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65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想在股市淘金大不易!如何闖出一片天,實現財務自由?「這兩種力量」缺一不可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朋友問我,想要在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存活,累積財富,早日實現財富自由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其實,金融交易是一項具備需要高度專業技能的工作,並非一般大眾想像的,只要聽聽消息,按按交易軟體買進賣出,大把大把的銀子就會從天上嘩啦嘩啦地掉下來,而是需要經過不斷地嘗試錯誤,記取教訓,修正調整,漸漸地培養出各種的交易能力,才有辦法在多變的市場中屹立不搖,穩健獲利。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責罰從官員擴及民間、 恐遭判刑、定義不明 三大爭議待解 藐視國會罪該給過嗎?

未實質審查,甚至會影響到企業、民眾權益的「藐視國會」法案,七小時送出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要趕在五二○前通過,朝野攻防,要是政治大於一切,誰來幫法案品質把關?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首波梅雨51勞動節報到,一千公里「閃電列車」即將壓境!北中南降雨時間曝光:大雷雨在這2天

今年第一波波梅雨鋒面即將報到!氣象專家在週二(4/30)提醒,一波長達一千公里的閃電列車將於深夜至週三(5/1)接近台灣,全台降雨機率大幅增加;至於連續降雨的機會,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年梅雨季台灣預計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才有連續性降雨機會,雨量的話,以「正常至偏少」機率較大,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機率最大。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為何地震都發生在凌晨?國旅不敢去花蓮了 遊客全改衝1地:訂房塞爆滿到8月

今(27)日凌晨花蓮發生規模6.1、規模5.8地震且有感餘震不斷,不少人好奇為什麼大地震很常發生在半夜,也有許多人擔心花蓮最近地震太過頻繁,打消去花蓮旅遊的念頭,改衝到屏東小琉球,加上當地正逢黑鮪魚季,讓小琉球的民宿假日訂房已經滿到9月。

日期:2024-04-27

投資理財

台股震盪洗盤,00878、00929、00919…高息ETF誰最「跟漲抗跌」!低點再進場?存股這樣挑安心

台股近日在2萬點附近劇烈震盪,4/19大跌774.08點,成史上第一大單日跌點,4/24又大漲532.46點,是史上第七大單日漲點,而週四(4/25)則是再度下殺超過200點,2萬點再度失守。面對大盤現階段大漲大跌的情況,投資人該如何因應?觀察5檔規模千億級的高股息ETF,在大盤大跌、大漲當日表現,以00878跌最少、00919漲最多;再從今年來表現看,台股上漲12.27%,00919上漲12.77%唯一打敗大盤。

日期:2024-04-25

投資理財

大盤高空彈跳、ETF換股潮來襲… 特搜價差、股利雙重護身 高息強股

第一季台股做夢行情激情過後,隨著四、 五月行情進入震盪整理之際,想趁機低接高息股的投資人該如何布局?除了搶搭投信推出的新、舊高息ETF順風車,逢低買進有成長性的「準」成分股外,多位價值成長型投資贏家,也各自分享嚴選特搜的高息股名單,至於在高息ETF的挑選上,專家們亦提出他們的中肯建議。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鴻海「輪值CEO」上路邊做邊改…為何制度還不明、劉揚偉也要推?背後可能和郭台銘這動作有關

原本以為僅是初期討論階段,實際上已在「摸石過河」的步調中正式上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輪值CEO制度已在4月實施,積極推動新制的背後,他究竟有哪些盤算?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知名投資部落客麥克風專文推薦《時間的代價》:「在歷史長河探索金融世界的核心:利息」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很榮幸邀請到知名投資部落客麥克風為本書撰寫推薦文。

日期:2024-04-23

職場生活

服務費8萬違約金竟要付6萬?交友服務找緣分變糾紛,卻是三不管地帶!立委籲「定型化契約」上路

許多單身男女付費參加婚友社或網路交友服務「就想找個伴」,不過可能還沒找到伴,就先惹上消費糾紛,官方統計1年就高達300多件。有民眾向民進黨立委陳素月陳情,表示受到公司誘導式簽約、簽訂分期借貸等,要求解約時卻遭業者要求高額解約金及其他費用,甚至出現服務費用8萬,違約金竟高達6萬,希望儘速訂定公告「交友服務定型化契約」。對此,主管機關內政部表示,民眾反應的相關問題,內政部近年都有在網路上進行宣導,草案也已送行政院等待審查。

日期:2024-04-18

產業時事

美經濟「小幅擴張」、企業轉嫁成本難度提高…Fed褐皮書最新指標公布,降息在即?鮑爾這麼說

美國聯準會 (Fed) 最新褐皮書調查指出,自 2 月底以來,美國經濟「小幅擴張」,但企業反應轉嫁成本難度提高,使利潤率承壓。報告指出:「整體而言,消費者支出幾乎沒有成長,但各個地區和支出項目的匯報相當不一,有幾份報告提到可自由支配支出疲軟,因為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到依舊很高。另一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評論是,近月來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能力大幅減弱,導致利潤率下滑。」

日期: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