨著俄烏戰爭邁入第二年,目前雙方在烏克蘭東部持續拉鋸,形成膠著,如同冬天的積雪,越陷越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立下新年新希望,矢言在今年底收復失土,或至少如西方觀察家所言,徹底終結俄羅斯的入侵威脅。俄烏大戰的決戰點,在於哪一方的坦克戰力能碾壓對手,我們在開春引領大家深入烏東前線,解析這場坦克大對決。

日期:2023-01-26

產業時事

當年他北京採訪被公安抓過 32歲「高齡」志願進美軍陸戰隊 為何前白宮高官堅持全中文在政大演講?這要從1997年來台灣說起

現年約50歲的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目前是美國知名智庫、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傑出訪問學人。打開博明的履歷表會發現,他背景非常多元,曾做過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有戰地經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在去白宮任職前還在華爾街一家避險基金公司待過。更特別的是,2020年5月在白宮國安會任內,他曾以全中文發表20分鐘的影片演講,主題是「美國視角下的中國五四精神」;上周四(12)日,他在政大社科院也以全中文發表20多分鐘演講,不論對政大或對台灣,應該都是史上第一次。為何博明的職涯如此獨特,又為何對台灣非常友善,更堅持以中文對政大師生演講?

日期:2023-01-25

產業時事

俄烏坦克大對決3/讓俄軍戰車重傷,全靠單兵操作這兩款火力!雙方奉行的「蘇式打法」究竟怎麼打?

俄烏戰爭邁入第二年,目前雙方在烏克蘭東部持續拉鋸,形成膠著,如同冬天的積雪,越陷越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立下新年新希望,矢言在今年底收復失土,或至少如西方觀察家所言,徹底終結俄羅斯的入侵威脅。俄烏大戰的決戰點,在於哪一方的坦克戰力能碾壓對手,我們在開春引領大家深入烏東前線,解析這場坦克大對決。

日期:2023-01-19

產業時事

國軍配萬元GORE-TEX大衣,空軍英倫風帥度破表:志願役官兵一人一件,11月前撥發完畢

台灣持續籠罩在冷氣團中,三軍近期撥發新規的GORE-TEX防寒大衣給官兵,空軍司令部說,空軍版的新式防寒大衣款式設計為英倫軍裝風格,官兵著防寒夾克時亦可展現軍容風紀,吸睛度十足,將在今年11月前撥發完畢,志願役官兵人手一件。

日期:2023-01-16

產業時事

中共犯台,美軍會來嗎?學者分析陸攻台模式:美國不得不來,且一定海空聯合反擊

最近在台灣出現了高聲量的疑美論(美軍不會來),這是與美國最近倡議與通過許多史無前例的挺台法案所欲達成的結果正好相反,此誠可怪也(美國愈挺台,台灣人民愈疑美),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斷這種改變與中共的強化的對台認知作戰正面相關。我因此在這裡希望能夠澄清一些簡單的事實。

日期:2023-01-05

產業時事

兵役延長共識高 但如何不讓役男只是掃地、送公文、瞎忙? 前國安高層:「國防部應帶著敵情練兵!」

針對是否將現行義務役四個月軍事訓,恢復至一年,軍事國防專家與執政黨立委均認為有必要,但最為關鍵的項目之一,在於如何強化訓練內容。

日期:2022-12-26

產業時事

富國不生,窮國生!歐盟情報專家看人口趨勢下的隱憂:移民潮勢必掀起,成為主要衝突來源

世界人口的發展趨勢顯示,人口將於2050年增加到近100億人(2021年統計為78.4億)。而且現今的人口成長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全球生育率下降,平均年齡上升。根據聯合國2022年發布的統計,1950年,全球人口的年齡中位數22 歲,2022 年則是30 歲,2050 年將上升到36 歲。理論上,高齡化是一種正面的走向,因為根據專家解讀,高齡人口比例愈高,愈不容易發生緊張與衝突。那麼,隱憂何在?這些綜合數據揭示的隱憂在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區域性差異。

日期:2022-12-09

產業時事

豪車、名牌...原以為有錢提早退休很開心,他享樂2年卻後悔決定再工作...石油大亨保羅.蓋提的傳奇人生

每個人都知道,地底下埋藏著大量的珍寶:鐵礦、銅礦、金礦、鈾礦、石油,以及鑽石─有各種各樣、無數的驚人寶物。不過,只有當它們被帶到地面,才是珍貴的寶藏。全世界最有錢的寶藏挖掘者,是石油大亨保羅.蓋提。他的故事是一本教科書,必須好好研究,才有辦法知道他是如何發現地底下有價值的礦產,並將它們運送到可利用的地方,而像他一樣致富。作者:保羅.蓋提

日期:2022-12-08

財經時事

為何陳時中大敗、蔣萬安卻也只能算是險勝?破解台北基本盤「藍大於綠」的迷思

九合一大選落幕,國民黨籍蔣萬安從三腳督殺出重圍,以57萬5590票、42.29%當選第8屆台北市長,其次是民進黨陳時中43萬4558票、得票率31.93%,無黨籍黃珊珊34萬2141票、得票率25.14 %。民進黨公認「慘輸」,國民黨做組織的幕僚也笑不出來。蔣萬安在此次得票數明顯低於以往平均,相較1990年代初期馬英九、郝龍斌以逾76萬票大勝民進黨,顯見北市「藍大於綠」的基本結構已鬆動,國民黨在北市的陸軍組織已無法輕易輾壓綠營。國民黨近5次選舉,蔣萬安這次僅算是開出國民黨現存「基本盤」,只要其他政黨在北市再出1位「陳水扁」級戰將,突破國民黨在北市「60萬」門檻,將可能改變北市戰局。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