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34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10
職場生活

中醫講座免費報名中!三大名醫分享補腎養骨的實證中醫祕訣

【本刊訊】現代人普遍面臨腰痠背痛、關節退化、肌力流失等困擾,特別是中高齡族群,更應重視「腎氣」與筋骨健康的維護。為推廣中醫預防醫學觀念,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今周刊》特別攜手舉辦免費健康講座《養腎固筋骨 中醫灸給力!》,邀請三位重量級中醫名家,深入剖析腎與筋骨的密切關聯,並傳授實用的針灸與中藥養生知識。本場講座將於2025年9月6日(六)下午2:00至4:30,在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2樓)盛大舉行,採線上免費報名,名額有限。

日期:2025-07-09

保險稅制

醫療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 打造基礎防護網 減輕罹病負擔 醫療險規畫有眉角

全民健保雖然保障民眾基本就醫權,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很多新興的檢查、治療項目,已逐漸脫離健保給付範圍。若想確保就醫品質,又不重傷荷包,勢必得藉由商業醫療險補強。

日期:2025-07-09

職場生活

丹娜絲颱風逼近!周一會放颱風假?最新風雨預測出爐,16縣市達標...蔣萬安:北北基桃「這時」宣布

丹娜絲颱風加速朝台灣接近,不僅強度稍增強且有暴風圈擴大趨勢,陸上警報範圍也擴大。不少民眾關心周一(7/7)是否會放颱風假?氣象署周日(7/6)最新預報,預估周一風雨預測有11縣市達停班停課的標準。但是否放颱風假,仍由各地方縣市政府做出最後決定。台北市長蔣萬安主持颱風整備會議時指出,市府團隊密切注意颱風動向,了解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果要宣布停班課,一定會按照慣例,透過基北北桃四縣市平台討論,預計晚上8點宣布。

日期:2025-07-06

產業時事

69歲金鐘主持人王浩一猝逝!駕車不適停路邊後沒再醒來…5天前母親剛走,許悔之發文悼念:電話中他如小孩般啜泣

知名作家、也是節目《浩克漫遊》金鐘獎節目主持人王浩一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壽69歲,生前好友劉克襄、詩人許悔之都在社群發文哀悼。劉克襄發文表示,前幾日,王浩一的心臟有些狀況。在都蘭休養一陣,原本慢慢恢復。但經由弟弟告知,「他駕車外出,中途或因身體不適,停靠路邊後才遠去」。而許悔之也發文哀悼,幾天前王浩一母親辭世,他接到王浩一電話,「我感受到他的悲傷,再加上日前他因心血管的問題而身體不適,我請浩一兄務必節哀、倍萬自愛,而今晚,浩威告訴我,他的兄長、我的好友浩一辭世,我的眼淚流了出來」。很多人以為,上了年紀才會心肌梗塞,或是冬天才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殊不知夏日汗水流失多、蒸發快,同時水與電解質補充不足,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將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蘇彥伯表示,在夏季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漸漸升高,當溫度超過31.5℃,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

日期:2025-07-01

產業時事

換腦袋救缺工系列2—醫護長期過勞積怨,大波離職潮引發全台關床海嘯

從醫院到工地,你是否發現那些忙碌的身影,正逐漸變得稀少?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襲,適齡勞動人口逐年減少,一場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正一點一滴浸蝕台灣的經濟活力,面對這波日趨嚴峻的人力荒,企業該如何調整思惟與對策才能應對?同樣面臨勞動力短缺的鄰國日本,又能提供台灣什麼樣的借鏡和啟發?

日期:2025-06-26

產業時事

盤點17家醫學中心, 從救護車、手術室到ICU的30項前線應用 救命AI —最先進就醫指南—

(今周刊1488)從臨床需求出發,各大醫院推出各項AI創新應用,成為第一線醫護最強神隊友,攜手解決病人痛點。它能夠揪出潛在疾病,還能在危急時刻發揮救命功用,本刊盤點全台醫學中心最新、最強的30項創新落地應用,從腦部、心肺、肝膽腸胃到骨骼病症,AI助力無所不在,這是你一定要知道的最新就醫指南。

日期:2025-06-25

職場生活

花150萬打阿茲海默症新藥,為83歲媽守住記憶!可延緩5年病程…醫師女兒感恩:維持現況久一點就值得

全台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其中7成為阿茲海默症,衛福部食藥署近日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新藥,而亞東醫院今(23)日施打新藥「欣智樂」全台首針,接受治療者為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儘管新藥費用高達150萬元,且僅可「延緩病程」非「根治」,但同樣任職亞東醫院的醫師女兒麥令琴表示,雖然知道這不是「神藥」,但只要能讓媽媽維持現況久一點,「對我們全家來說就是值得的!」

日期:2025-06-23

職場生活

歷經腦出血又罹鼻咽癌,化療後仍出診當「超人醫師」…台東南迴診所徐超斌把療癒的光,照進偏鄉角落

「超人醫師」徐超斌頂著一頭醒目的亂髮——看似不修邊幅,其實是他刻意維持的「帥氣」。歲月染白的髮絲微微發亮。他黝黑的臉上帶著幾分疲憊,溫和的眼神混雜了滄桑。他現在是台東南迴診所的院長、專職醫師。這天,星期三,下午是他從事居家醫療的時段。每個星期,他會做兩次出診,另一次是星期五。(原文刊載於2024/10/25)

日期:2025-06-21

職場生活

74歲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太太林靜芸:他當了16年決策領導人,5年前突然病了…10個失智前兆必看

74歲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傳出罹患失智症,他的太太、醫師林靜芸出書談照顧先生的歷程,林靜芸在臉書提到,林芳郁曾說退休之後自己的心願,是替母校台大外科作培育人才的事。「可惜林芳郁突然生病了,過去5年他的病情漸漸穩定,並慢慢變好,我也成為照顧者,我想要替他完成願望,由家族捐款在台大外科成立林芳郁教授基金會,協助外科醫師的養成教育以及進修」。目前台灣失智者人口已超過30萬人,其中逾65歲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就會增加1萬名失智者。許多人以為健忘、迷路、疑心只是老化的表現,事實上卻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要如何預防失智症呢?

日期:2025-06-2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AI可以救你一命!中醫大附醫內科系副院長張坤正:要將智慧醫院推向智慧健康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6月19日邁入第二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籌備院長張坤正以「AI賦能 打造智慧醫療大健康生態圈」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日期: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