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乳癌挖掉一大塊和淋巴結,老公看了都怕...主播劉芯彤憶2次動刀那一刻:家人眼神我永遠記得

45歲美女主播劉芯彤在5年前發現乳癌,當時是接受例行性的乳房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罹癌,她週三(3/8)婦女節當天,在臉書上分享當時開刀的心情與過程。

日期:2023-03-09

職場生活

譚敦慈交代身後事「不辦告別式、不做七」:親弟、丈夫壯年離世...人生兩次無常讓我領悟的事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何者先來。事前做好的準備,成為了面對無常的勇氣。

日期:2023-02-14

產業時事

「留中國應是死路一條」!台商返台確診「大白肺」保住命,肺纖維化難逆轉:管子拔不掉恐續臥床

農曆春節結束,早前中國官方直言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重疊,是近年來春運情況最複雜的一次。北市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台商返台後確診,卻未第一時間就醫,拖了好幾天才照X光,沒想到變成「大白肺」,目前插管病危,連抗病毒藥物也壓不住,讓他直言「留在中國應該是死路一條」。蘇一峰週六臉書再發文表示,這位台商「大白肺」情況雖然緊急插管治療救回一命,「可是管子拔不掉,氣切癱瘓在床,患者不僅肺部纖維化,甚至有呼吸衰竭的情況,必須靠呼吸器才能維持生命」。(原文刊載於2023/1/7,更新時間為2023/2/4)

日期:2023-02-04

職場生活

最猛出國潮!「這天」出入境估逾9萬人…「買不到車票」得早半天到機場,要順飛「6件事」快筆記

隨著疫情趨緩,出入境政策鬆綁,許多民眾都想趁著這次的春節10天長假好好出國玩一番,機場也出現「報復性旅遊人潮」,據機場公司航班運量預報,桃園機場今(2023)年春節出入境高峰將落在收假前2天的1月28日,預估會有將近9萬4千人次,而這數字也是從2020年開始,首度突破9萬人。

日期:2023-01-18

產業時事

「以前醫生看X光要20分鐘,現在只要1秒」從醫院賣到保險業,這家新創AI 短短4年飆速拚上櫃

想進入最難攻克的醫療領域,新創人工智慧(AI)團隊可以怎麼做?一八年成立的長佳智能,選定的策略是幫醫院「加速」,不是以來AI取代醫師工作,而是找出能夠用AI提高看診效率的應用。這個策略,讓長佳智能如今跨入德國、美國、新加坡與台灣多國客戶,成為全球醫療AI的台灣之光。

日期:2023-01-10

產業時事

百萬心臟手術、肝臟腫瘤切除...毛小孩醫療等級神進化!搶8兆元大餅,寵物醫療商機解密

近年來,路上行人推車裡、背包上帶著走的,是愈來愈多貓狗這類「毛小孩」。但更多人沒看見的,是毛小孩的醫療照護,進化到微創醫療、再生醫學、心臟手術這些與人類醫學並駕齊驅的治療技術。如今,醫療已經成為寵物市場最具價值的領域,這也同時驅動著動物醫院的轉變,以及更多不同領域業者的關注與投入。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擊敗百年大廠奪下BMW大單!群創看好汽車、醫療兩應用 下一步揮軍半導體?

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也讓面板大廠群創在今年前三季陷入虧損,不過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也訂下目標,未來群創要以做各領域的一階供應商(Tier -1)。

日期:2022-12-26

投資理財

面對現實吧~無論想怎麼退休都離不開錢!退休金不夠又不想工作到死?理財達人提出3個可行備案

你之所以提前規劃假期,因為你知道如果不這麼做,可能就無法在最佳時間成行,沒辦法選擇最想去的地點,也可能訂不到機票,不能入住優質旅館。如果一切都靠碰運氣,很可能你會很倒霉,夢想假期也可能永遠不能成真。即使真的成行了,或許還得勉強接受別人選剩的,結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這告訴你一個可怕的事實:人們花在規劃假期的時間,比計劃退休的時間還要多。

日期:2022-12-19

職場生活

每週完全斷食36小時!CNN也報導過,專家揭長壽2習慣:這年頭,壽命想多增加10年很簡單

如果你未滿60歲,身體狀況不錯,我相信你會在有生之年見證到「長壽近程展望」在醫療照護上的部分突破性進展,甚至可能會看到「長壽遠程展望」的早期曙光。今天,基因工程已經被廣泛應用,仿生手臂、肺臟、腎臟和心臟出現了,而替代器官的 3D 生物列印距離我們只剩幾年時間。有望延長人類壽命 30% 到 60% 的先進藥物的早期臨床實驗正在進行中,幹細胞治療和細胞重新編碼,已經在動物試驗中出現驚人的逆齡和延壽結果,不久之後可能會在人類身上實現。可持續監測身體疾病跡象的次世代診斷裝置每年都在進步。在明天與實現長壽逃逸速度之時間軸上的某一點,透過不可思議的新科技力量,你可以越活越年輕。

日期:2022-12-14

職場生活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10歲後放棄運動直到44歲慘遭身體報復...一個文組大叔的中年反省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我是真的這麼想的,當然這完全就是偏見。比賽就算了,又不是運動選手,普通人跑那麼長的距離有何樂趣可言?那種把馬拉松和人生畫上等號的論調令我嗤之以鼻,無論是跑步時穿的運動服或跑者臉上的神情,那種「認真感」也是看了就煩。我最後一次從事像樣的運動,大概可回溯到小學4年級加入少年棒球隊打的棒球。10歲之後,我就放棄所有運動了,過著極度文組的生活。出社會之後,工作時會用動到的肢體只有手肘到指尖這一段。儘管是名體虛男子,幸好年輕能彌補一切,即使一邊嘆氣說「本大爺就是體質虛弱」,偶爾熬夜工作還是辦得到的。然而,這樣的生活型態終究迎來了極限。

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