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存股不能學定存買了就閉眼放!理財達人以0050、0056示範「再平衡」:讓投資致富不用靠運氣

所謂資產再平衡就是把已經偏離所規劃的資產分配比例再調整回來。舉例來說,我願意將80%的資產用來承擔股市的漲跌報酬與風險,20%放在安全保本的銀行定存,若一段時間後股市上漲30%,導致我的整體資產比例變成股票資產占84%,銀行定存在獲得1%利息後還只占16%,這時候我在股市所要承擔風險的資產比原本規劃的多4%,此時就要將資產比例調整回80%與20%,這就是「資產再平衡」。

日期:2023-09-20

投資理財

00878股息入帳了,股價卻跌破季線「該賣還是買」?專家教1招操作心法:就算套牢也不怕

110萬股民嗨翻!新一代「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ETF (00878)第3季每單位0.35元現金股利於周一(9/11)發放,超過百萬投資人一早「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實現「睡後收入」人生。據統計,截至9月8日,00878受益人數已逼近110萬人,為全台最多受益人之ETF。不過,由於00878跌破季線,周一(9/11)收盤為20.45元,下跌0.48元,此時該買進嗎?是一筆買進、還是分批買?要怎麼分批買呢? 對此,ETF專家股添樂認為,如果是為了領息,其實買在哪個位置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定期投入長期平均成本都差不多,只有早點還是晚點開始領息的差異。不過為避免發生一進場就套牢、頓失信心的情況,比較實際的作法,可以撥8成設定定期定額,另外2成留著有下跌再手動加碼。

日期:2023-09-12

投資理財

在廣達工作為何他100元就賣股?施昇輝:憑感覺、聽內線會死很慘!「這4檔」免靠勇氣大膽買

面對詭譎的股市,有些投資小白選擇放棄,有些卻又躍躍欲試。前者深怕賠錢。後者急著想賺錢,但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日期:2023-09-11

投資理財

00929、0050、00878…手上有500萬準備退休,要存股哪支ETF?「這1檔月領逾3萬股息」

如果你是求穩型的投資人,那麼0050經歷過20年的多空行情,累積報酬率也相當亮眼,就值得考量。若是以高股息為主要策略,那麼00929的年化殖利率最高,再加上選股機制更全面,當然會勝過00878...

日期:2023-09-11

投資理財

0050、006208、00692...市值型ETF越來越多,除了台灣50存股族還可以選誰?林奇芬傳授3挑選重點

今年以來台股表現一馬當先,但在ETF表現上,卻是高股息ETF遙遙領先市值型ETF,跟長期表現大不相同。究竟高股息ETF還會持續領先,還是落後的市值型ETF可反敗為勝?現階段是不是布局市值型ETF的好時機呢?

日期:2023-09-08

投資理財

出清20張00878!年領200萬股息、上班族從白手到財富自由:4個理由,我不存股高股息ETF

自詡為存股老手,為什麼我自己帳上沒有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日期:2023-09-06

投資理財

0056、00878大漲,是否該獲利了結?專家:ETF符合2大條件,長期持有必賺!

AI熱潮帶動下,截至8/31收盤價,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年以來上漲超過29%,元大台灣50(0050)漲幅約14%。高股息ETF績效表現超越大盤型ETF,不少投資人看著帳上亮眼獲利,不禁思考該不該獲利了結?理財作家雨果建議長期投資ETF「不動心法」:照計劃操作,不必因為大漲而改變策略。

日期:2023-09-04

投資理財

他炒股3年把百萬本金翻成2億、一夕輸光負債3千萬,最後去跑熊貓外送的「少年股神啟示錄」

在撰寫本書的同時,新聞報導一位任職於台中港的30歲男警因無本當沖大量放空個股,卻被軋漲停,無法回補,兩天即孳生上千萬的損失,因無力償還而輕生的憾事。在2020年及2021年疫情後的貨幣寬鬆政策下,造成資產與投機商品飛漲,過分容易的獲利,使得許多投資人忽略了風險二字,因此也在其後的緊縮階段釀成不少憾事。

日期:2023-08-30

投資理財

養一個小孩到大學要花多少錢?每月5千元定期定額0050,連補習都付不起!存股這3檔滾出千萬教育金

養育一個小孩,從出生前產檢、買補品到大學畢業,你覺得花多少錢?

日期:2023-08-28

職場生活

心情不好就請假吧!台大跟進推心理健康假:每學期3天免附證明…「這些頂大」也能讓你喘口氣

衛福部統計,現在15到24歲的死因,輕生高居第2名,學生心理健康也成為重要課題,為了幫助學生抒發心情,逢甲大學日前通過「心理健康假」,每個學期可請3天,最快下個月上路。而台大學生會週日(8/27)也宣布,正式通過「心理健康假」,當學生心理不適或精神情況不佳時就可申請,每學期至多3天。台大學生會在臉書指出,經過多時努力推動,今年6月,台大學生輔導委員會正式通過「心理健康假」。「當同學因心理不適或精神情況不佳,致上課有困難時,只要上請假系統,得於當日向授課老師請『心理健康假』,無須檢附證明文件」。其實,除了台大、逢甲大學以外,去年已有10幾所大學設置心理假,包括台灣師範大學、中山大學、臺北大學、成功大學等也有類似的心理假機制。精神科醫師認為,心理健康假的確也可以讓大腦、心理「適時喘口氣」。(原文刊載於2023/8/16,更新時間為2023/8/27)

日期: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