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5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COVAX疫苗出貨台灣 陳時中打不打?曝「3狀況」決定是否先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4)日下午證實,台灣確定被列為「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第一波配送名單;由於我國為非聯合國會員(Non-UN member states),將與其他非聯合國會員共同分配約130萬3200劑AstraZeneca疫苗(簡稱AZ疫苗)。外界相當關注政府首長,尤其是指揮官陳時中是否會先注射疫苗,對此,陳時中表示,屆時可能會出現3種狀況,其中2種情況他會先打。

日期:2021-02-05

職場生活

抽電子煙有多危險? 胸腔科醫師這麼說

「電子煙可幫助戒菸」、「電子煙是吸菸者減害的選擇」...真是如此嗎?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完全否決上述說法,他表示,傳統香煙已經被研究了一百年,才清楚瞭解它有這麼多危害;但電子煙現在才剛被世界研究幾年而已,就爆出一堆傷害的論文了...;他呼籲「癮君子」如果有決心要戒菸,就該尋求醫師的專業幫助,千萬不要有「抽電子煙替代紙菸就是戒菸成功的想法」,紙菸跟電子煙都不碰那才是真正的戒菸。

日期:2020-12-03

保險稅制

從金融的邏輯來看,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過去的婚姻無疑首先是為了利益,甚至只是為了生存所需的利益,一是為了「養兒防老」,一是為了保證兩人及兩家將來「有福共用、有難共擔」,以致多數社會的經典婚詞讀起來都像金融契約。那麼,今日又有何不同?又有哪些變化呢?

日期:2020-10-27

品味人生

92%國人好想玩!後疫情時代 未來旅遊趨勢的「4大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使旅遊型態出現根本性改變,全球線上飯店服務商Hotels.com揭示全球最新「新型態旅遊調查報告」,發現高達92%國人希望能繼續旅行,且有47%對國內及國外旅遊渴望程度不相上下,隨著暑期旺季到來,國人在旅遊型態上亦出現4大改變趨勢。

日期:2020-07-25

財經時事

為何未來兩周是台灣防疫關鍵? 台大公衛院長:若不想封城 就要做好這件事

隨著近期回國的旅外國人超過1萬人,這幾天國內通報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數中的境外移入個案大增。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認為,未來兩周是台灣防疫的關鍵,若大家不想踏上封城這一步,就要嚴格遵守居家隔離規定,避免社交活動,特別是活動力強的年輕人。

日期:2020-03-24

保險稅制

近五成民眾擔心染病沒錢醫 一張十萬元帳單為何能衝擊川普選情,成為美國人心裡的痛?

美國高額的醫療費用,恐不利於抵抗肺炎疫情。即使近日眾議院火速通過紓困法案,仍有一半民眾擔心付不出天價醫療費。這道關卡,會不會成了壓垮川普連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世人都在看。

日期:2020-03-18

產業時事

港人「挺台獨」比例首度高於不贊成!學者酸林鄭月娥「曠世奇才」、批中國愛裝受害者

香港民意研究所(Hong Kong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stitute)近日公布關於台灣議題的相關民調,其中在「對台灣獨立的意見」,有47.8%受訪者贊成,不贊成的則為38.6%,這是此題從1993年6月首度調查以來,贊成台獨的比例首度高於不贊成。

日期:2020-01-17

品味人生

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壓力大、飲食不節……都是致病因子

根據2014∼2017年間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18歲以上成年人每5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成因包括基因遺傳,以及後天性的飲食、生活習慣或疾病、服用特定藥物等。

日期:2019-11-19

財經時事

台灣女高中生受困香港理工大學 母焦急求援

最新進度 (11/19 07:38)今天凌晨2時許,逾百名中學生在校長陪同下離開理工大學,戴母表示女兒確定已經出校園,但直到上午7時許仍不知被帶到哪一間警局。陸委會香港辦事處告訴戴母,只要她女兒致電告知警局位置,就會陪同前往協助後續事宜。香港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天就入校協調,他表示部份年輕人進理大前未考慮後果,他主要遊說學生離開是最好選擇,能獲公正對待。不過警方明確表示18歲以下人士,警方會保留日後法律追究權利,18歲以上市民會立即拘捕。(11/18 23:13)香港理工大學遭香港警方「圍城」,有一名18歲就讀高二的台灣戴姓女學生,17日晚間疑因在街頭驅散時受困在理工大學內,至今仍在理工大學校內,她的母親到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和其他家長一起等待消息。陸委會確認已接獲通報,正在處理中。

日期:2019-11-18

幸福熟齡

他兩次罹癌,還是堅持做志工!只要還能付出,就是人生最大感恩

廖先生15年前罹患淋巴癌,於是從職場退休、接受治療,並投入志工服務,熱心關懷獨居、失智的老人,日子過得充實快樂。不料,4年前他再次發現罹癌,但休養過後,堅持還是要繼續做志工!

日期: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