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28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上海封城後,「外賣小哥」成了最難約到的男人…如果連北京都跟進,中國經濟恐會走向這樣的結果

「若干年後子孫繞膝,問爺爺為什麼愛囤貨,我雙眼凝視夜空,語重心長地說:這事說來話長,你爺爺在和平年代的GDP第一的城市,差點餓死....。」「一群累的死去活來的醫護,照顧著一群生龍活虎的確診者。醫院裡精力旺盛的確診者滑著手機,命繫一線的病危者卻被擋在醫院外」「有人提議將上交所改成方艙醫院,確診者進來之後立馬就轉陰的(4/11當日A股上演黑色星期一)」這是4月1日上海封城後的冷笑話。

日期:2022-04-12

職場生活

爸爸零用錢給太少,他16歲離家去賺錢!無名小站型男從「日入3萬」變身快時尚CEO「年收破億」

長相帥氣的森田,高中畢業後成為平面模特兒,22歲那年在「無名小站」獲得「網路型男第一名」,因而嶄露頭角。當時的他,日入3萬,年收千萬,卻不以此自滿。其後投入Youtube及FB經營網拍生意,27歲成立「check 2 check」網路平台,最旺時年收6億元。 這兩年業績受疫情波及,他力圖轉型,和藝人ㄚ頭(詹子晴)合資,2021年推出「快電商」品牌。與藝人聯名推出品牌,從頭到腳、日常雜貨,什麼都賣,不過半年營收1億。7年6班的森田,從網紅,搖身一變,成為網路平台執行長(CEO),才37歲就擁有上億身家。

日期:2022-04-08

財經時事

行銷科技生存術「創新產業鏈的趨勢與未來」

新冠病毒(COVID-19)來襲,對於所有人最大的改變應該是人們重新去檢視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重要性。當科技支撐起了不能面對面的困境,除了改善了距離所產生的不便,在各層面又帶來了哪些顯著的影響呢?

日期:2022-04-06

產業時事

在台灣與馬來西亞都能「接地氣」成優勢!好物飛行林平康:僑生是我們的DNA

走進辦公室,總能聽見同事交談中夾雜多種語言,除了中文、台語,說著流利英文、粵語的也不在少數,各地人才帶來的文化揉合,正是東南亞跨境電商平台「好物飛行」(HaWooo)的特色之一。

日期:2022-04-06

投資理財

黑天鵝亂市,台股去年獲利創新高,「高配息+高成長」成選股主流 撿便宜 高息股這樣挑

戰爭、通膨、升息環境下,投資贏家們都在做哪些布局盤算?「高息、高成長、價值低估股」似乎已是他們今年投資布局的主旋律,在此,他們分享成長型電子股、原物料景氣循環股、穩收息金融股的操作心法,親授價差、股息兩頭賺的投資攻略。

日期:2022-04-06

全台防疫報導

連3天破百!今本土183例,12縣市淪陷「新北重災區」 陳時中:輕症化但未流感化「高齡威脅仍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3例本土個案及97例境外移入(6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2-04-03

職場生活

本土暴增104例、3縣市成重災區!陳時中:經濟防疫仍要往前走、蘇貞昌:冒些「成本風險」必要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4例本土個案及132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面對本土和境外移入案例皆破百例,有醫師擔憂目前本土疫情多點開花,比去年萬華群聚還要嚴峻,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重症率比去年Alpha流行時低很多,目前是要謹慎小心,但不用害怕。他說未來大方向,開放腳步是繼續向前,經濟防疫模式要堅持,社區整體安全方面也會努力,大家一起來做,這波疫情希望能儘快控制住。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立法院接受施政總質詢時也提出防疫、經濟並行「新台灣模式」,他說,為了過正常生活,要冒一些成本、風險,對於疫情升溫是否封城,他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

日期:2022-04-01

職場生活

引進產業聚落,打造3D列印生態池!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未來,實現知識的能力最重要!

面對產業的快速變化,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如果知識都可以從網路獲得,實作實現的能力就成為關鍵!」大同引進產業聚落,藉由和業界連結,強化學生實戰經驗,建立人脈關係。由數位列印暨產品設計研究中心開啟第一棒,接下來還要布局電商、軟體領域,培養學生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

日期:2022-03-31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330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電信業變身金主爸爸!共享經濟、串流音樂都是目標 兩年20個投資案 台灣大創投推手曝光

5G高投資成本、電信用戶利潤不再,中華電、台灣大、遠傳逐漸將眼光轉到「創投」身上。其中,台灣大找來具有國際投資的專業經理人,有辦法從這裡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

日期: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