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除了歐美、日本及中國業者以外,台灣不少零組件業者也卯足全力,搶搭這波未來高成長商機。
日期:2025-06-25
老牌藥廠永信靠「修剪學」調整日本、美國市場的通路策略,並投入動物藥新事業,交出獲利史上新高的好成績,帶動市值創下10年新高。
日期:2025-06-18
AI不再摸不著,這場由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構成的AI場域經濟,市場規模十年內上看四.三兆新台幣,不僅推動供應鏈商機,更將徹底重塑人機互動新世界。
日期:2025-05-21
在工業設計闖蕩40年的陳文傑,年過六旬半路出家,成為素人金屬雕刻藝術家。他讓腐蝕生鏽的廢鐵,經捶打敲磨後重獲新生,自己也在創作過程,開啟人生下半場,實現兒時的夢想。
日期:2025-05-21
減碳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企業意識到永續是門好生意,看安勤科技和耀登科技,如何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日期:2025-05-14
(今周刊1480)近年股東行動主義流行,國際上已有不少案例可以供台灣參考。持股○.○三%的小股東也能殺進董事會,只是,改革能否就此延續?
日期:2025-04-30
(今周刊1480)今年3月,當外資股東TIH的董事提名名單送到公司,可成內部立刻嗅出不尋常的味道。近年來甚少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的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決定接受本刊獨家專訪,要清楚說明此次董監改選帶來的憂慮,以及對於可成轉型布局的實際行動。
日期:2025-04-30
《今周刊》報導過不少經典的經營權爭戰故事,綜合過往案例,不論內鬥或外患所引爆的經營權之爭,最終是以股權多寡定勝負,而委託書收購、外資投票動向常是廝殺的主戰場。
日期:2025-04-30
中華郵政2024年轉虧為盈,考成績效可望「續拿甲等」,這代表中華郵政員工年末可望領到4.4個月年終獎金。中華郵政董事長王國材說明,去年公司轉虧為盈,全年盈餘約26.5億元,已與交通部討論,部長陳世凱也支持列甲等,後續就待國發會複評中華郵政會這麼在意考評,不只因為影響到年終,而是因為2023年由於中華郵政出現虧損,考成績效一度遭評「乙等」,導致員工恐少領0.9個月年終。最終在工會揚言拒加班,經申覆後才改列甲等。週四同樣出席活動的交通部次長伍勝園肯定郵局表現,他也強調,交通部沒有既定立場,預計3月底4月初,會將內容提報至國發會。
日期:2025-03-20
智邦從二○○八年每股不到五元,到今年初突破八百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憑藉的不僅是長期投入網路交換器的技術實力,更是早在十多年前就深耕CSP大廠客戶關係的遠見。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