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6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投資理財

大盤高空彈跳、ETF換股潮來襲… 特搜價差、股利雙重護身 高息強股

第一季台股做夢行情激情過後,隨著四、 五月行情進入震盪整理之際,想趁機低接高息股的投資人該如何布局?除了搶搭投信推出的新、舊高息ETF順風車,逢低買進有成長性的「準」成分股外,多位價值成長型投資贏家,也各自分享嚴選特搜的高息股名單,至於在高息ETF的挑選上,專家們亦提出他們的中肯建議。

日期:2024-04-24

保險稅制

修法篇〉史上最艱難的任務 攸關千萬勞工權益 尋改革共識 朝野須啟動溝通

(今周刊1427)未來四年,勞保改革是新政府、新國會責無旁貸的任務,三大黨必須具體提出主張,拋開政治精算,尋求朝野與社會最大共識,才能讓國家重大改革工程向前推動。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鴻海「輪值CEO」上路邊做邊改…為何制度還不明、劉揚偉也要推?背後可能和郭台銘這動作有關

原本以為僅是初期討論階段,實際上已在「摸石過河」的步調中正式上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輪值CEO制度已在4月實施,積極推動新制的背後,他究竟有哪些盤算?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拜登穿的HOKA鞋、BLACKPINK代言愛迪達SAMBA,都是來億做的…把製鞋當科技廠、拚出年營收280億,解密台中低調鞋王

來自台中、早在1990年就前進越南設廠的來億集團,過去5年生產超過3億雙鞋子,包括近期熱門的愛迪達SAMBA、拜登腳上的HOKA,來億已成品牌廠在越南的重要生力軍。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封鎖台海困難度高!學者:2個理由,中共5~10年內對台灣實施兩棲侵略機率低

這是兩個月前國際關係大師John Mearsheimer 在台北的演說,我之所以現在又提出來分享,主要是因為台灣的一些媒體沿襲馬英九的立場,而加速了疑美衰台的力道(包括某些電視節目、又如部份政治評論者如郭正亮、趙春山、張競等等)。

日期:2024-04-23

投資理財

ETF買盤後繼無力,外資大舉對台股提款,多頭守住季線有難度!郭恭克:指數可能跌到「這裡」

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導致國際油價攀高,4月12日,北海布蘭特原油最高來到每桶92.18美元,創2023年10月後的最高點,大宗商品期貨CRB指數298.18點,創2022年8月後最高點。

日期:2024-04-23

產業時事

影/搖到頭暈…花蓮壽豐1小時連12震「全是淺層地震」,氣象署最新說明!暴雨狂轟北迴線中斷不通

403花蓮規模7.2強震後,截止週一(4/22)晚間10點,累積有感地震共989起,其中有超過48起在規模5以上,晚間22:11:24再度發生有感地震,在北緯 23.77度,東經 121.52度,即在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 26.5 公里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地震深度8.6公里、芮氏規模5.9,最大震度4。0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不斷,周一(4/22)從17時08分起,在1小時內接連發生12起地震,最初連續的5起地震,讓全台屏東以北有感,而東部與中部感受最明顯。原本氣象署才針對花蓮地區發布豪雨特報,山區邊坡不穩,台鐵和仁至崇德車站間鐵軌遭土石流淹沒,導致北上公路、鐵路交通中斷,而下午又接連多次地震,增加道路搶通難度

日期:2024-04-22

產業時事

「鞍馬王子」李智凱無緣再戰巴黎奧運?「我已燃燒殆盡,時候到了」 教練怒揭過程:他被硬生生做掉

台灣「鞍馬王子」李智凱上屆在東京奧運體操男子鞍馬項目奪得銀牌,原想再為國爭光取得巴黎奧運的參賽門票,卻在今(4/20)日凌晨在體操世界盃杜哈站只拿到第2名,恐怕已無法前進巴黎奧運。對此,李智凱的教練林育信憤怒揭露整個賽事評分過程,指出李智凱根本是硬生生被做掉的,而李智凱則無奈表示,如果是自己的失敗就認了,偏偏是這樣的結果,更透露自己已經燃燒殆盡了,或許時候已經到了。

日期:2024-04-20

投資理財

以伊衝突再升溫,只會「存股」恐受重傷!台股基金、科技型基金…專家教戰錢往哪裡擺才安全

伊朗在4/13向以色列發動報復攻擊,發射飛彈並出動逾百架無人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週五(4/19)美國媒體引述伊朗媒體報導指出,伊朗中部伊斯法罕(Isafahan)的一座機場附近傳出爆炸,伊以開戰訊息傳出震撼全球。

日期:2024-04-19

產業時事

美經濟「小幅擴張」、企業轉嫁成本難度提高…Fed褐皮書最新指標公布,降息在即?鮑爾這麼說

美國聯準會 (Fed) 最新褐皮書調查指出,自 2 月底以來,美國經濟「小幅擴張」,但企業反應轉嫁成本難度提高,使利潤率承壓。報告指出:「整體而言,消費者支出幾乎沒有成長,但各個地區和支出項目的匯報相當不一,有幾份報告提到可自由支配支出疲軟,因為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到依舊很高。另一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評論是,近月來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能力大幅減弱,導致利潤率下滑。」

日期: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