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9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8
產業時事

特斯拉、比亞迪也比不過?輝能固態電池那麼厲害?陸行之潑冷水:投資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周二(1/23)啟用台灣桃科廠,按照規劃,2024年起將由桃科廠出貨給全球車廠客戶。對此,陸行之卻在臉書發文,以福斯及BMW的2家轉投資公司,在美上市後均淪為水餃股,目前還是沒營收,每年就要虧損數億美元,提醒「要投資這種還手上沒錢就喊出要大幅投資的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新壽增資跳票遭金管會約談,新光金發千字文「4行動」承諾:第2季增資新壽70億

新光金去年經營權易主,旗下新壽對主管機關承諾增資70億跳票,大股東的意見也分歧,金管會周二(1/23)下最後通牒,要求新光金立即增資新光人壽。對此,新光金周三(1/24)晚間發出千字聲明,對增資案進度說明,證實去年第4季整體環境及滙率變化大,波及到整體保險業,致使新光人壽RBC下降、再次不足。新光金表示,預計於今(2024)年第2季,以其他子公司上繳的盈餘,對新光人壽增資70億元,以符合主管機關要求,也讓周五(1/26)新光金董事會格外引人矚目。

日期:2024-01-25

投資理財

存股800多張中信金(2891)、1檔金融股就年領百萬股息!陳重銘解析:中信金還能存嗎?2024金融股布局重點

2022年金融股受到2大利空干擾,一是美國大幅升息導致全球股債雙跌,二是防疫保單造成大幅的虧損。幸好這2者都是單一次性的利空,2023年金融股的獲利也從谷底反彈。

日期:2024-01-23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33期︱台積電第一季法說—半導體景氣春燕現蹤

台積電昨日(2024年1月18日)法說,對2024年公司業績與全球半導體展望提出相當樂觀的預測,使得今日股價大漲。我們對台積電2024年業績的期望值也跟著出爐,今年台積電稅後淨利有機會挑戰1兆元新台幣的關卡。

日期:2024-01-19

產業時事

重啟罕病新藥臨床試驗,安成生技如何靠「事後分析」敗部復活?

「對我來講,(安成生技)公司價值沒有被市場體現。」安成生技董事長吳怡君說的,是當前團隊正邁向新的階段。前進的關鍵,是2018年一度臨床試驗中止的新藥AC-203,如今不但重新啟動臨床,更找來過去擔任該藥研發、前浩鼎生技副總蔡承恩,擔任安成生技總經理,以確保新藥進展順利。

日期:2024-01-19

投資理財

台積電法說報喜股價站上626元近2年新高、助攻台股噴漲450點!能上車嗎?1張表推敲外資動向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週四(1/18)法說會上捎來優於市場預期的消息,激勵美股台積電ADR大漲約10%、台指期夜盤勁揚。台積電股價在週五(1/19)也不負眾望,開高攻上625元,睽違近2年重新站上600元大關,終場收在626元,成交額998.94億元排名第1,而台股暴漲453.73點,收17681.52點,重新站回各天期之上均線,成交量4231億元。

日期:2024-01-19

產業時事

金寶集團旺年會談2024》金寶陳威昌:客戶下單仍然保守;康舒許介立:營收挑戰雙位數成長

受到疫情紅利消失、零組件與成品庫存過高影響,去年台灣電子產業業績普遍比2022年下滑,金寶集團營收年減少12%,康舒則受惠於併購,營收大幅成長。面對2024年,金寶總經理陳威昌表示,客戶今年下單仍然保守,康舒董事長許介立則預期,不論是康舒本體、還是去年併購而來的立卬,今年營收都以挑戰雙位數成長為目標。

日期:2024-01-18

產業時事

尾牙席開800多桌、藝人請伍佰壓軸!仁寶許勝雄看2024經濟:現在看起來「很有挑戰」

今年全球經濟情勢看起來依舊充滿挑戰,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也認為今年營運還是辛苦,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更預期,今年營收恐怕不會站回兆元之上。不過,仁寶將會持續透過工廠自動化與數位化來提高毛利率,同時將積極啟動併購來加快醫療、車用等新事業成長速度。另外,仁寶也計畫為了車用產品前往歐洲設廠,預計下半年宣布相關計畫。

日期:2024-01-17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32期︱長榮第1季獲利初探—外功易練,內功難成

我們對長榮(2603)2023年第4季與2024年第1季的獲利進行初步的預估。重點不在於我們預估的準確度,而是背後的科學存股法的精神:以自己的有限能力,對所投資的股票設定期望值,據此作為投資進出依據,而且為這自己設定的期望值負責!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政府舉債,納稅人容易出現財政幻覺!學者建議:普通預算與特別預算宜明確界定

財政幻覺(the fiscal illusion)是指若一國政府收入不夠透明,納稅義務人無法完全察覺公共支出的租稅價格,以致在享受公共財之餘,容易低估政府公共支出的真實成本,因而支持政府提供更多公共財,導致政府支出不斷擴張膨脹的情形。

日期: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