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12
產業時事

川普關稅「10%都很凶險」!中經院王健全:設主權基金助產業升級正是時候,點名張忠謀、施振榮、童子賢當代言人

台灣到底應不應該設立主權基金,又如果要設立應該如何落地、會面對哪些難關?針對這些問題,台灣上市櫃協會在週五(7/11)舉行研討會,請來多位專家分享洞見。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台灣設立主權基金助產業升級正是時候,並點名張忠謀、施振榮、童子賢…等有公信力的人來當代言人,效果最好。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主張:「如果護國神山不在了,怎麼辦?台灣成立主權基金不是因為有錢,是為了分散風險、投資未來。」

日期:2025-07-11

投資理財

台積電能屹立不搖?台塑四寶「模範生跌落神壇」…施昇輝:靠這兩種ETF,懶人投資賺到美好人生

比爾蓋茲曾說:「我讓懶惰的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來完成任務。」這個態度用在投資理財上,更是再貼切不過。有道是「天道酬勤」,但為什麼很多努力學習投資理財的人,卻不一定能賺到錢呢?其實投資越懶,反而可能賺越多。

日期:2025-07-11

投資理財

台積電帶旺高雄,高雄這6個里晉升所得「百萬里」… 建隆里年收逾220萬元再度奪冠,「這里」房價漲最兇

台積電好吸金!帶旺高雄新增6個里,平均所得突破百萬元。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112年綜所稅統計專冊資料,高雄總計有60個里平均所得達百萬元以上,分布在11個行政區,對比前一年度,除了龍頭寶座仍由亞灣區「建隆里」以226.3萬元蟬聯,更新增了6個「百萬里」上榜。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積電設廠帶旺的楠梓高雄大學重劃區「藍田里」,以平均所得100.1萬元晉升成為百萬里成員。藍田里的平均房價也從2023年28萬元,漲至2025年的31.9萬元,3年漲幅13.9%。鹽埕區「瀨南里」以平均所得118.7萬元,成為該區唯一一個百萬里,是6個新成員中平均所得最高的里別。

日期:2025-07-11

產業時事

台積電與日本攜手,共同抗敵、還是互為對手?長內厚解析「日半導體最後希望」

1980至1990年代,日本為半導體產業霸主,由於大量販售至美國,因此被美國認定為傾銷行為,透過簽訂《美日半導體協議》對日本進行限制,就此日本迎來失落的三十年。如今日本欲急起直追,早稻田大學教授、《半導體逆轉戰略》作者長內厚認為,除了協議帶來影響,日本企業調整「技術至上」心態,將是未來能否成功逆襲關鍵。

日期:2025-07-11

產業時事

張忠謀慶94歲生日!台積電送上大禮,5.62億股息入帳 魏哲家領3071萬、國發基金入庫74.4億

編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7/10)迎接94歲生日,今日也恰好是台積電千億股息入帳的日子,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前持有1.25億股,若未處分手中股份,今日有約5.62億元入帳。張忠謀今日也在台北市一間私廚慶壽,出席宴會的賓客各個來頭不小,包含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中磊董事長王伯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人,都現身替台灣半導體教父慶祝生日。台積電同日也公布6月營收報告,合併營收為2637.09億,月減幅17.7%,年增26.9%,符合原先台積電第2季的財測。

日期:2025-07-11

產業時事

從巴西苦吞50%關稅 看川普去中化決心 趙堃成:台灣在表態的十字路口上

從美國最新公布的八國關稅來看,台灣其實正在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這次的選擇將決定將來台灣的命運,我們務必慎重考慮。從這次首批收到關稅信的14國、到今天最新公布的8國關稅,可以很明確地看出,對於堅持不開放市場、特別是美國最關心的農產品、汽車及所謂的媒體、智財等議題,無法提出正面回應或者是保證的國家,甚至沒有明確表達去中化,也就是堅守不做洗產地或是協助中國進行轉口貿易的國家,都將受到明確懲罰。

日期:2025-07-10

投資理財

台積電6月營收跌破3千億、月減17%,Q2符合財測…匯損影響多大?魏哲家先前曾這麼說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6月營收出爐!單月營收跌破3000億大關,至2637.09億元,月減17.7%、年增26.9%,創下4個月新低,但仍是歷年最佳6月;第二季累計營收約為9337.9億元,季增11%、年增38%,單季突破9000億元創新高,也符合財測預期;累計上半年營收約為1.77兆元,年增率達40%,也刷新同期新高。

日期:2025-07-1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663期︱娶妻當娶陰麗華,買股當買金牛股(二)—成長型金牛判斷

這一期,總編來分享如何抓到「成長型金牛股」的一些小心得,以及研判適當的進場時機。

日期:2025-07-09

產業時事

大而美、小而美,與美而美

川普簽署《大而美法案》,將減稅的錢回歸生產設施的投資,對在美設廠的台積電是重大利多,也將連帶拉抬台灣經濟與股市。

日期:2025-07-09

產業時事

傳產之道:山不轉自己轉!

台灣傳統產業遭遇最大的衝擊,是來自中國的「內捲」。因此,台灣企業必須要懂得求變,建立正確定位,將產品優質化、提升競爭力,才能找到生存空間。

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