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6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後喉嚨就像被美工刀一片一片割下...醫推5種「緩解爆痛法」:不一定要吃藥

雖然染上Omicron多數是輕症,不過卻有不少人會伴隨發燒、喉嚨痛的症狀,甚至有人分享那種劇痛感就像是「被美工刀割過」一樣,只要吞嚥就痛到不行。耳鼻喉科醫生陳亮宇表示,其實除了吃藥,民眾自己可以透過5種方法先緩解一下疼痛症狀。

日期:2022-05-16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2歲確診童燒42.4度、問3醫院難收治,轉院途中不治...兒童確診5大症狀、6大送醫條件一次看!

基隆一位2歲確診男童在5/13晚上高燒42.4度,家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但因為無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助調度病床,但台北內湖三總、台大、馬偕都沒有病房,最後聯絡到台北榮總可收治,但送醫途中不幸死亡。部基表示,林童接觸史為保姆確診,出現抽搐、體溫大於38,家屬稱快篩陽,5/12在本院PCR陽性Ct值18,晩上9點多小兒感染科醫師楊宗彥會診懷疑病毒性腦炎、第一時間給予氧氣、輸液、退燒藥、抗生素、抗抽搐藥,因病情需要,當下即建議需轉醫學中心治療。該院聯絡基隆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表示會轉林口長庚,因此通知衛生局,後經基隆市衛生局透過轉診平台建議轉台北榮總,於5/13 23:56安排聯絡救護車及護理師轉院,因該童再度抽搐,立刻給予藥物治療控制,5/14凌晨01:35救護車轉送台北榮總。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基隆市府了解林姓男童求治過程後表示,部基兒科醫師判斷應是病毒性腦炎,但部基沒有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調轉院,基隆長庚醫院指若要由兒科加護病房收治,建議轉送台北醫學中心,最後榮總答應收治,通知部基聯絡榮總轉院,惜仍未能救回性命。

日期:2022-05-15

產業時事

5/12護師節,向您致敬!感染管制師-疫情下的防疫天使 長庚醫院進階培育,掌握疫情先機

今天是國際護師節,COVID-19疫情期間,醫院有一群人扮演極吃重角色,他們負責確保院內感染管制品質,並堅守住每位進出醫院的病人、家屬、訪客及所有員工的安全,他們就是疫情下醫院的中流砥柱—感染管制師。

日期:2022-05-12

產業時事

染疫莫慌亂!富士康前副總裁程天縱居家照護10日紀實:我把這次確診,當作打第四劑最強疫苗

編按:富士康前副總裁程天縱昨(8)日於臉書上透露,4月21日曾確診染疫,依照政府防疫指引,現在已解隔離重獲自由。程天縱有感於目前疫情爆發,許多人都陷於恐慌之中,而且由於疫情剛開始時候精準疫調和清零的政策,使得確診者被歧視、成為獵巫的對象,許多染疫的人因此都閉口不提。有鑑於此,程天縱特地分享自己的居家照護紀實,病毒已經流感化,甚至是感冒化,雖然傳播力非常強,中重症和死亡率卻比流感低,如果確診也不要太恐慌,過幾天就會康復了。

日期:2022-05-09

職場生活

發燒不一定是壞事!變種病毒時代如何自保...從根本做防護,5-10天內康復關鍵是這個

新冠肺炎警戒一直沒有解除,病毒變種變個不停,確診人數不斷上升,變種病毒已經成為新常態了!往後的日子裡我們可以如何自保呢?又如何讓中重症遠離我們呢?美國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教你從根本起做防護,在變種病毒的時代不用恐慌!

日期:2022-05-06

職場生活

我確診了要準備什麼物資、餐具衣物怎洗?「居家照護攻略」5張圖完整解析

本土疫情延燒,若自己不幸確診了,或是家人確診需要照顧怎麼辦?該怎麼準備相關物資及生活備用品?哪些東西可以及早備妥?新北市政府呼籲大眾一起培養自主應變能力,把醫療量能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分享了「居家照護生活攻略」,讓碰上問題的民眾,在面對緊急情況時不會手忙腳亂!

日期:2022-05-03

職場生活

本土疫情狂燒家庭常備藥、物資清單大公開!輕症居家照護急上路有七症狀速送醫

今年四月中起,COVID-19本土個案每日以上千數字成長,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在政院報告時,以數學模式推估,月底有可能破萬例!在不拖垮有限的醫療量能下,最好的解方是落實輕症確診者的居家照護。

日期:2022-04-27

財經時事

即起取消實聯制,換社交距離APP上路!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維持至5/3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27)日表示,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本土疫情將持續升溫,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宣布即日起取消實聯制,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至今年5月31日。

日期:2022-04-27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4月W4黑馬股推薦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24

產業時事

藥局人山人海、好多藥都剩一罐...藥師公會:6種藥家戶必備!這6大自保「脫險工具」也好重要

編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持續增長,尤其雙北疫情嚴峻,讓台北市長柯文哲宣佈週三(4/20)啟動確診居家照護,不少民眾在前一天下班趕著去買常備藥品,不少藥局又出現當年搶買口罩般的掃貨動作。有網友在網路分享,家附近的藥局是人山人海,不少藥品都剩最後一罐!藥師公會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享6大自保「脫險工具」,提醒現在是「人人有險的地步」,他整理出6大自保「脫險工具」,包括台灣安全距離App、快篩工具、了解自己健康狀態、家中常備藥物、心情溫度計App和危急快打電話(三條緊急專線:119、衛生局或1922,協助立刻就醫)。

日期: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