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全聯年中慶開跑!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有產銷認證的有機蔬果

全聯花了13年時間經營有機與產銷生鮮蔬菜,今年首度公開「善美的食物計畫」,強調讓消費者不需要用高價,就能買到產銷履歷農產品,全聯行銷部協理劉鴻徵表示,全聯長期經營有機與產銷生鮮蔬菜,從產地、配銷到剩食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管理。

日期:2021-05-13

產業時事

7月上路!育嬰留停「不用一次請6個月」還可領8成薪 不孕症補助加碼最多15萬

因應子女化,衛福部及勞動部6日於行政院會向行政院長蘇貞昌報告「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蘇揆聽取報告後,同意實施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增加產檢次數及項目、放寬育嬰留停及調整工時彈性等三大政策。《今周刊》4月曾針對國人的生育意願做了獨家調查,為什麼現在的年輕夫妻不願意生,背後的原因以及期望政策的補貼方向,哪些最能打動人心...

日期:2021-05-06

這樣做,我願意生

一個新生兒都不能少!台灣生3胎才能申請家庭幫傭 港、星有需求就可提出

美國中情局將台灣列為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的調查,證明政府因應少子女化的對策仍有不足,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全盤考慮各種有助提升生育意願的方案。

日期:2021-04-21

產業時事

環境比補助重要! 雙誘因讓桃園躍最敢生城市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九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二十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產業時事

完全解讀》二○二一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 鼓勵政策全面盤點 友善托育、延長補助最有感

三十二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一百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日期:2021-04-14

產業時事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財經時事

1月新生兒跌破萬人 創史上單月新低! 為何大半年輕人不婚也不生? 原來是這「3大原因」

許多人在出社會、有了另一半之後,常被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要結婚?」「要不要生小孩?」調查顯示,6成1上班族沒有結婚計畫、超過半數不打算生小孩,而「拒婚拒生」的最大原因就是「養不起」。

日期:2021-04-06

投資理財

寧願「擠台北住鳥籠」!為何不移居高雄? 他:人生不是只有買房

到台北生活過就回不去了嗎?不論你本身就是台北人,或是其他縣市的人,是否常有同感,許多人念書的時候到了台北,一大部分的人畢業就業後也會留在台北,甚至就定居在台北了,即便高房價,只能擠鳥籠,還是願意留在台北;究竟原因為何?

日期:2021-04-01

職場生活

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不敗教主陳重銘,用高度自律築網,睡前不起眼的小事,拿回人生主導權!

夜晚時分,他們有著一些別人看起來無趣、規律的習慣,像是瀏覽網路資訊、投資功課、冥想、反省、運動、看書……,抱持著「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態度,聚沙成塔,隨著時間的累積會逐漸產生明顯的差距。當你超過別人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當你超過別人一大截,別人就會羨慕你。而且,習慣了你的厲害。

日期:2021-03-16

投資理財

拼經濟、顧家庭 也要照顧自己! 為何女性規劃保險必備「三大保障」?

台灣女性經濟獨立比例越來越高,家庭經濟也不再是過去由男性一肩扛下的型態,根據統計,女性經濟戶長占整體家庭比重將近3成,雙薪家庭已成為常態。然而,不少職業婦女在工作之餘,仍須負擔較重的家庭責任,因此壽險業者建議,女性族群規劃保險時,應有實支實付醫療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等,以面對未來可能風險。

日期: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