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5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AI訂單救不了?台積電傳將3度調降財測…法人圈拆解財報:未來現金流出壓力大,股利會影響?

台積電受到成熟製程殺價搶單動作持續,AI訂單恐難力挽狂瀾,法人圈傳出,公司7月20日二度調降今年財測目標,將全年營收目標(美元)預估值由年減1%~6%,調降至10%,但因近期景氣持續低迷,恐有三度降調財測至年減12%的可能。

日期:2023-08-21

職場生活

採訪台積電30年,櫃檯「來賓登記簿的小鐵夾」印象深刻...2個小故事看出:成功的企業都是細節控

講到台積電的競爭優勢,很多人都會想到製程技術,例如5奈米、3奈米領先超前對手三星、英特爾多久等等。這些當然都是台積電很重要的競爭力,但這些大家都談很多了,我想談一下二十多年前去台積電採訪時注意到的一件小事,而且是一件小到大部分人都不在意的事。

日期:2023-07-18

產業時事

聯發科找輝達結盟合作,挑戰高通有何優勢?切入車用座艙系統、晶片供應鏈,力拚動搖車用版圖

聯發科與輝達在車用領域聯手,從車用座艙系統到自駕車晶片市場,可能出現變化。它們的互利合作,目標就是挑戰高通在車用市場打下的多年基礎。

日期:2023-07-17

產業時事

聯發科填息路坎坷?除息日先漲後翻黑!獲Google AI大單?公司撂話要「捍衛權益」

今周刊編按:聯發科(2454)週二(6/20)除息,現金股利加上特別股利每股配發76元,股價開高走低,漲幅一度超過2%後快速收斂,終場收在691元下跌18元或2.54%,填息之路有點顛簸。有媒體報導指出,Google為衝刺AI,找上聯發科合作,攜手打造最新AI伺服器晶片,將以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力拚明年初量產。對此,聯發科發出重訊澄清,這起市場傳言是未經全面核實的錯誤報導,「影響本公司及投資人權益甚鉅。」聯發科強調,媒體進行相關報導或轉載時應善盡查證之責,避免誤導投資人及社會大眾,影響企業正常運作。

日期:2023-06-20

投資理財

廣達股價超車鴻海,AI伺服器概念股還可買?張捷:下半年電子熱,4面向找到產業趨勢

今年四、五月的台股雖呈現盤整,但加權指數於5/18日攀上萬六,近期軍工、儲能、AI概念等產業題材表現火熱,不少中小型股輪番上漲,對此曾在法人機構擔任研究員、今周學堂理財老師張捷,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自己研究產業的五大心法及對下半年產業趨勢看法。

日期:2023-05-22

產業時事

認了晶圓代工落後台積電,三星為何還有信心5年內可超越?曝秘密武器是1技術「客戶反應不錯」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高層坦承,目前晶圓代工事業的技術確實落後台積電(2330),目標是在五年內迎頭趕上。

日期:2023-05-0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16期︱台積電2023年第1季法說會整理

台積電昨日(4月20日)召開第一季法說,儘管營收低於市場預期,但獲利卻略高於市場預期。對第2季的展望,與市場預期季衰退6%~9%差不多。我們對台積電法說會做一個整理。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台積電終結連13年成長,股價小紅撐在平盤…高雄廠計畫走下去,魏哲家解釋為何還是需要它

台積電周四(4/20)舉辦法說會,下修今年全球半導體業景氣看法與台積電全年營運展望,甚至是終止連13年成長、首度出現衰退,不過週五(4/21)開盤台積電則是以小紅開出,最高來到520元,隨後維持在平盤之上游走。昨天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台積電的高雄建廠計畫能否持續下去?週四(4/20)總裁魏哲家給了最新答案,「在高雄,晶圓廠興建工程照常進行。」只不過,這座廠的定位卻有了調整:從原本定調的28奈米製程,改為可能是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台積電高雄廠沒要撤出!魏哲家親解「決策關鍵」…全年資本支出不變、第二季財測目標揭曉

今周刊編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召開法說會,總裁魏哲家表示,由於半導體供應鏈庫存庫存去化時間較原預期長,下修對今年產業與台積電營收預估,美元營收由微幅成長下修至衰退1-6%,但仍優於產業平均。今年半導體除記憶體外的產業營收由原預估的下滑4%修正至下滑 4-6%,晶圓代工產業由衰退3%調整至衰退7-9%,台積電今年美元營收由微幅成長下修至下滑1-6%,但仍將優於產業平均。至於第二季財測合併營收152億美元到160億美元,若以美元匯率30.4計算,毛利率介於52%-54%,今年資本支出維持320億到360億美元。第1季營收167.2億美元達標,毛利率56.3%超越目標並優於市場預期,稅後純益2069.9億元台幣,季減30%,每股純益7.98元亦優於市場預期。至於高雄廠投資部分,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會持續投資台灣,高雄廠將會彈性調整,但並非外傳的撤出,而是把28奈米改為更先進製程。魏哲家說,台積電在日本也有28奈米廠計畫、還有南京廠、歐洲部分,為避免過多產能,加上市場變化太快,所以高雄應該不用再做28奈米廠,這是經濟上考量最好的選擇。他表示改成做先進製程,也就台積電目前還很缺的產能,而且高雄和台南很近,可以互補、更有彈性。

日期:2023-04-20

投資理財

台積電首季營收低於財測,為何這次會失準?除了遞延出貨外,無法控制的關鍵是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告第一季新台幣合併營收5,086.33億元,略低於先前業績展望預期,除了客戶因季底作帳而有一些晶圓投片及出貨遞延的影響,主要還是因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影響。

日期: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