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台股10月跌破「關鍵地板價」,他們卻收穫滿滿 無懼空頭氛圍...6家券商逆勢繳出亮眼獲利

台股今年動盪,尤其10月底甚至跌破「關鍵地板價」12682點,空頭氛圍一度蔓延整著台股,券商獲利難度倍增;近期,證券商間流傳一份各家十月獲利的數據,僅元大證券、日盛證券、國泰證券等六家證券商,逆勢繳出獲利的成績,十分不易。

日期:2022-11-22

產業時事

曾被客戶說「沒得選」...台寶從零打造台灣第1間細胞治療GMP廠!轉捩點要從買高端工廠說起

根據《財訊》報導,《再生醫療兩法》將送立法院審議,細胞治療產業再升溫;台寶生醫擁有台灣第1間已在營運的細胞治療GMP廠,經營層娓娓道來商業模式演進過程。「講起來也不好意思!我們的第1個客人當時說:『雖然你們聽起來都很專業,但聽起來也都沒做過的樣子,可是我沒得選,只能相信。』」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這是去年第2季的事,客戶迄今仍持續合作,這段話也透露出,凡事起頭難,而台寶擁有細胞療法CDMO(委託設計暨製造服務)先占者的優勢。

日期:2022-11-21

產業時事

ASML進駐台南,北部人6成願意「南漂」 科技產業群聚讓400年古都從「菜市場」悄悄有了變化

根據《財訊》報導,台南市有悠久歷史,卻也不忘與時俱進,運用智慧科技,為民眾帶來便利生活。新舊融合,正可以激盪出創意,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與見證古城的新風貌。

日期:2022-11-21

產業時事

台灣為何成為美光EUV首座基地,故事要從2003年說起…董座:「4大優勢」美國無法取代

儘管加碼美國動作不斷,台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接受專訪表示,不影響台灣布局,更不會因此降低台灣美光產能,台灣將成為首個導入EUV的生產基地。根據《財訊》報導,全球第3大記憶體廠美光總裁暨執行長桑賈伊.梅洛特拉(Sanjay Mehrotra)於8月10日,與美國總統拜登一同宣布了愛達荷州總部150億美元建廠計畫,隨即在9月14日舉行了動土。緊接著,10月12日美光又宣布,將在紐約州打造全新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巨型工廠,為期長達20年的1000億美元計畫,這不但是美國史上最大記憶體廠的投資案,未來也將是美國先進DRAM的製造重鎮。

日期:2022-11-16

職場生活

從大學禮堂辦到北流「點閱率完勝金鐘」 美式吐槽反獲滿堂彩!呱吉「走鐘獎」逆襲:換成3金肯定翻臉

根據《財訊》報導,年度網紅盛事、第4屆走鐘獎頒獎典禮,不到一週累計觀看次數超過180萬次;反觀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累積兩週點閱次數僅78萬次。走鐘獎創辦人呱吉做了什麼?之後他還想做什麼?

日期:2022-11-15

產業時事

17年經營權難題在她手上化解!凌忠嫄「靠2招」帶領彰銀漸入佳境、平息紛擾:初衷未變過

根據《財訊》報導,受惠全球升息循環,彰化銀行今年獲利繳出好成績;不只如此,財政部與台新金控的訴訟案也在今年正式完結,展望彰銀未來,董事長凌忠嫄有信心漸入佳境。

日期:2022-11-14

產業時事

全力抗通膨!鮑爾8分鐘談話暗示「升息幅度會很大」 一句話讓美股遭屠殺、道瓊血崩逾1000點

在備受矚目的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鷹派講話,他再度重申通膨不歇、升息不止,並稱升息至對經濟增長具有限制性的水平後不會急著降息。

日期:2022-08-27

投資理財

台積電、聯電被賣超只是「障眼法」?外資大賣台股1兆元 背後卻反手狠買「4族群」

今年以來外資「狠賣」台股1兆元,創下同期紀錄。當外資對台股調節之際,法人表示,觀察的關鍵在於外資仍逆勢布局四大族群,如長榮集團、防禦型電信股、金控股及前景展望樂觀的個股,如汽車鏡頭模組廠致伸、電子標籤廠元太等。

日期:2022-08-22

產業時事

生技股飆風四起,合一、中天「這原因」漲停鎖死,買單高掛14萬張!杏國、台微醫也同歡

編按:台股周一(8/22)表現一路弱勢,近午盤跌逾百點,不過生技股中的中天(4128)集團旗下合一生技(4743),因其「傷口外用乳膏Bonvadis」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知,通過美國FDA 510(k)醫材實質等同性認定及上市許可,股價一開盤以200.5元漲停開出鎖死,排隊買單近4.5萬張,中天也是跳空61.1元漲停,排隊買單9.1萬張,兩檔排隊買單合計近14萬張。中天與合一強勢表現,也帶動多檔生技股漲停,包括杏國(4192)、益得(6461)、台微醫(6767)都是開高後漲停一價鎖到底。

日期:2022-08-22

投資理財

別奢望一張股票賺7倍,有10%就好!股市再空也不傷本,他5步驟教選標的:月滾10萬進口袋

理財達人郭俊宏退伍後就進入科技業,並開始投資。他幸運搭上科技業員工認股潮,認購自家公司,賺了7倍,也曾經做科技基金投資大賠70%。經歷過股市多空洗禮後,他開始保守投資,「我不再奢望一張股票可以賺7倍,投資只要一年獲利10%就好。」「我很懷念獲利7倍的時候,但很快就被打回現實,幸好,我學到了很好的觀念。」過著簡樸生活的他更體認到一件事:「明明我每月花費頂多3、5萬元,為何想靠投資賺幾千萬元?」於是,調整投資方式。現在,投資3檔月月配息基金,過著穩穩月領10萬元的半退休生活。

日期: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