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團體在週六(3/22)舉辦《罷傅愛花蓮、反共護台灣》記者會,呼籲全民團結一致,捍衛自由、守護台灣的未來,國寶級92歲苗栗縣客家裔作家李喬出席率先喊出:「我今年92歲,為了台灣需要,如果要用身體犧牲為台灣的話,我願意第一個!」
日期:2025-03-23
一九七六年三月三日,知名瑞典作家林格倫的一篇童話見報,直指當時過高稅率的不正義,她的故事引起國會注意,進而影響了當年的大選結果⋯⋯。
日期:2025-03-12
我的兩項代表作「箱宅」和「變形蝸居」,近期有幸參與紐約知名建築師事務所Scofidio + Renfro在羅馬MAXXI博物館的聯合特展,為此,我特別多留一點時間在義大利,便走訪一趟位於米蘭南方的杜林(Turin)。
日期:2025-02-26
香港是亞洲頂尖的藝術與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許多國際藝術盛事舉行的首選之地。每年3月的國際盛事「巴塞爾藝術展」吸引熱愛藝術的國際人士前往香港。這次春季香港推出多項藝文盛事,包括國際藝術展、戶外藝術節、畫廊特色活動,讓旅客沉浸於香港多元的藝術與文化氛圍中,為藝術愛好者提供多樣的藝術享受和深度的文化探索。
日期:2025-02-25
受政策轉向、全球經濟逆風與結構性變革等衝擊,2024年房市呈現如三溫暖般的走勢,一路帶著2025房市來到轉折點,就在市場呈保守觀望態勢時,聯聚建設卻又再次刷新台中豪宅單價新高紀錄!根據OPENDATA最新資料揭露,聯聚位於七期的兩大預售豪宅新案「聯聚玉衡」及「聯聚理安」,分別以每坪單價143.8萬元及142.8萬元,雙雙改寫台中預售豪宅單價新高紀錄!
日期:2025-02-25
今周刊編按:華語文學界翹楚、知名作家瓊瑤,創造出許多文學經典,其改編的戲劇更視捧紅無數藝人,怎料週三(12/4)卻傳出在淡水家逝世,享壽86歲的消息。而她和丈夫平鑫濤曾在東區住了40年的別墅「可園」,過去劉文正、林青霞等影視大咖都到訪過這,但2021年通過危老重建案拆除,與建商合作改建豪宅「將捷之琚」,預計每坪將落在250萬元、市值約25億元,她的媳婦何琇瓊表示,大概花3、4年就可以完工。《今周刊》2011年曾報導瓊瑤的舊居,這棟占地200多坪的7樓獨棟別墅「可園」,根據地籍資料顯示,瓊瑤是在1980年買下這塊土地,也就是她與平鑫濤結婚隔年取得,產權登記在瓊瑤、瓊瑤與前夫所生的長子陳中維、孫女陳可柔、陳可嘉名下,由於取得時間長達30年,若以當年成本換算,增值幅度至少數10倍。不愛出門的瓊瑤,丈夫平鑫濤為了她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兼辦公室,兒子陳中維、媳婦何琇瓊以及兩位孫女,一家六口住在一起。隨著危老重建案拆除遷出「可園」搬到淡水的瓊瑤,搬到淡水「雙映樓」,她今年3月在臉書上發文「我覺得,自從搬進雙映樓,我好像越活越小了!我所謂的小,不是容貌,而是心境。」如今,心愛舊址改建完工的樣子,瓊瑤已經來不及看到了。最後,她的臉書上家人好友代發其最後遺言給親愛的朋友知音們,「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
日期:2024-12-04
編按:本書作者許陽明先生被譽為台灣古蹟守護的第一人,二十多年來,他與妻子管碧玲及其團隊從北投起步,20多年來克服了重重挑戰,推動全台灣超過一百棟歷史建築成為法定歷史資產。許陽明在本書中為讀者細細爬梳了北投的過去,除了深入追溯北投溫泉的歷史,還親赴日本九州,尋訪相關歷史人物的後代,寫下屬於溫泉鄉的百年傳說。從天狗庵、星乃湯到北投石的發現與保護,都展現了許陽明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傳承珍貴歷史文化的使命感。(以下為前行政院長、前駐日台灣代表處大使謝長廷推薦序,寫於2024年1月)
日期:2024-11-29
結合高雄捷運路線與科技產業S廊帶作為城市創新引擎,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捷運聯合開發,除宣示大高雄聯開新紀元之來臨,並創造高雄市軌道經濟新地標。
日期:2024-11-21
今周刊編按:台語歌后江蕙睽違9年,今(10/5)將登國慶晚會舞台開唱,她日前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會引起不小關注,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這次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以下為今周刊2015年的江蕙封麥前的採訪內容。
日期:2024-10-05