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曾窮到得為富人遛狗圖溫飽... 42歲無業工程師花4年致富,錢多到子孫繼續領:一款遊戲改變一生

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是一名 42 歲的供暖工程師,1933 年住在賓夕法尼亞州日耳曼敦(Germantown),日子過得很艱難。達洛已經3年沒有穩定的工作了。他的妻子懷上了他們的第2個孩子,為了使餐桌上有肉和馬鈴薯,他想盡一切辦法打零工。他修補混凝土、修理電器,甚至幫富人遛狗。然後,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想法,讓他像火箭一樣一飛沖天。

日期:2022-04-12

投資理財

45歲賭期貨賠300萬,台積電1張傻賺2萬就出場…58歲領悟這件事「身家躍2億」:這資產不會背叛你

開運大師詹惟中在疫情前買下位於士林、108坪的豪宅,以及8個車位。投資房地產向來「危機入市」的他,這一回卻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就進場,沒想到買到低點。他欣喜道:「現在住得很舒服,回不去了。」他明瞭自己無法留財,30歲賺到錢後,開始投入房地產,當作存錢。最高記錄存8間房子。目前只保留3間百坪宅,市值逾2億元。

日期:2022-03-29

財經時事

年輕人存錢好難?39歲以下青年2成零存款 28歲YouTuber遇疫情存款剩不到5千

近年,面對物價通膨與疫情雙重夾擊,年輕族群找工作、存錢更加不容易。一名28歲的YouTuber莊董,疫情間存款一度剩下不到5千元,身上還有40多萬元學貸要還,只能努力「斜槓」撐下去;37歲的真真,年僅15歲就開始工作,卻因負債、被欠薪、生病等因素,存款三度歸零,靠著健身調適心情。

日期:2022-03-29

投資理財

45歲跑路留賭債,就連兒子也丟給爸媽養!姊姊無奈:老媽都快80歲還被弟弟啃老,我該怎麼幫?

麗絲你好!我有一個弟弟、一生愛賭、從年輕到現在也快邁入45歲了、爸媽撫養他的兒子已經讀高中、從前年他開始跑路、信用破產、打零工賺錢、這期間地下錢莊的錢、我媽也還的差不多、但又來了,賭的習慣還是沒變!今日開始每天威脅我媽恐嚇我媽、堵我媽、要我媽拿錢還地下錢莊錢、每天到家裡來鬧、我想請問律師如果遇到這樣子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處理呢?一個即將邁入80歲的老媽,我們卻不知如何幫她。

日期:2022-03-04

全台防疫報導

明天就要開學了,「1人確診停課多久?」10縣市最新規範一文秒懂

全台中小學明天(2/11)開學,學校近日加強清潔、消毒,針對若有學生確診的停課規定,各縣市訂出不同規範與作為。

日期:2022-02-10

職場生活

我仍有夢 左腦萎縮也要唱下去的歌后 詹雅雯 用愛與勇氣對抗病魔 化身「以歌渡人」的俠女

歌后詹雅雯向來熱心公益,但有些同樣熱心公益的師姊們對她卻頗有微詞,認為她後來剪短頭髮、穿著有點龐克的模樣太世俗,對她們來說,菩薩、弟子,都該法相莊嚴。

日期:2022-01-26

財經時事

他創業送暖心物資給邊緣戶 讓月收入一萬元的五口之家免挨餓 熬過十年虧損證明做公益也能獲利

時間回到3年前,「行動村里─村里平安箱」臉書粉絲團,收到1則署名「台東媽媽」的私訊,內容寫道,她的丈夫替人作保,卻被倒債,有孕在身的她,被迫帶著另外2個年幼的孩子,赴台東投靠親戚,每月靠丈夫打零工賺來的1萬多元收入過活。在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頓之際,讓他們得以溫飽、不致挨餓的關鍵,就是當地里長送來的「村里平安箱」。這名台東媽媽透過私訊,對「行動村里公益平台」表達謝意,並強調,「(平安箱裡)有米、有玉米罐頭,我就可以做玉米飯糰給小朋友吃,他們會很開心!」

日期:2022-01-24

投資理財

失業、打零工...子女們中年自顧不暇,我卻「窮得只剩下房」該怎麼辦?年過65歲一定要懂的理財事

通常大概是這樣的,爺奶輩年紀也約90歲了住台北,4個孩子在以前那年代也沒什麼特別,生4個5個算很常見。不過大伯、姑姑、自己父親、叔叔也陸續60歲以上,有的長輩可能是中年失業,有的去大陸做生意失敗後回台,自己父親雖然是狀況比較好的,但也就是個安穩領固定薪水的小公務人員,並不是什麼大官。姑姑離婚了回來找奶奶住,當年唯一的孩子撫養權被先生拿走了。總之,這些長輩們有的身體也陸續有了慢性病,醫療開銷漸增,加上手上並不寬裕,打零工的打零工,能當幫傭的就去賺一點,要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是無法的,因為奶奶名下確實有這間價值2,000多萬的公寓。那這時候「窮得只剩下房」怎麼辦?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歲末的矛盾

台灣經濟成長勢如破竹,但齊頭式的補貼下,如何真正濟弱扶貧,才能維護實質的社會正義。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不只一個恆大,後面一堆等著爆!謝金河:算算地產就10多家,更迫切危機是「雙零」

等待爆雷的地產公司都在排著隊⋯⋯經濟日報上的專欄,每次看到香港特派員李春的「北京瞭望」,我都會看得特別仔細,有時候,不止看一次。7日的專欄,他的標題是「恆大雷聲響,雙零夢更長」,這篇文章透露了好幾個訊息,十分值得關注。

日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