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莫名的疲倦、腦袋當機?染疫康復沒完沒了 「長新冠」後遺症難防 優質睡眠能緩解

新冠肺炎康復後,短期內雖不會有再次染疫風險,卻聽說會殘留疲倦、頭痛、腦霧後遺症,這些不適症狀是否真如傳說中嚴重,甚至揮之不去?

日期:2022-06-01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解封不失控》全世界只剩中港還在追求「清零」,台灣還需要花費巨大社會成本「消滅病毒」?

每到冬季,位於丹麥首都大區的腓特烈堡花園(Frederiksberg Gardens)綠地,總會被厚實的冰雪牢牢覆蓋,成為一座廣闊的室外溜冰場;在廣場上逆時針繞行的遊客,不經意地擦肩而過,臉上不見任何遮蔽。這看似再尋常不過的景致,對哥本哈根居民而言,是久違的自由。

日期:2022-02-16

全台防疫報導

「第三劑莫德納輪得到我嗎?」全球疫苗荒搶追加針 台灣擺脫惡性循環要看他臉色

面對這波高傳染力的Omicron變種病毒,不斷地追打疫苗成世界新常態,許多先進國家都在搶購疫苗、要為人民施打補針,台灣近期跟上世界腳步,公布追加劑間隔時程,迅速擴充第三劑疫苗的覆蓋率。然而,隨著實證研究紛紛出爐,顯示疫苗混打保護力效力不同,世界各國紛紛搶購mRNA疫苗追加針,台灣也出現莫德納疫苗荒,不少人心中的疑惑是:第三劑mRNA疫苗真輪的到我嗎?

日期:2022-01-20

職場生活

美研究:得過新冠「3器官」恐加速老化,腎功能1年內降3-4%,這3類人尤其要小心…

許多民眾會輕忽新冠肺炎(COVID-19),認為只是一般感冒、流感,熬過了就好,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有研究指出,確診過新冠病毒的人,會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其以3大器官首當其衝,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若反覆多次確診,也會加速老化趨勢。

日期:2023-01-12

產業時事

第三劑不打科興?鍾南山改打「這款疫苗」理由曝光 再揭中國疫情不適用「完全開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8日表示,根據大陸「動態清零」策略,建議使用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而且「加強免疫勢在必行」,預防重症可達97.3%。

日期:2022-04-09

產業時事

林口長庚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出爐 不論何種廠牌皆能有效對抗Omicron

國內COVID-19疫苗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今(17)日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日期:2022-03-17

產業時事

「疫」言難盡?

新冠病毒新變異株Omicron,讓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參考前幾次經驗,要穩住經濟與股市,各國現在不是毫無辦法。

日期:2021-12-01

產業時事

防範Omicron變異株BA.4、BA.5大流行,邊境管制保守有理?以流行病學來看台灣邊境解封

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世界各國紛紛放寬邊境管制政策,從歐美到亞洲地區的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地皆打開國門,日本6月10日起開放外國旅客組團入境觀光,台灣在分區名單中被列為低風險地區,可享有完全免檢查、免隔離待遇。但台灣何時能放寬邊境解封?國人都引頸期盼,我希望用流行病學的角度來提出建議。

日期:2022-06-24

全台防疫報導

第三劑懶人包! 該不該接種、必要性、副作用劇烈? 5大QA一次看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WHO快速於14天內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Omicron更有可能會取代Delta成為主流病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最快1月開放施打第三劑疫苗;對此,台大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何忠祐表示,國際間第三劑疫苗皆選擇使用mRNA疫苗,接種第三劑與第二劑症狀雷同。

日期:2021-11-30

產業時事

台灣疫情將走紐西蘭模式?回顧當地確診從高峰到趨緩,現階段得更注意「兩件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台灣疫情目前處於「高原期」,至於未來是否會出現高峰,需要再評估,「可是它(確診人數)緩步向上,我想是免不了的。」

日期: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