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5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就怕工程師不出去,待在台灣太舒服了」 劉德音: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問題

台積電的美國鳳凰城新廠本周舉行進機典禮,邀來美國總統拜登露臉,台積更宣布大幅加碼投資額至400億美元,不僅讓市場矚目,也引發外界討論台灣半導體人才是否外流。據了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的問題,台積反而擔心年輕工程師在台灣過得太舒服,不敢踏出台灣到國外環境歷練。

日期:2022-12-08

產業時事

捷兔跑山見一處墓園,停下腳步致敬...憶尹仲容獨排眾議發行百鈔,謝金河讚「台灣財經界好官」

跑捷兔,乍見尹仲容!幾個禮拜沒有跑捷兔了,這個禮拜在石牌奉天聖母宮集合起跑,我就知道,兔子一定是在陽明山第一公墓的墓園區繞行,果然不出所料!

日期:2022-12-05

產業時事

「台積電掏空台灣、被美國綁架,張忠謀喊救命」…謝金河嘆:別人愛台灣,我們怎麼忍心倒踢一腳?

關鍵時刻,台灣總是出現神奇力量!台灣的上空總是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這次地方選舉,有人猛力唱衰台灣,把台灣説得一無是處,連防疫都變成草菅人命。這次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納設廠,透過張忠謀先生之口正式表態三奈米生產,這本是台積電正常的國際化戰略,台灣和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相通,這是十分正常現象,況且,台積電美國子公司,產能不會超過2萬片,即使把未來日本熊谷廠算進去,也占不到全部產能10%。

日期:2022-11-25

產業時事

卡達世界盃史上最貴!FIFA有多苛刻?為何世界盃舉辦國幾乎註定虧損,這2種人卻發大財

世界盃足球賽前夕,傳出主辦單位卡達以740萬美元賄賂厄瓜多球員在開幕賽放水,令不少人震撼,除了感嘆國際足球聯盟(FIFA)腐敗風氣日盛,也好奇主辦國卡達究竟獲利多少,足以大手筆賄賂一場球賽。卡達為舉辦本次世界盃,興建7座新體育場加上機場及多項交通建設,估計至少耗資2200億美元,成史上最貴賽事。雖然預計有50億人觀看,100萬人現場參與,但是一般預計主辦國卡達不但不會有任何利潤,可能還要承擔不少虧損。

日期:2022-11-22

職場生活

50億房產給獨子,老父摔癱討嘸一毛錢!財稅專家:防子女不孝這樣做,保全資產「老有尊嚴」

據內政部2022第2季全台房價所得比數據,台灣民眾平均不吃不喝9年多才能買房,房貸負擔率更高達39.62%,等於購屋者有4成收入都拿來繳房貸。房價居高不下,有網友便問若是中老年才買房,是不是乾脆把房子登記在小孩名下?對此,網路一片倒認為「有房才能真防老」,而財稅專家則以松山某知名家族爭產案為例,論述想「老有尊嚴」應該怎麼做。

日期:2022-11-14

產業時事

「我不會讓稅率降了、卻只讓通膨上漲」!英國首相蘇納克超務實,從5大主張窺見他的「保守」

曾為避險基金合夥人、現年42歲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24日在無人競逐的情況下,順利當上保守黨黨魁,並成為英國頭一位印度裔首相。這位印度移民之子將扛下無比艱鉅的層層考驗,在英國經濟步入衰退,能源、食物、房貸利息無不高漲之際,還得藉大幅減少支出來重建財政威望。

日期:2022-10-25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一張圖盤點「中共20大新人事」,習家軍完勝:連胡錦濤留下的前「儲君」都被打入冷宮,令人唏噓!

中共政治局、中央軍委等新成員名單今天塵埃落定,破例三連任總書記的習近平取得空前勝利,且硬將前總書記胡錦濤指定的接班人胡春華排除出政治局,更看不出另選接班人的跡象。

日期:2022-10-24

產業時事

美中經濟脫鉤加速進行,去中國化的新產業革命帶來新機遇…謝金河:未來台積電只會更強

美中脫鉤:新的產業革命繼晶片戰爭之後,美中經濟脫鉤的戲碼正加速進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財政部長葉倫提出的Friend Shoring,中文翻譯成「友岸外包」!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供應鏈放在友善的國家生產;葉倫警告將對破壞經濟秩序的國家採取強硬措施,暗指中國。

日期:2022-10-19

2022縣市長選舉

「被政治耽誤的不動產估價師」 徐定禎從素人變苗栗最大票倉市長後 為何想把「苗栗國」打入歷史? 故事要從45年前說起

1977年11月發生的中壢事件,不僅引起不少社會波瀾,也在當時就讀新竹中學的一位高中生心中,悄悄種下了政治啟蒙的種子。45年後的今天,他代表民進黨問鼎苗栗縣長,這也是台灣實施地方自治72年來,苗栗縣距離首次政黨輪替最接近的一次。他就是苗栗縣第一位不動產估價師、前苗栗縣地政士公會理事長,也是前任頭份市長的徐定禎。

日期:2022-10-18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014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