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26歲擁千萬、34歲管上億資產...存下9成的錢養大雪球!他做到的,都是簡單的「硬道理」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今年(2022)以來,台股開戶人數累計1,222.8萬人,超過半數國人持有證券帳戶,且以年輕族群為主力,續創歷史新高;不過由於通膨、俄烏戰爭、各國升息及收縮資金等影響,股市大幅震盪,引發投資人心情也跟著劇烈起伏。此刻,兩位財經界頂尖思想家共同出版的《投資的奧義》一書,正好帶領閱聽眾重新審視投資本質,找到自己與股市共舞的合拍節奏。

日期:2022-08-05

2022縣市長選舉

恁爸把你養大,你去美國要看啥?父親一席話讓蘇清泉決定回屏東行醫!心臟外科權威為何脫下白袍選縣長?

「空空的,沒有手錶,也沒戒指。動手術救人分秒必爭,把手錶、戒指拿掉太花時間,刷個手,搞不好還弄不見,我差不多20年沒戴過手錶。」伸出被南台灣陽光曬成古銅色的雙手,東港安泰醫院榮譽院長、國民黨屏東縣長參選人蘇清泉,露出頑皮的笑容,順勢開了個玩笑,「沒有錢買手錶啦!」這雙沒戴錶、沒戴戒指的手,和蘇清泉一同經歷了上萬台手術,救過無數人的命。

日期:2022-07-29

職場生活

被家暴隱忍40年、夫肺腺癌末「靠針孔排血水」照顧到他走!作家廖輝英:看到他苦、恩怨就放下了

兩性專家廖輝英去年曾吐露被丈夫家暴多次,但丈夫不願離婚,她忍耐長達40年,她昨上JET「新聞挖挖哇」表示老公因肺腺癌日前離世,享壽79歲,她在老公臨終前親自照顧對方,也讓她身形暴瘦,她也在節目中分享與老公最後的對話內容,對於老公對她做過的一切已經放下。

日期:2022-07-29

產業時事

紫光集團當年是炒股咖,鴻海入股是糖衣還是毒藥?謝金河:走錯一步路,台灣可能全盤皆輸!

走錯一步路,台灣可能全盤皆輸!鴻海透過子公司,在上海掛牌上市的工業富聯入股當年是炒股咖的紫光集團,今天,鴻海向經濟部投審會遞件,鴻海的發言人說:對於投資紫光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將配合投審會進度,向外界說明;同時進一步強調,新紫光所涉及的四大產業,都是有利於鴻海集團未來發展⋯⋯

日期:2022-07-21

產業時事

台灣石斑魚遭禁!漁民心聲:中國只敢禁農產品,難道敢禁台積電晶片?

曾經,在對岸營造的善意氛圍下,優質的台灣漁農產品,得以在中國市場,享有零關稅、快速報關,甚至免驗放行等特殊待遇。無條件提供的優惠措施,也可以在一聲令下撤回,全面禁止石斑魚進口,只是又一次證明,依賴「善意」而生的經貿關係,無法永久存續。對於外在環境轉變,農漁民並非渾然未覺,許多人更早已啟動轉型,中國的突襲式禁令仍將造成傷害,但並非毀滅性的打擊。以後,或許再也沒有easy money,但憑著真本事掙來的訂單,比起接受讓利的生意,只會更加可靠踏實。

日期:2022-06-29

保險稅制

比防疫險更猛烈!美國強升息,逼出台灣壽險業大麻煩...一張表看21家壽險公司,哪幾家瀕臨懸崖邊緣?

前5月美國聯準會才升息3碼,牽動股、債雙跌,台灣壽險業的淨值就瞬間減少4成、噴發1兆元,到目前為止已有5家公司、共提出超過200億元的增資計畫。因為有20兆元台幣在海外大撒幣、大投資,本來應該提供國人生活保證的保險公司,儼然變成一家超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營運受全球利率、匯率等經濟局勢牽動如此強烈。你的保單可能不是你的保單,保單權益可能因為全球波動而受創,台灣壽險業吹起的巨大泡沫,誰該為此負責?

日期:2022-06-22

產業時事

騎馬學「理管」

Management 的翻譯,應是先理後管的「理管」,像騎士與馬透過有默契的「理管」,可以同向而行;建議需要帶領公司下屬的老闆或管理者,都去學騎馬,強過拿一個MBA學位。

日期:2022-06-15

產業時事

印太經濟架構台灣沒加入會怎樣?重點不在加入群組,能否「私訊美日」才是關鍵!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剛結束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訪問行程,此次行程除了代表美國將尋求多國結盟來抗衡中國以外,另一個焦點為啟動「印太經濟架構」,以此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外交戰略。不過,台灣並未在首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中也引起討論,《今周刊》專欄作家蔡致中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相關的協議或架構已有很多個,猶如一個個LINE群組,但重點還是台灣有沒有辦法跟美國或日本「私訊」,因此也不必對此感到過於憂心。

日期:2022-05-30

產業時事

靠身障津貼養大、59歲澳洲新總理傳奇身世:一個清潔婦之子如何從廉價公宅入主總理府?

大學時期,他是狂野的左翼分子,多年歷練後,逐漸轉為務實的溫和左派;唯有希望下一代擁有更公平競爭機會的初衷,從未改變。艾班尼斯當選總理,是「澳洲夢」的具體實現,但美夢成真後,嚴峻的挑戰才要開始。

日期:2022-05-25

職場生活

為孩子種下2棵搖錢樹! 陳重銘:一棵養在銀行,一棵植入心靈

養育小孩至大學畢業所費不貲,普遍認為至少200萬元起跳至500萬元不等;這筆龐大數額,讓許多家長提前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不過經常分享理財觀念的陳重銘,認為更重要的其實是父母應從小教導下一代正確的金錢觀,讓子女參與在籌備學費的「工程」當中,為家庭也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